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羣,城市病的一劑良藥?

城市群,城市病的一劑良藥?

香港“大城市病”,得由粵港澳大灣區來“治”。近日,一篇“香港提出將租借大灣區30平方公里建60萬港人新城”的信息引發關注。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鄭耀棠近日提出,香港迴歸21年來,地價騰貴,土地儲備大都納入私人地產商囊中,基層住房缺口愈來愈巨大,現在輪候公屋人數已逾27萬人,超出公屋申請門坎又買不起私樓的港人更數以十萬計,而基層困居劏房怨氣累積,隨時有些導火線就會形成燎原大火,威脅社會穩定。

城市群,城市病的一劑良藥?

為緩解香港的土地與人口之間的矛盾,鄭耀棠建議在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內租借30公里土地給香港興建新區,預計可容納60萬港人居住,新區內實施香港法律,由香港管轄。此舉是緩解住房需求的最理想方法,同時可帶動當地經濟。他表示已就該建議與中央官員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交流,並將在全國人大會議上將建議形成港區人大議案,正式提交。

另一個大城市病比較嚴重的是北京。北京市發改委指出,北京“城市病”的根源在於功能過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才是治理“城市病”的良方。

城市群,城市病的一劑良藥?

北京“城市病”根源之一:北京人口增長過快。北京“城市病”根源之二:交通擁堵。北京“城市病”根源之三:從資源能源看,水資源短缺能源匱乏的狀況決定無法承載過多功能和產業。北京“城市病”根源之四:從環境看,大氣汙染形勢依然嚴峻,空氣質量遠未達到國家新標準,PM2.5汙染治理成為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針對這四個根源,北京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優化了城市定位,實施疏解人口的政策,並把部分城市功能轉移到了雄安。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兩翼,有利於有效緩解北京“大城市病”,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

這樣對比來看,鄭耀棠的提出的方案頗有效仿雄安之意。但香港畢竟不同於北京,單從方案中提出新區實行香港法律這一條,就需要更多斟酌。

大城市病的“良藥”:城市群

除了香港與北京外,在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城市病已成為國內多個一二線城市的通病。為解決這個問題,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圈……伴隨這些以“群”為單位的規劃越來越多的被提及,都市圈與城市群已逐漸成為中國城市發展的主流趨勢。

作為我國發展最為成熟的城市群之一,長三角城市群的形成不僅是因為長江這一條自然紐帶,還與國家政策的引導有關。

2015年,我國就發佈了第一個關於城市群的引導政策——《國務院關於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強調“走新型城鎮化道路,著力推進城鄉、產業、基礎設施、生態文明、公共服務‘五個協同發展’”,目的是將長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為“全國經濟新增長極和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城市群”。

城市群,城市病的一劑良藥?

截至今年初,在國家層面,國務院一共批覆了9個城市群的發展規劃,分別是長江中游城市群、哈長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蘭州—西寧城市群,這些發展規劃給城市群在規劃編制、體制創新、重大項目建設、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等方面提供了積極引導和政策扶植。

城市群規劃與發展,不僅可以緩解部分城市病的問題,還為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與思路。

各個城市群的具體規劃隱隱為房企未來的佈局指引了方向。當前一些核心大城市房價過高,在城市群發展的背景下,可以通過大中小城市的協調發展來分擔大城市的一些人口和產業,起到承接人口與承接產業的功能。與此相應,它們也會對平抑房價起到重要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房企的戰略眼光與佈局策略顯得尤為重要。從龍頭房企的佈局城市來看,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群依舊是戰略重點;中型房企或者黑馬型房企,則更多地選擇深耕一到兩個城市群,在這個邊界內做大做強。

城市群成房地產行業主戰場

城市群崛起為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寬的市場,房企只有把握好城市規劃的方向,尋著城市群發展定位的軌跡,才能佔有更多的市場份額。

龍頭房企中如萬科,其一直強調要把握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帶來的機遇,深耕核心城市群。年報顯示,2017年,在已進入的76個境內城市中,萬科在22個城市銷售金額超百億元;在37個城市銷售排名位列當地前三,其中22個城市銷售排名第一。

相比龍頭房企的大刀闊斧,中型房企的佈局更加謹慎。如濱江集團的佈局戰略,其從“三點(杭州、上海、深圳)一面一拓展”,轉向形成“聚焦杭州、深耕浙江、輻射華東,關注大灣區、中西部、京津冀重點城市”的戰略佈局。中型房企更多的深挖某個核心城市及其周邊的市場,樹立區域知名度,由點及面,全力佈局。

城市群,城市病的一劑良藥?

與此同時,城市群的發展也促進了都市圈內文旅地產與特色小鎮的發展。這些新興的地產行業倒逼房企的轉型與發展,提高了房企的運營能力。

由點及面,房企的主戰場由從單個核心城市蔓延到整個城市群。城市群經濟體成為房地產行業的下一個集中價值地所在,無論是針對城市病或是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城市群的崛起似乎都熬出了“一鍋好藥”。

“大鍋藥"的副作用

但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下,房地產行業面臨的是激烈的市場競爭、遇冷的市場反應、嚴苛的融資環境、嚴格的調控政策,拿地就能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在熱點一二線城市嚴格調控下,房企已搶灘三四線城市。城市群的“大鍋藥”帶來了一定的副作用。

近期以來,房地產市場分化明顯,各大城市群中非核心城市樓市火熱。據統計,截至2017年末全國已有29個三四線城市房價過萬。這些三四線城市為房企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樣也伴隨著風險。

很多三四線城市的人口、產業導入不夠,就算是較為成熟的長三角地區,許多大城市僅處於轉型的初期,周邊的三四線城市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或許要比預期中的更久。伴隨著三四線城市受到的政策支持(棚改為主)減弱,市場需求量會大大減少,一些三四線城市本身後續的創新和升級能力較弱,棚改結束後城市就可能面臨無後發之力的尷尬狀況。

城市群,城市病的一劑良藥?

三四線城市的火熱還表現在土地市場方面。今年1-8月,50大城市年內累計賣地突破2.47萬億,同比上漲28%。從三四線城市看,多達64個三四線城市賣地突破百億,刷新歷史記錄。其中,佛山、嘉興、常州、湖州等突破了500億,15個三四線城市賣地超過200億,45個城市賣地超過100億。房企間的激烈競爭,拉高了這些區域內的地價,在這輪增長後,城市的後續經濟增長乏力,房企將面臨更多的銷售壓力。

此外,在城市群的擴張之路上,都市圈內的特色地產與特色小鎮也備受房企青睞。如萬達在江蘇地區主推的旅遊小鎮、綠地在京津冀區域推出的智慧健康小鎮、華僑城在廣東和四川等地落地的文旅地產等。部分特色小鎮或者地產打著智能、文旅、科技、健康的旗號,實際上是在開發房地產,對實體經濟的增長毫無助益。

9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稱,在現有省級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創建名單中,逐年淘汰住宅用地佔比過高、有房地產化傾向的不實小鎮。許多特色小鎮不當開發被叫停的信息開始陸續出現。

房企應緊跟政策量力而行

在城市群崛起所帶來的機遇與風險下,房企應該如何做?

首先,要量力而行。在房地產行業,一向是資金實力決定土地談判能力,融資能力決定市場競爭能力,誰能在市場融到資,誰具有強大的資金實力,誰就能在拿地、經營、價格等方面擁有更大的話語權、決定權、影響力。相比熱點城市,三四線城市資金迴流較慢,那些規模較小、實力不強的房企應量力而行,盲目跟風不可取。

其次,要因地制宜。在城市群中,不同的城市也都有明確增長極。如長三角和大灣區珠三角許多城市實力都較強,機會點很多,相比較之下,房企應更多的選擇實體經濟強、內部革新能力強的城市作為主戰場,而在產業承接尚不完備的“空心城市”拿地時則需要更多的考量。

此外,政策傾斜程度(如環京地區政府的扶持力度)、人口虹吸能力(包括交通等城市基礎建設)、產業支撐能力,都是房企考量的因素。

城市群的快速發展為房地產行業帶來新的價值區域,房企之間競爭的主戰場已從核心城市蔓延到大城市群。但機遇往往伴隨風險,在資金與運營能力決定強弱的房地產行業,本身實力不強、運營較弱的房企如果盲目參戰,會將很快被淘汰。而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下,如果這些城市群的部分城市僅僅是把房價炒上去了,實體經濟發展水平卻未跟上,地產商獲利走人,最終留給這些城市的可能是一地雞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