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温馨提示:↑ 点击上方“中国食安”关注,即可收到免费新闻资讯,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一个5岁的小女孩

感冒发烧后因用药不当致聋

她的经历让人心痛流泪

5岁聋儿:我想对妈妈说

5岁小女孩的无声诉说

我的世界很安静

没有一点点声音

妈妈说

我一岁时就会叫爸爸妈妈了

我特别爱笑

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妈妈说

3年前 我发高烧

用药不当后

我的听力越来越弱

我知道声音都在我身边

我很努力听 不过就是听不到

妈妈我怕

我不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只能远远地看着

有时候 我会大发脾气 摔东西

妈妈 不是我不乖

只是想对你说话

但着急说不出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是我把妈妈气哭了

但妈妈却跟我说对不起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因为用药不当

我国每年约有30000儿童

陷入无声的世界

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伤的

更是难以计数

我国现有3500多种药品制剂中

儿童专用的仅有60多种

衣食住行

我们都给孩子专属的呵护

但最需要专属的药品,我们却忽略太多

孩子不是你的缩小版

儿童要用儿童药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健康?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官网:

1、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

2、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

3、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

4、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

5、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滴鼻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

儿童用药“黑名单”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常见儿童禁用或慎用药物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什么退烧药可以给宝宝吃?

对宝宝安全的退烧药有2种:

  • 对乙酰氨基酚
  •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代表药有泰诺林、扑热息痛、必理通、小儿百服宁等。

它是常用的儿童退烧药,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宝宝和成人。

其对胃肠刺激轻微,不影响血液凝固性,也不会引发瑞氏综合征。

但是,该药使用不当会损伤肝脏,因为该药经肝代谢,代谢产物中有极少量对肝细胞有毒性的羟化物;

太小的宝宝肝脏解毒功能不全,应警惕会造成肝损害,所以服用该药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布洛芬

代表药是美林和芬必得

布洛芬具有不良反应少、胃肠刺激轻的优点,对血象及肾功能的影响亦较小,退热作用更为持久。

对于39℃以上的高热,布洛芬的退热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好,一般用于6个月以上高烧难退的宝宝,6个月以下的宝宝要慎用。

不过,布洛芬的作用排序是消炎、镇痛、解热,因此,它的首要作用是消炎而不是退烧。

所以,即便宝宝到了可以服用布洛芬的月龄,家长也应严格按照宝宝体重精确计算剂量,一定要遵医嘱服药!

国家卫计委流感诊疗方案推荐药

(2018)

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明确推荐一批抗流感病毒药物,这是流感诊疗方案时隔七年的首次更新。

其中西药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中成药包括连花清瘟胶囊、儿童抗感颗粒等。

过去的抗流感明星药物板蓝根不在推荐之列。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儿童用药误区

家长的不良用药,会给儿童健康带来安全隐患。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数据显示:

儿童年龄6岁或以下的家长,存在用药安全隐患的占比均

高于80.0%。

安全隐患一:

27.4%的家长因为担心医嘱用量不够或太多,会自行给小孩调整(加大或减少)用药剂量。

临床医生建议:

家长应当遵照医嘱给小孩用药,切不可擅自给小孩加大或者减少单次用药剂量。

药物剂量未满足治疗窗会影响药效,但高出治疗窗可能会引起毒副作用,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发现儿童用药效果不佳,应及时咨询医生。

安全隐患二:

72.5%的家长看小孩服药初期症状有所好转,会自行停药。

临床医生建议:

由于药物治疗疾病需要一个过程,症状消失并不能代表疾病真正治愈。

如果服用的药物是对症治疗的情况时(如止咳、退 烧、平喘等治疗),当儿童服药后症状消失,可以对儿童停药;

但如果服用的药物是对病因治疗的情况时(如抗感染、抗病毒等治疗),则切忌症状消失就停药。

安全隐患三:

超过三成的家长为了小孩早日康复,擅自让小孩联合用药(一次服用两种及以上药物)。

临床医生建议:

家长应当遵照医嘱给小孩用药,切不可擅自联用药物。

由于儿童各身体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肝脏和肾脏对药物的消化和排泄能力较弱;

擅自让儿童联合用药,会加重其肝脏和肾脏功能负担,甚至导致肝肾中毒。

如果发现儿童用药效果不佳,应及时咨询医生。

安全隐患四:

19.8%的家长会将药溶于牛奶/糖水/饮料/果汁/粥汤等给小孩服用。

临床医生建议:

在给孩子服用药时,最好用白开水送服药物。

由于牛奶、饮料、糖水、果汁等液体中含有多种物质,可能会与药物结合,影响药物吸收;

有的甚至会破坏药物结构,从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所以这种行为是不科学的。

安全隐患五:

42.7%的家长会根据自己或亲友的经验给孩子用药。

临床医生建议:

不建议家长根据经验给小孩用药。

首先,家长只能根据疾病症状来判断给小孩服用之前服用过的药物,但不同疾病的症状可能相同,因此可能药不对症。

其次,家长根据经验用药,由于不是专业医务人员,很容易用药不当产生安全隐患。

因为有些药物之间会产生一些不良的相互作用,例如有些药物合并使用会增加毒性;

有些药物合并使用会使治疗作用相互抵消;还有些药物合并使用会使 体内血药浓度增加,从而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使毒副作用也增加。

所以,家长在儿童生病时,尤其是较严重的疾病时,切莫根据经验给儿童用药,应及时就诊。

此外,儿童用药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服成人药

有些家长觉得成人药药效强,为使儿童尽早痊愈而用成人药物喂儿童,并按成人剂量或减量使用,这是很错误的。

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许多脏器发育还不完善;

肾脏、肝脏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作用也都不健全,用药时要考虑孩子的生理特点,切不可将大人的药给小儿随意服用。

比如治腹泻时用诺氟沙星胶囊(氟哌酸),此药对儿童肾脏有损伤;

又如成人复方新诺明片,儿童长期服用会严重毒害其肾脏,还可诱发贫血症等。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误区之二:滥用退烧药

调研发现,有些家长一见孩子发热,就给孩子吃退热药。

儿童发热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退烧药、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

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误区之三:剥去溶衣

胶囊的外包溶衣,有它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区分“外形”。

外包溶衣的药物,一般是对食道和胃黏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颗粒;

或者是口感不好、容易挥发、在口腔内容易被唾液分解、容易吸入气管的药。

把这些药装到胶囊里面去,是为了保护药物的药性不被破坏,同时也保护了消化器官和呼吸道。

因此,服用胶囊时建议整粒吞服,不要剥开服用,否则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误区之四:滥用维生素

医生提示,不要以为孩子吃了维生素有益无害,其实吃多了并不好。

如维生素A、维生素D,吃多了会出现厌食、发热、烦躁、哭闹、肝肿大及肾脏损害。

维生素C用处虽多,但大量服用也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以及出现药物中毒。

误区之五:滥用抗生素

不要孩子一生病,不管什么原因就使用氯霉素、链霉素。

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土霉素。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误区之六:强行灌药

在少数案例中,家长会齐上阵用筷子撑开孩子嘴巴,或捏着鼻子,在孩子哭闹声中强行灌药。

孩子的挣扎很容易让药物呛入气管,轻则引起呼吸道肺部发炎,重则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危险。

在喂药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借助图片、动画、音乐等分散孩子注意力,缓解孩子的紧张感;

再使用一些喂药辅助工具给孩子喂药,如药匙、药物滴管、针筒型喂药器等,帮助孩子更好地服药。

5岁女孩感冒后致聋:我国每年有30000儿童因它致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家长不要哄骗孩子吃药是吃糖,孩子很可能会趁大人不注意,自己吞下大量药片。

孩子不是大人的缩小版,儿童要用儿童药,如果家长不清楚儿童用药常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一定要遵循医嘱。

儿童用药安全,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1%的疏忽都可能100%的毁灭一个家庭。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和全社会的呵护下,健康快乐地长大!

END

关于作者:窈窕妈妈(ID:iiimum),有两个逗比孩子的二胎妈妈,用漫画和文字,分享海量育儿知识、解读婚姻情感生活。陪伴千万妈妈和孩子的成长。


监 制:华成明

主 编:刘科林

新闻热线:13668700400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新闻、视频资讯请关注@中国食安/头条号、百家号、西瓜视频、火山视频、优酷、腾讯、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