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李茶的姑妈》票房惨淡,开心麻花最大的败笔?

国庆档《李茶的姑妈》票房惨淡,开心麻花最大的败笔?

两个月前的《西虹市首富》才刚上映不久,开心麻花又携新作《李茶的姑妈》进军国庆档,而预售票房仅有4000万,仅为《西虹市首富》的一半,这不免让观众有些失望。纵观国庆档总票房虽也收获5.15亿居第二,但其间差评不断,豆瓣网友更称其为“开心麻花最差系列”,被口碑佳作《无双》反超似乎也在情理之中,那么它究竟怎么“烂”了呢?

国庆档《李茶的姑妈》票房惨淡,开心麻花最大的败笔?

片子情节其实很简单,也是围绕“钱”展开的闹剧。李茶的姑妈其实是一个有钱的寡妇,小职工黄沧海为了升职发财,假扮李茶的富豪姑妈,让李茶能够娶到势利眼王安迪的女儿。由此展开婚礼和谎言等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总的来说,就是一部关于穷屌丝,财富,女人的电影。而开心麻花聪明就聪明在如何用密集的笑点去包装成一部商业化电影。而这部电影似乎包装的并不高明。其一,《李茶的姑妈》中梗大多低级趣味。剧中李茶的姑妈成为男人中钱的化身,遭到了梁杰瑞色诱,在和王安迪相互竞争中,出现了行为上的不雅,甚至性骚扰,以至性侵。

国庆档《李茶的姑妈》票房惨淡,开心麻花最大的败笔?

影片成为用荤段子包装的性喜剧,为了取悦观众而变得艳俗。而《李茶的姑妈》导演吴昱翰却如此回应:性桥段只是为了体现贪婪。“其实性喜剧在国外非常流行,比如表达性或者是由男扮女所产生误会。其实只要正面去理解就OK,我们绝对没往污秽的方向使劲儿。”这样的回应是否体现了创作能力匮乏而通过感官刺激来转移观众注意?回顾以往开心麻花的作品系列:从《夏洛特烦恼》夏洛的穿越梗,到《羞羞的铁拳》男女因触电灵魂互换的梗,再到这次《李茶的姑妈》男扮女装的梗,总体创作方向滑向了恶俗,密集的笑点缺少了它本应有的理性支撑和张力。

国庆档《李茶的姑妈》票房惨淡,开心麻花最大的败笔?

其二,也是最核心的,叙事模式的透支。小人物,屌丝为主角的叙事模式,从某个侧面是对社会大部分群体的众生相的刻画,因为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已经在电影中用得特别普遍了。开心麻花团队就利用了这一点,再加些诙谐和讽刺以及对电影喜剧市场的迎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用数据说话:2018年7月《西虹市首富》总票房25.45亿;2017年9月《羞羞的铁拳》收获票房22.13亿;2015年9月《夏洛特烦恼》就已经有14.41亿票房了。

可以说在中国喜剧市场,它早已站稳了脚跟,但是随之而来的,它走得太急了,缺少对喜剧更深层次的思考,忘掉了一个喜剧团队该有的初衷。它对“小人物”,“屌丝”背后的内涵透视得太浅了。电影里,黄沧海的前女友设定成拜金女,梁杰瑞妻子被塑造成就知道“买买买”的虚荣的中产阶级女性。完完全全地物化,人物缺乏了血与肉。爱钱好色,对,我们大多数人大多这样,但是我们是不是也会面对亲情,面对爱情,也会对生活有一定理性的思考?

国庆档《李茶的姑妈》票房惨淡,开心麻花最大的败笔?

是不是我们都成为了拜金主义者,被导演站在道德高地上鞭挞?似乎这样拍电影少了点诚意吧。从《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开始,观影已经从情感宣泄和感官刺激下找到了理性的出口,开始有了理性的沉淀。而反观《李茶的姑妈》,和以往作品一样笑点密集,但是笑过之后没有任何思考,这样的电影看多了,观众会腻的。他们会思考,整个电影市场都也会慢慢成熟起来,老的故事模式只有注入更多的思考和诚恳的电影态度,才会让开心麻花在喜剧电影走得更远。

国庆档《李茶的姑妈》票房惨淡,开心麻花最大的败笔?

这部电影也许最大的价值就是给了我们这样的思考。下次在电影院看喜剧的时候,我们希望的是哈哈一笑后便若无其事地离开电影院,还是若有所思地在灯亮起后不自觉扬起嘴角,享受那一份久违的轻松?选择权其实就在我们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