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宝宝是不是需要补钙和VD,看这一篇就够了

从出生时开的钙制剂到铺天盖地的补钙广告,从邻居阿姨到小区大妈的热心到不容抗拒的补钙推荐,加上网上各种各样的缺钙征兆:出汗多、睡觉不老实、枕秃、出牙晚、磨牙……于是中国的宝宝好像永远在缺钙。

“反正吃了也不会有害处,万一缺了呢”,有这样想法的宝妈请举手。

自家宝宝是不是需要补钙和VD,看这一篇就够了

宝宝到底缺不缺钙

宝宝缺不缺钙,首先我们要知道宝宝每天需要多少钙,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宝宝各个年龄段钙和Vd的需要量。

表1:0-7岁宝宝钙和维生素D的适宜摄入量及最大耐受量

自家宝宝是不是需要补钙和VD,看这一篇就够了

0-6月的宝宝

6个月以内的宝宝,每天需要摄入200mg的钙。

如果是纯母乳喂养,母乳中的钙含量大概是34g/100ml,也就是说每天600ml的母乳就能满足宝宝钙的需要量;

如果是奶粉喂养呢,我们以市面上一款一段产品举例,每100g奶粉的含钙量是350mg,也就是说每天400ml左右的奶粉就能满足宝宝钙的需要量。

因此,0-6个月宝宝,不管是母乳还是奶粉喂养,只要奶量充足,不需要额外补钙。

7月-1岁的宝宝

7个月-1岁的宝宝,每天需要摄入250mg的钙。换算成母乳大约每天700ml或者奶粉每天500ml左右就能满足。同时,宝宝6个月以后开始添加辅食,辅食中同样含有钙,因此,7个月-1岁的宝宝,保证奶量,正常饮食,也不需要额外补钙。

1岁-4岁的宝宝

宝宝一岁以后,每天需要的钙达到600mg/天,同时一岁以上的宝宝接触的辅食越来越多,有的宝妈可能会忽略了奶量的摄入,这个时候如果宝宝再出现偏食或挑食,就有可能缺钙了。

因此,1岁左右的宝宝,仍然建议每天的奶量在600ml左右,如果奶量达不到,饮食中就要增加一些高钙食物的摄入,通过表2里列举的生活中含钙高的食物我们可以看到,芝麻酱、虾皮等食物的含钙量远超于牛奶,但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奶的重要性呢?除了摄入量的问题之外,更多的考虑的是钙的吸收率。

相较于其他食物来说,牛奶中钙的吸收率是相对比较高的,因此我们更推荐通过牛奶或者奶酪等奶制品来补钙。

自家宝宝是不是需要补钙和VD,看这一篇就够了

表2:含钙量高的食物

自家宝宝是不是需要补钙和VD,看这一篇就够了

因此,一岁以内的宝宝,如果奶量正常,一般是不会缺钙的,如果这个时候额外补充了过多的钙制剂,对宝宝有没有风险呢?

宝宝补钙多了会怎样

首先补钙多了会有囟门过早闭合的风险,其次钙和其它矿物质是相互干扰作用,过量的钙会减少铁和锌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增加缺铁和缺锌的风险。另外补钙过多,钙离子会和母乳或奶粉中的脂肪结合形成钙皂,导致宝宝便秘。因此,母乳或奶粉喂养的宝宝出现便秘时,宝妈除了要考虑饮食饮食,还要考虑是不是额外给宝宝补充了钙制剂。

自家宝宝是不是需要补钙和VD,看这一篇就够了

怎么判断缺还是不缺

星妈们担心宝宝缺钙往往是从“枕秃、哭闹、睡觉不安稳……”等现象来推断,宝宝缺钙可能会造成枕秃、睡不安稳等情况,但倒推并不成立。枕秃更多的情况是因为睡觉摩擦导致,包括睡不安稳,宝宝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有太多的原因会造成宝宝睡不安稳,那通过什么来判断宝宝缺不缺钙?骨密度还是微量元素检测?都不是,宝宝日常饮食中维生素D和钙的摄入量才是判断身体是否缺钙的依据。

骨密度和微量元素做不做

专业的骨密度检查(不是市面上随便的小仪器)可以大致了解骨头矿物质含量情况,可以通过X光来检测,但不能单凭骨密度某个指标的高低来自行判断,在宝宝生长发育旺盛的时期,骨密度低于正常值反而是快速生长的表现。

至于微量元素,2013年10月18日,国家卫生计省委办公厅明确通知: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目前市面上的微量元素往往是指血检测,误差极大,即使是静脉血检测,也只是反映当时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不能反映身体的情况。因为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结合多种因素来判断,而不是单纯的通过一次检测的结果来判断宝宝是不是缺乏某种微量元素。

自家宝宝是不是需要补钙和VD,看这一篇就够了

宝宝到底应该补什么——维生素D

Vd为什么比钙重要,维生素D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一种类固醇衍生物,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它是体内钙磷代谢最重要的调控因子,能大大提升钙的吸收率。主要靠膳食和皮肤合成(晒太阳)这两种方式获得。因为母乳中缺乏Vd,因此中国营养学会在《婴儿喂养指南》第四条明确指出: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但很多星妈日常更多的却是给宝宝补钙,而忽略了宝宝真正需要的是Vd。

维生素D每天补多少?

2008年11月,美国儿科学会(AAP)将婴儿和幼儿维生素D的每天推荐摄入量提高了一倍,从200IU/天(2003年推荐)提高到400IU/天,目的是保证婴幼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摄入到足量的维生素D。中国营养学会也建议纯母乳喂养的婴儿,需每天补充400IU的维生素D。(400IU=10ug)

奶粉喂养的宝宝需不需要补充维生素D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推荐,所有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奶粉喂养(喂养量<1000ml/天)的宝宝都应补充维生素D。

晒太阳是不是可以不用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3的来源之一是通过皮肤合成,但晒太阳能否满足宝宝的日常需要呢?美国儿科学会建议,6个月以下的宝宝应当避免晒太阳,6个月以上幼儿应该采取防晒措施来尽量减少阳光暴晒,尽管有一些研究建议以晒太阳的方式来获取维生素D,但是这种方法对诱发婴幼儿皮肤癌的风险评估数据尚不清楚。另外,人体自身合成维生素D受纬度(高纬度的人群无法在冬天通过皮肤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中国有约3亿多人居住在高纬度地区)、季节、是否使用防晒霜、皮肤色素沉着、日照强度、空气浊度的影响,所以靠晒太阳的方式来获取足量的VD并不可靠。

维生素D补多了会不会中毒?

由于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长期补充(超)大剂量维生素D可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这里的关键词是长期和超大剂量,一岁以内的中国宝宝最大耐受量是20ug(见表格1),为了防止维生素D补充过量的潜在风险,建议中国的宝宝遵循推荐摄入量来进行补充维生素D。

鱼油和鱼肝油的区别

鱼油里富含DHA和EPA,能降低血脂、预防心脏血管疾病等作用,还有不明显证据证明鱼油对智力发育有帮助。鱼肝油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用于预防和治疗佝偻病、夜盲症及小儿手足抽搐症。

为什么我们缺乏的是维生素D一种,而市面上的鱼肝油制剂却同时补充维A和维D呢?这是因为中国维生素A缺乏仍然是妇女和儿童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同时按照产品推荐剂量补充不会导致维A摄入过量,因此一些厂家生产维生素D制剂时同时增添了维A。

只要按照产品的说明服用,是不会出现维生素A和D中毒的。

因此,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选择鱼肝油或者AD制剂或者维生素D这三种产品选择其中一种给宝宝补充就可以了,宝妈们需要关注的是产品中维D的含量。

维生素D吃到多大?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是自出生数日后,新生儿需要每天补充400IU维生素D,并一直持续至儿童、青少年阶段。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推荐婴儿出生两周后,需要每天补充400IU维生素D,一直到2岁。

因此宝妈可以结合中外研究综合来看,如果配方粉奶量>1000ml每天,可以不用额外补充维D,如果奶量不足,每天给宝宝补充400IU的维D,如果奶量接近1000ml/天,可以每天给宝宝补充200IU的维D。

专家总结

一岁以内的宝宝奶量足够,一般不缺钙,需要每天补充400IU的维生素D。一岁以上的宝宝,如果奶量不足,饮食中缺乏富含钙的食物,会出现缺钙的可能,但仍然建议通过补足奶量,增加含钙食物来补钙,其次才寻求钙制剂。

针对婴幼儿,维生素D的补充比钙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