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的回忆!从老马路车站到如今的“她”,哪一次是你参与见证的?

路桥老马路车站

路桥三角马路车站

台州市客运南站

新台州市客运中心(南站)

满满的回忆!从老马路车站到如今的“她”,哪一次是你参与见证的?

新台州市客运中心(南站)夜景

从1956年的路桥老马路车站,到如今的新台州市客运中心(南站),三度易址,哪一次你曾亲身经历?你的脑海中还有关于“她”的记忆吗?

1

第一站:路桥老马路车站

地点:邮电路和月河南街交叉口

满满的回忆!从老马路车站到如今的“她”,哪一次是你参与见证的?

01

1956年8月,占地4亩的路桥老马路车站(位于现在的邮电路和月河南街交叉口)建成。

当时有正式职工41人,进站车辆12辆,主要经营省内杭州、宁波和温州等跨地区班线,台州地区内临海、黄岩和椒江等班线,没有省际班线。

宁波2班

金华1班

温州2班

杭州1班

临海2班

金清4班

……

在老马路车站开过车的驾驶员——梁开友,对老马路当时的班车线路脱口而出。

路桥到宁波202公里,早上6点10分发车,4元8角5一趟;

路桥到杭州338公里,早上6点发车,8元1角一趟;

路桥到金华266公里,早上6点40分发车,6元3角一趟;

在58岁的梁开友记忆里,与“路桥站”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985年。

满满的回忆!从老马路车站到如今的“她”,哪一次是你参与见证的?

我1984年退伍,回到路桥后就被转业安置到了老马路车站,当时这个车站还叫‘黄岩运输公司路桥站’。

1985年春节后,我用了3个月时间,在临海考出了大客驾驶证,这一开就是21年。

满满的回忆!从老马路车站到如今的“她”,哪一次是你参与见证的?

2

第二站:路桥三角马路车站

地点:邮电路392号

满满的回忆!从老马路车站到如今的“她”,哪一次是你参与见证的?

02

1987年6月,路桥建成三角马路车站,占地面积9.2亩,正式职工有72人,进站车辆增加到了21辆

搬到三角马路车站后,开始经营开往江西、安徽、湖北等省份的省际班线。

三角马路车站前后期有两种不同的车票!搬了这么多次家,前期的车票只留下“拾元”的这几份。

满满的回忆!从老马路车站到如今的“她”,哪一次是你参与见证的?

前期是伍角、壹元、贰元、伍元、拾元……好几个面额分开的票据,是撕下来给乘客的。

满满的回忆!从老马路车站到如今的“她”,哪一次是你参与见证的?

后期的车票上,面额都集中在票面上,有主副联了。

3

第三站:台州市客运南站

地点:西路桥大道299号

满满的回忆!从老马路车站到如今的“她”,哪一次是你参与见证的?

03

1999年1月建成的台州市客运南站,占地38.8亩

,正式员工的队伍扩容到132名,临时聘用人员50人

139条班线从这里出发,班车从开业前期的300多辆增加到550多辆

1994年8月,路桥建区。

1997年,路桥开始筹建位于西路桥大道299号的台州市客运南站。

1999年分批拍卖三角马路车站,筹措建设资金4200多万元。

国家一级车站

停车场面积15000平方米

省交通厅授予省内最高三星级车站

满满的回忆!从老马路车站到如今的“她”,哪一次是你参与见证的?
满满的回忆!从老马路车站到如今的“她”,哪一次是你参与见证的?

台州市客运南站使用的车票

8月3日,肩负了20年汽车客运使命的台州市客运南站,在这一天完成最后班线的旅客输送,功成身退。

4

第四站:新台州市客运中心(南站)

地点:财富大道299号

满满的回忆!从老马路车站到如今的“她”,哪一次是你参与见证的?

04

作为省重点建设项目,2018年8月3日,位于路桥区财富大道299号的新台州市客运中心(南站)举行启动仪式,市民期待已久的综合客运枢纽终于张开“她”宽大的胸怀,拥抱乘客。

新台州市客运中心(南站)拥有17层办公高楼、一次候车楼、二次候车楼、物流站房、中巴站房、修理厂等建筑物;

总用地面积968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37783平方米,其中地下两层的汽车车库面积为75326平方米。

日可发班次780班次、日运送旅客最高可达2.3万人次,满足未来城市交通运输需求。

满满的回忆!从老马路车站到如今的“她”,哪一次是你参与见证的?

站内拥有大巴发车位(长途客车发车位)42个,中巴发车位30个,公交停车位18个,出租车位30个,临时停放车位16个。

这一站,乘客可以用自己的身份证检票上车了!

——台州市客运南站总经理助理周伟杰

满满的回忆!从老马路车站到如今的“她”,哪一次是你参与见证的?

新台州市客运中心(南站)

此外,新台州市客运中心(南站)还启用了安检通道人脸自动识别系统这一生物识别高科技手段;配有行包快捷中心、加油站、车辆维修厂等辅助设施,使得车站的功能更加齐全。

满满的回忆!从老马路车站到如今的“她”,哪一次是你参与见证的?

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