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名胜:灵应宫

灵应宫,原名天仙祠,是泰山老奶奶的下庙,相传每年春节前泰山老奶奶都要下山买东西,若买到谁家的东西,谁家在这一年就会发财兴旺,老奶奶下山就住在这里。

泰山名胜:灵应宫

据民国时人李东辰著《泰山祠庙纪历》所述,明正德年间(1506—1521)泰安城西南创建灵应宫,为北京咸侯宫的香火院(《泰山通鉴》)。旧称天仙祠,到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由明神宗颁敕对其进行拓建形成现今南到山门、北至宫后门、东到东更道、西至西更道的规模,并赐额“灵应宫”。这件事被记载到庙内的一块碑上,曰《重修灵应宫碑记》,但遗憾的是这块碑早已不知踪影,在清人唐仲冕的《岱览》中收录有部分碑文。清代重修。民国五年(1916)遭回禄之灾,大部分建筑物及铜像焚坏,仅存有南山门、钟楼、铜阙、正殿、北斗台与禅房等。解放后此院被两家企业长期占用,正殿曾一度成为企业的仓库,殿内11尊铜像被拉到殿外受尽风雨侵蚀(图,图片摘自《百年泰山》)。1982年6月国家文物局曾拨款用于正殿的维修。时至2002年由泰安市政府投资立项对灵应宫进行了第一期复建,将南半部分院内厂房、仓库拆除,恢复鼓楼、穿堂、回廊、崇台、东、西配殿及月老台等建筑物,再现当年“前后殿庑崇丽、回廊周密”的旧观。

灵应宫山门前临灵山大街,因道路路基较低,使山门前出现一个高台,人们必须拾级而上方可进入山门,仿佛由此将喧嚣的尘世与这清幽的古道院,划了一个清晰的分界线。山门为砖石结构,单檐卷棚歇山顶,砖檐层层叠涩而上,拱形门,两侧有联,上有额。山门内东西两侧,有钟鼓楼,东侧为钟楼,原为早上敲钟报时之用,就是所谓的晨钟。楼约为民国重修时所建,内原有铜钟一口,1972年移至岱庙。钟楼西有2002年复建时发掘出的明钟楼遗址。晨敲钟则暮击鼓。钟楼对面为仿明式鼓楼,是根据原址发掘现象复建的,砖木结构,比钟楼体量略大,为方形五脊歇山顶,大出檐,亦分上下两层,木质地板。依照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左右应以轴线为中,相互对称的,而在这里,却出现了不对称,这是复建者的一次匠心独运,恰好将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展示给了参观者。

穿堂,是一进院落的结束,是二进院落的开始,由此进入了第二组空间之中,古籍中所述“殿庑崇丽、回廊周密、中为崇台”之地便倏地向参观者展开。原先崇台之上设有铜亭一座,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建于岱顶碧霞祠,后于崇祯十六年(1643)前后被移至泰城遥参亭,至顺治五年(1648),铜亭又被移至灵应宫内。铜亭的精美引发了许多人的感慨,沈廷芳《铜楼歌》中咏道:“楼高丈余广袤称,轩窗栏楯工雕锼”、“是皆橿谷铜所铸,致与古六氏侔”、“腾光耀采射烈日,观者莫敢张两眸”。这铜亭的构件及神像均为铜铸镏金的,故而又被称为“金阙”。为重檐九脊歇山顶,此亭原四面装的隔扇,并能移动开关,原有四壁和天花板等,内祀碧霞元君铜像。据传说,神像、四壁、天花板等,均被侵略者盗走。建国后,为更好地保存这一古物,在灵应宫内放置了320多年的铜亭于1972年被移至岱庙。

由崇台向后,即为主体建筑正殿。正殿建于方形石台之上,五脊硬山顶,上覆灰陶瓦,绿琉璃瓦剪边。五架梁八檩前廊式,面阔五间。内祀碧霞元君等像,清咸丰年间曾将天书观“九莲菩萨”、“智上菩萨”铜像移于殿内,民国五年的火灾毁殿,铜像多有熔毁。后“九莲菩萨”与“智上菩萨”铜像被分别置于斗母宫与红门宫。

而今的灵应宫已撇去旧日的破败不堪,恢复了青春的容颜,成为泰城人民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