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又現暴雷」草根「控股」國資入股「和」銀行存管「的雙重騙局

21號,“草根控股”因非法集資,被餘杭公安局正式查封。公司賬戶也隨之被凍結,同時還對25名嫌疑人採取的強制措施,並查封涉案人員多處資產。

這一消息再次震動了P2P行業。同時也帶給正在逐漸恢復的P2P行業一次重擊。

國內如今P2P平臺雖然在雷潮後數量銳減,但是還是擁有著一批龐大的平臺基數。對於“草根”,本人也沒有太多瞭解。於是抱著一探究竟的想法,我打開了“草根”的官方主頁。

一上來,所謂的“國資入股”映入眼簾。“草根”十分強調國資入股的。這裡要注意一個概念。那就是究竟什麼是國資入股?

P2P又現暴雷”草根“控股”國資入股“和”銀行存管“的雙重騙局

草根“暴雷”

國資簡單點說,就是具有國企資質的企業,持有平臺股權。這就叫國資入股。當然許多平臺所謂的國資入股其實沒那麼單純,也沒那麼可信。

因為要達成國資入股的條件十分簡單。

平臺通過個人渠道打聽好一些業績不佳的國資企業,通過一些不法手段將股權贈與國資企業。當然,該走的流程自然是要走,畢竟戲要演就要演到底。然後該平臺就可以大大方方的自稱為國資企業了。

除了這個方法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子孫輩”的套路。採用子公司的方法。具體來說就是某國企A的旗下有一個子公司B,然後B正式入股了平臺C,這種情況下,C平臺也可以稱自己為國資入股的平臺。

“草根”自然不是用了以上我說的套路,“草根”做了一件很溜的事,那就是誇大數據。根據幫助“草根”從“民營”到“國資”的廣州基金今年8月初官方聲明,他們只給“草根”投資了1萬元,佔股0.0065%。而那所謂的“國資”就是這麼來的。而在其推廣中的10億元投資則是,一個很複雜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則更像我們的第二條套路。

那到底怎麼回事呢?

簡單來說,就是廣州基金用著1萬元並不是直接投資給“草根”,而是將這一萬元給了一家投資公司A,而投資公司A投給了“草根”10億元。然後根據廣州基金在投資公司A中的股權構成進行計算,最後廣州基金僅僅佔有該公司的0.0065%。

關於“國資入股”說到這,接下里看看銀行存管問題。

根據“草根”的信息披露中顯示,“草根”與建行有著存管關係。而建行正是在9月20號第一批通過的存管銀行。這一點毫無問題,是值得信賴的。

但是要注意一點,“草根”不是個合法公司,同時也不是個誠信公司,從其對於“國資入股”的虛假性來看,就可以懷疑這一份存款合約的真實性。

因此,我查詢了關於“草根”以及“建行”的信息。然後在貼吧中發現了一條8月初的帖子,說的是各個銀行的存管業務都不對“草根”平臺開放。

而8月初正是各個銀行開始準備“白名單”審核文件的初期。而“草根”顯然是被建行踢出局了。

P2P又現暴雷”草根“控股”國資入股“和”銀行存管“的雙重騙局

草根

在“草根”暴雷的新聞不脛而走之後,很多P2P的老投資人找到我,問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問題很簡單,那就是這個公司的基本消息都是虛假的。

我之前的文章中也不斷重複過,平臺審核!平臺審核!不要平臺寫什麼內容你就信什麼內容!

你要懷著一顆質疑的心去看待其平臺所披露的信息,然後從多方去考證,才能確認其真實度。往往許多受騙的投資者都容易被高利率,以及平臺的一些營銷宣傳噱頭所吸引。

當然,不只是投資人的問題,就拿“草根”為例,為什麼廣州基金不早點拆穿“草根”的謊言?為什麼建行不把不再為“草根”進行存管的信息發佈出來?

這裡不只是投資人自己沒注意被騙的緣故,官方的信息的真實性應該有專門的官方機構進行核實,而不是讓平臺方在自己的官網肆意吹牛!

當然,對於官方,我們沒什麼辦法去控制,作為投資人,我們只能從自身方面去改善,從而防止被騙。

文章的最後,我只想再重複一次,投資人的平臺審核請從多方考察,不要盲目聽信,要學會尋找真相!

最後,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

願問題平臺儘早退出,還P2P行業一個純淨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