心不死,折腾到底 做好慈善

华为老总任正非43岁才开始创业,当众多同龄人准备安于现状,享受天伦之乐时。不惑之年的任正非却扬帆起航。

他工作在一线,竟把只有2万元注册资金的公司变成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科技王国,同时创立了开中国企业先河的企业治理大法。

心不死,折腾到底 做好慈善

年龄不是限制自己的理由,在宁波也有这样一个人,毅然选择44岁创业,他又是为了什么?

- 1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句话出自《孟子》中《尽心章句上》,它的释义是劝人要有大气的胸怀和气节。在姚常国看来,这句话对自己而言,还有着其他的意思,更是成为了自己的人生处事准则。

姚常国是一个大山里小伙,他从小生活在鄞州区横溪镇的山上,直至在梅林山里读完了初中,才离开那座大山。

心不死,折腾到底 做好慈善

图/姚常国老家照片

姚常国的学生生涯很早就结束了,甚至还有一段时间是半工半读。当村里、学校里要建造房屋时,他总会被叫去打打下手,搬砖、搬水、搬水泥......

1988年,姚常国来到横溪,碰见了横溪中学(后改名为正始中学)的校长。那是父亲的好友,来自同一个地方。

心不死,折腾到底 做好慈善

图/正始中学门口,这幢百年历史大楼依旧保留着

当时校长问了姚常国:你是想来上学的还是进工厂?

这么一个问题让当时的姚常国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而他这个选择也决定了以后的一段生活在艰苦拼搏中度过。

姚常国选择了工厂.。当时山区的师资力量薄弱,他的语文和英语尤其较差,基础课薄弱的他就这样放弃了求学。

进入横溪中学的校办五金工厂后,姚常国才明白什么才叫真苦。直至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感慨万千!

“不知道当时自己是怎么撑过来的!”

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每天听着机器切削金属器件的声音,从早上七点半听到下午四点半,45分钟的休息时间显得那样奢侈,很快晚班就开始了,五点一刻(17:15)到晚上九点半,一周下来连个周末都没有,最大的期望便是不加夜班......

心不死,折腾到底 做好慈善

姚常国回忆起那段生活,自己最长一次是整整34个小时没休息在那间房间里不间断地干活。平时如果感到疲惫不堪,可以到板箱独自安静地坐着休息一会。

姚常国在这个工厂里待了4年选择离开,不是因为疲劳,而是......

4年时光里,姚常国有时候因为工作太拼流过不少次鼻血,不过他还是一如既往。

因为他相信着天道酬勤,这也是他的座右铭。

选择离开还是因为厂里一起工作的老工人。

原来这是一家集体企业,成为这家工厂的厂长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顶多也就是一个带班师傅了。在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五六十,到了90年,工资有所上涨,变成了100多。

这样一眼能够望到头的生活不是姚常国所喜欢的,在他看来不折腾无人生,人生就是需要折腾的。

- 2 -

姚常国瞒着家人辞去了工厂的工作,又向几个同事借了一些钱,租了一间民房,购置几台设备后“自立山头”。

虽然技术上过关了,但是因为姚常国太年轻,收到的业务量平平淡淡。

近两年后,姚常国开始了自己的第三份工作。

在一次交谈中,身为保险公司推销员的朋友推荐姚常国去听听课。从未接触过销售的姚常国觉得这是一个很新奇的东西,便听从了朋友的建议。

第一次去听课的姚常国发现保险销售是一门学问。朋友的无心之举却给姚常国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一年的课程,打破了姚常国以往的认知,对他来说可谓是脱胎换骨。姚常国也终于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发现销售可能是未来盈利的一个方向。

1994年,姚常国将自己的五金工厂慢慢放下,将精力投入保险销售

一年的推销时间让姚常国打通了不少业务渠道,除了保险推销,他还帮亲戚的加工粮食进行售卖。

姚常国发现一味地销售会出现很多问题,销售端会被很多因素限制,生产这一块也十分重要,从销售转到生产,因为经常在村子里跑业务认识了生产粮油的朋友。有了他们的供货,姚常国开起了粮油店。

虽然收入稳定,不过粮油的利润却是不高。

姚常国又开始折腾了!

这次他瞄准了炒房。

因为手上的资金并不充足,姚常国的炒房战略便是将横溪的老房子买下来拆掉进行翻新然后进行售卖。

姚常国还做过宾馆投资和其他业务的推销。这些行业一直作为他的盈利点。

粮油店的生意稳定发展着,姚常国也建起了自己的粮油工厂和粮油销售网店。自家的粮油除了本地还销往舟山列岛、绍兴嵊州、新昌等地。

心不死,折腾到底 做好慈善

时间一晃,粮油店一开就开到了2015年。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姚常国发现自己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他意识到如果不改变什么就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其实姚常国本已经可以开始享受生活了,因为在14年的时候,姚常国的厂房拆迁,得到了一笔拆迁款。

那时姚常国已经44岁了。很多人已经开始安于原有的生活,但是姚常国还是要继续折腾,不过这次折腾还为了引导自己的孩子,他教导孩子:人要有良好的品行和努力学习的精神,无论在什么时候,只有心中有梦想就要去勇敢追逐。

- 3 -

2015年,姚常国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一个做电商的朋友。那时,电商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

姚常国跑到杭州找到了这个朋友,跟着他学起了电商。

接触到电商以后,姚常国深刻体会到马云说的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2年时光,姚常国跟着朋友杭州、义务两边跑,只为在最短时间内熟悉电商。

虽然努力付出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肯定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

姚常国在宁波经营了一家公司(宁波国润机械有限公司)。在之前他没有相关经验,只凭借埋头苦学,一边学一边做。共同与一些合作的企业努力去降低成本和技术上的突破。

从2017年开始,姚常国每天五点半就会起床,接着就是通过打太极锻炼自己的身体。吃完早饭便是听2小时的课程学习,晚上又会听一小时的课,每周只为自己休息一天。虽已46岁了,但是他还如同年轻小伙那样充满干劲。

虽然很艰难,不过很幸运坚持到现在。认识了许多有想法的成功人士,有幸与一些优秀的企业进行合作。

这些都是姚常国通过努力换来的......

姚常国始终信奉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他看来,当自己贫穷时候应当努力提高自己进而带动身边的人,如果当自己富裕之后更应该去回报社会。因为这个想法,姚常国的身边也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时常一起组织去旅游、去贫困地区帮助那边的人。

姚常国告诉我他旅游增长了他的见识,也发现自己还可以帮到更多人。从12年开始每年都会出去自驾游,行程遍布西藏,新疆,内蒙,海南等地方。

心不死,折腾到底 做好慈善

图/西藏最凶险的丙察察线

距离最远一次是去年整个行程18000公里,差不多绕地球半圈了。姚常国和他们朋友们自驾游从宁波出发去了新疆,分别绕路北疆和南疆,最西边去到了红其拉普口岸。

心不死,折腾到底 做好慈善

路上他看过陡峭的悬崖山路,欣赏过美丽的风景,也见过生活艰苦的游牧民族。

心不死,折腾到底 做好慈善

图/姚常国遇到的游牧民族

姚常国告诉我生活海拔5000多米以上的游牧民族基本上生活在0℃的环境中,皮肤黝黑,基本上吃不到瓜果蔬菜,一日三餐最多的便是牦牛干。晚上的住所是一个简易的帐篷,牛马围在旁边。他们的孩子无法读书,难以接受新知识。但他们仍然坚强乐观地生活着......

心不死,折腾到底 做好慈善

图/姚常国遇见的游牧民孩子

生活除了要追逐美好的生活也要去关注穷苦的生活,知足常乐是一种态度,赠人玫瑰更是一种满足。

心不死,折腾到底 做好慈善

图/姚常国与景宁学校学子

姚常国和身边的朋友们经常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给孩子们的希望小学献出一份力量。

他最先助学的地区是自己的老家——横溪。接着他助学的步伐也跨出了宁波,去往丽水,去往云南,西藏......

心不死,折腾到底 做好慈善

图/姚常国和他的朋友们助学景宁学校

没有去过山区,隔着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是无法感受到真正的贫苦,只有当自己的脚踏上那一篇土地时候,才发现我们应该对他们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

- 4 -

对已经47岁的姚常国而言,金钱的概念已不是那么重要了。

宁波人物

姚先生,关于自己的未来,您是怎么打算的?

姚常国

未来我会继续“折腾”,不过已经不是为了自己,除了捐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我更想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青年。

宁波人物

为何是帮助青年?您打算如何帮助他们

姚常国

少年强,则国强。当代在大城市拼搏的青年背负着生活的压力甚至家庭的压力,他们会感到压抑,感到迷茫。尤其是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刚步入社会,并不知道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如何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这个困惑而又迷茫的时期,没有人去引导他们。在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生活环境中很容易迷失自己。

我想要去帮助他们,用自己以往的经验去引导、开导他们。希望我能让他们感受到积极向上的顽强拼搏精神。

我想告诉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自身的一个价值,能够增加自身的幸福感。另一方面,自己努力学习的过程中,会认识更多的有志之士,这是一批良友。他们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

不过以我一个人微薄的力量只能帮助极少数的青年,我希望能通过你们认识更多有这个意向的人,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一起去帮助他们。

他是一个47岁的创业者,年龄已老,但年轻积极有爱的心会支撑着他一直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