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办案故事|难忘的记忆,从笔录说起

1981年4月底,已在办公室做了两年收发员的我,被调到法纪检察科当内勤。报到时,科长对我说,“我们不同大科室,历年是内勤兼外勤。因为看你字写得好,才专门要到科里来的。现在科里接到一件涉嫌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案,由你负责做笔录。”我心想,这有何难的。

我的办案故事|难忘的记忆,从笔录说起

两天后,我们办案组在副科长的亲率下赶至麻城县某管理区实地调查。因查的是干部,当地有关部门不怎么热乎,加之当时农村条件确实差,没给我们安排室内场地,更无桌椅板凳,办案组便在一棵大树下开始工作。我席地而坐,迅速拿出笔、纸,将膝盖当桌,记下主办人的提问,当被调查人答问时我懵了,方言听不懂,语速快,手里的笔只记了几个字,后面说的什么没记住,接着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协办人的插问……简直无法记了。

“能再说一遍吗?”我红着脸对主办人道,于是又从头来了一遍。我慌忙在相关问题处做补记,那些方言还是没听懂,旁边人就帮忙解释,但有的方言字我不会写,额头上不停地冒汗……副科长看到我这副囧态,笑眯眯地说:“不急不急,第一次嘛总有点,慢慢来。”老内勤也过来看了看我手中的笔录“你事先看过案件材料没?”我摇摇头:“不是只做笔录么,还要看材料?”

“事先要熟悉材料,笔录时要选关键的话,或归纳或用意思不变的语言记,没听清的应主动要求被讯问人重复一遍。”在等第二个调查人的空档,我赶紧找出报案材料浏览,竟慢慢品出了味道,完成了后面的笔录工作。

有了这次经历,我对笔录工作再也不敢忽视。为了不断提高笔录质量,不论大小会,我都认真做记录,练习书写速度、大脑记忆、归纳能力;办案时,尽可能地用被询问(讯问)人的原话;下基层时,注意学习听辩各地方言及意思。几个月后,我终于能听懂地属12个县市区的常用方言,记录速度有了飞速提高。在一次特大玩忽职守案破获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的办案故事|难忘的记忆,从笔录说起

1995年6月,检察长交办给法纪检察处一起涉嫌重大玩忽职守案件。笔录工作毫无疑问落在我头上。和往常一样,我仔细做着准备,熟悉报案材料时,发现该案有别于往常我们所办的此类案件,一是该案发生在市场经济初期,被告人原为某地直机关人员,到国企后首次经商出的问题;二是看表象上是一桩买卖合同纠纷,涉及经济问题,对我们来说可是一头遭,且涉案人员行踪不清;三是涉及直接损失达二百余万,对经济不发达的黄冈来说可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惊动了当时的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自过问。我马上向办案组作了反映,理出节点,查阅相关政策法律。几天后,我们收到线索赶赴上海,找到卖方李某某(即黄冈人)询问,他一直强调这是买卖合同纠纷,检察院是违法插手等等。欠经沙场的主办人沉着提问,我飞速记录着李某某每句话,不时审视着他那双溜溜转的眼睛,眼前浮现被告人那副书呆子的模样,心想那合同能兑现才怪呢!

询问结束,当其阅笔录签字时,李某某突然说,这不是我说的,将自己的陈述连同询问人的提问全部划掉。

“刚才我们办案人是这样问你的吗?”我拿过笔录沉着问。

“是的”。

“你是不是这样回答的”,我指着记录李某某陈述的那段。

“是的”。

“那为什么不承认全划掉,连我们办案人的讯问也划了?”

李某某的脸白一阵红一阵,“没想到记得这么全和复读机一样,有点怕了”。

“你那振振有词,不做亏心事怕什么”!

……

针对李某某的这种反映,办案组及时调整了侦查方案,边查外边边继续询问李某某。一天两天……一次两次……李某某对我们的侦查行动了如指掌,外围情况几乎与李某某说的一致,侦查一下陷入了僵局。在家的检察长也受到了地委领导的严厉批评,检察长通知我们即刻返回,再研究案情。

夜深了,躺在床上我怎么也睡不着。直觉告诉自己,李某某绝对有问题,这不是简单的合同纠纷。从这么长时间的调查询问情况看,随同办案组的发案单位人员中有人泄密。

我的办案故事|难忘的记忆,从笔录说起

我一骨碌爬起来,打开李某某和其他有关人员的笔录,列出时间、地点、人员、事件,一一对比,一小时过去了,……五小时过去了,屋外的鸡已打了好几次鸣。突然从对李某某的一次询问笔录里发现了其提到一个可供货单位,我们还没查,直觉告诉我,这可能是案件的突破口,心里一阵激动,待列好询问提纲,推窗一看,朝霞已映红了天边。我急忙敲开已劳累多天正发着烧的组长房门,简要汇报了情况,并请求担任此次侦查的询问人,组长迅速召集全体办案人员和随同人员短会,我提出马上出发,从现在开始,所有人员不得单独行动,所有无线电话全部关闭,具体行车路线、目的地听我指挥。

在副驾驶位上,我看着地图,指挥着行车,由于宣布了纪律,一行人都保持着沉默,车在乡村土路上,颠簸了5个多小时,来到长江口边的一个乡镇工厂,当我们一亮明身份,大铁栅门内即刻走出一位50岁左右的男子,“你们终于还是找来了,我是厂长,一听这厂长的语气,我心里的石头就落了地。厂长把我们让进办公室,“李某某早先给我打了电话,说你们黄冈检察院在查他,要我帮忙。不管怎样,我是个党员,昧良心说假话确实做不出来。”接着竹筒子倒豆子,把李某某如何用黄冈的钱倒卖钢材,一货多卖骗被告的经过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几个月后,我们为发案单位追回了全部损失和利息共300余万元。该单位领导带着锦旗到检察院来感谢,被告人也连连说,是你们检察官救了我,我再也不好高骜远了,要更努力的工作报答检察院的救命恩情。

我的办案故事|难忘的记忆,从笔录说起

多年后,检察机关办案再也不用笔记录了,全换了电脑打字。

2008年,我调到检委会办公室工作,没多久省政法委组织的年度案件质量检查开始了。当我翻阅着这些案件时,发现大多笔录都有一个问题,针对同一个案子同一内容时,一字不差复制首次笔录。“这样的笔录对破案有用吗?”检察长认真听完我的报告,语重心长地说,“我把全市案件质量的把关就交给你了,你大胆地去纠,不管别人说什么,只对我负责,对法律负责。”有了这尚方宝剑,我反复与有关部门、办案人沟通,耐心解释做好每份笔录的要求及重要性,逐步得到大家的理解和认识。在检委会工作四年多,由于自己的坚持,两级院领导及干警的努力,全市案件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多次在省政法委、市人大检查中获得好评,被评为优秀单位。

回顾从检三十四年的经历,认真做好每件事就是我最重要的制胜法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