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控股新晉世界500強,是實至名歸還是徒有虛名?

前 言

雪松控股,2018年新晉世界500強,以327億美元(約合2210億元人民幣)營收首次入榜,排名第361位,成唯一新上榜內地民營企業,廣州第一民企。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與我一樣,是否第一次說這樣一家企業?更奇特的是,據報道雪松控股2015年營收593億元,2016 年營收1570 億元,2017年營收2210 億元,在說一年比一年困難的中國經濟環境下,如此飛速的增長,這該是怎樣的奇蹟呢?總讓人有點難以相信,營收如此快速非常規增長,無非可能以下三種可能性:

1)貿易型或供應鏈業務多,最容易撐營收;

2)不停地併購,買營收;

3)虛增營收衝動

雪松控股是幹嘛的

雪松控股前身於1997年在廣州創立,是以六大產業為主體的綜合型產業集團,包括供應鏈、化工、文化旅遊、房地產、社區生態運營及金融服務等。看這介紹的確貌似很龐大的,多元化,不過我們分析的時候就需要化繁為簡,抓住重點。

由於雪松控股是非上市企業,財務數據除了財富官方公佈的2017年的營收、淨利潤可知,其他都無從知曉。不過根據企查查信息,雪松控股有31家一級子公司,當然這31家不是個個都均等,其中最主要的1家子公司便是雪松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絕對的嫡長子。雪松實業有發行過公司債,因此有較為充分的公開信息。

截至2017年12月末,雪松實業總資產532.2億元,淨資產達219.0億元,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429億元(佔雪松控股2210億元的65%)

雪松控股新晉世界500強,是實至名歸還是徒有虛名?

雪松實業代表著雪松控股,供應鏈管理是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供應鏈管理週轉快,毛利率低(雪松實業僅0.68%),就是給雪松控股撐收入的,這樣也容易理解為什麼雪松控股營收增長這麼快,而世界財富500強又剛好是以營收作為評判標準的。如果盈利能力,反而是化工和地產利潤貢獻高。

雪松控股新晉世界500強,是實至名歸還是徒有虛名?

一、雪松控股的套路和疑點

1.1780億營收和50億利潤去哪了

雪松控股新晉世界500強,是實至名歸還是徒有虛名?

雪松控股新晉世界500強,是實至名歸還是徒有虛名?

根據《財富》雜誌官方信息,2017年雪松控股營收327.1億美元,淨利潤10.68億元美元,換做成人民幣,即營收2210億元、淨利潤72.2億元。

雪松控股新晉世界500強,是實至名歸還是徒有虛名?

由於雪松實業2017年營收為1429億元,淨利潤22.5億元,那意味著剩下的780.9億元營收和49.7億元淨利潤是由雪松控股本級與另外30家一級子公司貢獻的。

疑點1 雪松實業是核心主體嗎?

雪松實業是雪松控股的發源企業,也是發債主體(一般會獲得較高評級,將最優質資產放入其中),且雪松控股下的兩家上市公司均在雪松實業名下,雪松控股6大產業在雪松實業中都有,毫無疑問是最核心主體。那為什麼還會有780億元的營收和50億元的淨利潤在雪松實業體系外呢?不合情理。

疑點2 會有比雪松實業更賺錢的其他主體?

我們發現另外30家子公司雖然僅780億營收,卻創造了50億元的淨利潤,是雪松實業的2.25倍,整體的銷售淨利潤達6.36%,是雪松實業的4倍。

然而我們通過梳理發現,而雪松控股本級及另外30家子公司從行業分佈、成立時間及有無二級子公司綜合來看,均不可能有雪松實業的盈利能力的。

1)雪松控股本級為集團管理型企業,本身經營可以忽略不計;

2)第2類,有19家子公司為供應鏈管理企業,與佔雪松實業91%營收應當是一樣的特徵,也應當是最大的營收貢獻者,但利潤貢獻相對50億元也是微乎其微;

3)第3類,20、21號子公司雪控北京和雪松君華地產是2018年成立,不在2017年考慮範圍內;22、23號子公司為有限合夥企業,基本不能貢獻營收和利潤;24號、25號子公司,2016年8月才成立規模不可能大,淨利率也高不起來;關鍵的26-30號子公司,由於有二級子公司,且成立時間較對較長,但綜合研究分析下來,也遠遠不能與雪松實業相比。

雪松控股新晉世界500強,是實至名歸還是徒有虛名?

二、“空手套白狼”式收購兩家上市公司

2016年,雪松實業以48億元獲得上市公司齊翔騰達的控制權,但也同時以獲得的齊翔騰達股票質押獲得山東信託60億元的融資。

2017年,雪松實業以42億拿下上市公司希努爾控制權,但立即以近全部希努爾股票質押獲得長安信託36億元的融資。

而且雪松實業160多億元的貸款中,除了這兩家信託公司融資外全部為銀行貸款,多種特徵顯示,這兩筆信託融資是與兩次上市公司的收購一一對應的。

收購上市公司後通過股票質押融資將收購款再套出來,是資本市場慣常操作手法。

這相當於,雪松實業收購這兩家上市公司,從現金流角度沒有花任何錢,相當於“空手套白狼”式合併報表範圍內多了兩家上市公司

齊翔騰達2017營收222億元,淨利潤8.5億元;希努爾2017年營收7億元,淨利潤0.37億元,一下子雪松實業及雪松控股增加了230億元營收,7.4億元的淨利潤。

核心點評:

雪松控股,作為世界500強企業,還是比較弱的,營收是近兩年通過供應鏈特有的業務模式撐起來,也有通過收購上市公司等企業買過來的。總體評價,就是不夠實。

另外通過綜合分析,雪松控股營收和淨利潤,有一定“泡沫”成分可能,特別是淨利潤“泡沫”較大,無法得到合理解釋,不免讓人疑竇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