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期間,日本爲什麼在占領武漢後沒有對國民政府臨時首都重慶進攻?

STLY偉偉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有問題。

重慶是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陪都,在南京和武漢相繼淪陷後,重慶承擔起首都的作用,為抗戰的勝利立下了巨大功勞。重慶既有三峽之險,又有蜀道之難,地形極為有利。但不能說因為地形的關係,日本就沒有進攻重慶的計劃和行動。筆者目力所及,日本至少有兩次行動是衝著四川和重慶的去的。

第一次是1942年,日軍想從南亞方向殺入中國,包抄重慶後方。

這一年4月底,日軍連續攻佔緬甸棠吉、八莫、臘戍、密支那等地,切斷了中國遠征軍的後路,滇緬公路中國段陷入空前混亂之中。後撤的遠征軍官兵,逃亡的難民,疏散的政府機關,會合成浩蕩人流向東轉移。5月初,日軍第56師團以裝甲車為先導,百餘輛汽車載兵組成快速縱隊,沿滇緬公路挺進滇西,3日攻佔畹町、芒市,4日佔領龍陵,5日到達惠通橋西岸。

當時,遠征軍已經徹底失敗,中國雲南境內的正規軍只剩下宋希濂第11集團軍,而真正能打的部隊只有該集團軍下屬的第36師。當時,第36師遠在大理的祥雲,離惠通橋還有不少路程。緊急的是,日軍第56師團已經兵臨惠通橋邊,打算渡過怒江,直取昆明,進而拿下四川,奪取重慶。

也就是說,能阻攔日軍的只剩下這個惠通橋了,必須趕在日軍之前炸掉。

5月5日10時左右,遠征軍工兵總指揮馬崇六和參謀團團長林蔚、參謀團處長蕭毅肅來到橋東橋頭。馬崇六詢問惠通橋實際指揮官工兵第24營營長張祖武攜帶爆破器材情況,並寫下一紙手令,要求張祖武在敵人強佔惠通橋時立即爆破該橋。

當天中午,由於橋上的難民之間發生了一些小衝突,守橋的憲兵開槍彈壓,化妝成難民的日軍以為暴露了,不得不提前發起進攻。好險,守軍這才提前發現日軍的計劃,在日軍登上橋頭的一瞬間,引爆了炸藥,炸燬了惠通橋,粉粹了日軍奪橋的計劃。

由於沒了橋,日軍無法第一時間渡過怒江,這為第36師趕到怒江贏得了時間。該師終於趕在日軍划船強渡怒江之前趕到,擋住了日軍先頭部隊,破壞了日軍從緬甸進攻雲南,進而攻擊四川,拿下重慶的計劃,挽救了中國。因此,後人說惠通橋上的一分鐘挽救了中華民族。今天,在大理到騰衝的高速服務區,還有1:1仿製的惠通橋,供大家參觀,勿忘國恥。

第二次是1943年,日軍企圖沿長江攻入重慶。

日軍從南面對重慶進行戰略進攻失敗,不甘心,第二年又想從東面進攻重慶。1943年5月到6月,日本企圖從東面進攻重慶,必須先打通長江防線,而長江防線上的石牌要塞成為雙方必爭之地。

石牌是長江南岸平善壩和黃陵廟之間的一個小村落,因南北均為斷崖絕壁,江面僅寬百餘米,從而成為一道天然屏障。進攻重慶必須打通長江,而打通長江必須佔領石牌,於是石牌這個當時不足百戶的小村,成為廣闊的中國戰區最關鍵的要塞。

國民政府當然知道石牌的重要性,所以把守衛石牌的任務交給了五大主力之一的第18軍。5月22日,蔣介石發來電令:“石牌要塞應指定一師死守。”第18軍軍長方天得令後,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該軍的王牌第11師,該師師長正是大名鼎鼎的胡璉。

胡璉與日寇決戰前,祭天誓詞,其中有這樣一句:“今賊來犯,決予痛殲力盡,以身殉之。”據說,開戰前,戰區總司令陳誠給胡璉打過電話詢問:“守住要塞有無把握?”胡璉回了一句名言:“成功雖無把握,成仁確有決心。”

5月28日,日軍第3、39師團進攻石牌。胡璉將軍率領第11師奮勇抵抗,死戰不退。從28日開始,一直打到5月31日晚上,四天四夜血戰,進犯石牌的日軍終於扛不住了,紛紛掉頭東逃。石牌要塞屹立不倒,如同一座銅牆鐵壁,擋住了日軍的去路。此次石牌大戰,我軍在日軍兩個師團的攻擊下,打死打傷日軍達3500人之多,粉碎了日軍打通長江、攻佔重慶的計劃。石牌保衛戰的意義極其重大,是抗戰的重大軍事轉折點,西方軍事家譽之為“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很顯然,日本其實並不是沒有進攻重慶的計劃,而是中國軍人英勇頑強,粉碎了其兩次企圖進攻重慶的計劃,保住了陪都,使抗戰事業可以繼續堅持下去。

1. 鄧賢:《大國之魂》

2. 陳正國:《胡璉全傳》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盧溝橋事變爆發時,裕仁天皇詢問時任日本陸軍大臣的杉山元:解決中國事變,需要多長時間?杉山元當時樂觀的回答:只需要一個月就能解決中國事變!不料,中日戰爭一打就打了四年,日本被拖進了中國戰爭的泥潭。到了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裕仁天皇又問杉山元:日美要開戰的話,要多久才能打贏?杉山元回答說:只需要三個月!

天皇老鬼子當時就怒了!質問杉山元:

當年中日戰爭開打的時候,我問你要多久能結束,你說要一個月,可是現在打了四年了還沒完!杉山元辯解道:中國腹地深遠,拖這麼久真沒想到。裕仁大聲喝問他:中國腹地深遠,那麼太平洋的腹地豈不是更深遠?你憑什麼這麼肯定說三個月能打完?!杉山元頓時語塞,無言以對。

衫山元的觀點,其實也是當時日軍侵華派的主流看法。他們普遍有個毛病,就是分不清楚戰鬥和戰爭的區別。以為戰鬥打贏了,戰爭也一定能贏。

甚至還天真的認為,國民政府和當年的清政府一樣,只要稍微給點顏色,就會主動的投降。結果國民政府並不是清政府,國軍的韌性也非清軍可比,這就導致了日軍在侵華的計劃上一變再變。

淞滬會戰開打時,日本全國的兵力不到五十萬人,只准備了半年的戰爭軍備;

武漢會戰開打時,日本全國的兵力約在一百萬左右,準備了一年的戰爭軍備。

由此也看得出來,日軍所謂的侵華規劃,說白了就是走一步算一步,完全沒有全局觀念。正是這種近乎於二逼的戰略規劃,導致日軍在拿下武漢後,無力再發動像武漢會戰這種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也就是說,日軍已經沒有能力再像打上海和打武漢一樣,用一榔頭的方式敲打重慶了。


另一方面,國軍吸取了淞滬會戰的教訓,在武漢會戰期間,沒有一味的死拼硬打。撤出武漢時,仍然保留了大量的有生力量。這些部隊分別撤到了鄂西北的襄陽地區,和鄂西南的宜昌地區,以及湖南地區。

因此日軍在拿下武漢後,並沒有急於發動對重慶的攻勢。因為在武漢和重慶之間,仍然還有大量的國軍主力。不把這些國軍主力消滅,日軍無法對重慶發動攻勢。

日軍在武漢會戰後,發動的隨棗會戰(消滅鄂西北方向的國軍);長沙會戰(消滅湖南方向的國軍);棗宜會戰(消滅鄂西南和鄂中方向的國軍),都是在為進攻重慶做鋪墊。只不過日軍在隨棗會戰和第一次長沙會戰都被國軍打敗了,因此導致進攻重慶的計劃被擱淺。雖然後來日軍拿下了宜昌,但是同時期八路軍在華北搞了一次百團大戰。

這也導致日軍的不得不分兵,對北方的敵後根據地展開掃蕩。

也就是說,前線的日軍被當時的大本營給坑慘了。到處分兵作戰,以至於處處都要分兵去留守。就拿武漢的日軍第十一軍來說,既要對付長沙的第九戰區,還要對付鄂西北和鄂西南的第五和第六戰區。而其它戰區的日軍駐軍又無兵可派,第十一軍每次最多隻能發動十萬人規模的戰役。靠這點兵力想拿下重慶,那簡直是笑話。

另一方面,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當時從宜昌到重慶,沒有鐵路和公路!以當時日軍機械化程度的甲級師團來說,甲級師團也只配備了七百輛汽車,只能夠勉強讓炮兵和工兵部隊摩托化。而步兵以及後勤補給,就只能靠兩條腿或者騾馬馱了。日軍能深入到宜昌,是因為有長江航道和漢宜公路。但是拿下宜昌之後,公路沒有了,鐵路本來就沒有。在這個前提下,日軍大兵團的後勤補給就沒有保障。日本人也是要吃飯的,沒有飯吃打不了仗。1944年日軍慘敗英帕爾,就是因為不重視後勤,導致前線日軍脫離補給線太長,餓死了一大半。

可能有人會問,當時日軍不能沿長江,強攻到重慶嗎?答案是可以的。但是日軍沒有那個必要。因為當時的日本高層制定了兩套方案,一是政治誘降國民政府;二是由日本大本營制定的一個叫【一號作戰】的襲擊重慶的計劃。這個計劃由橫山勇制定,按照計劃,日軍從陝西和廣西襲入重慶境內。所以才會爆發崑崙關戰役,結果日軍再次被國軍打敗。後來太平洋戰爭爆發,大量的王牌部隊被迫東移和美軍及英軍作戰,這個計劃也就擱置了。

後來,日軍內部有一幫人提議,乾脆直接沿著宜昌、萬州、重慶一線進攻,拿下國民政府的陪都。但是後來經過預演發現,就算日本陸軍千辛萬苦打下重慶,也沒卵用。因為根本就守不住!


三峽的地形支離破碎,大兵團的作戰完全無法運動,從其他方向也無法補給。就算能日軍拿下重慶,面對那麼長的後勤補給線,只要中間一個點被國軍切斷,那麼重慶的日軍就只能吃土了。

這個情況就好比拿破崙進攻俄國,拿下了莫斯科,結果俄國人不投降,佔了莫斯科沒有什麼用,一座空城而已。日軍頂多也就是把重慶破壞劫掠一把,最終還是要撤退回宜昌。

另外,蔣介石也公開表態。如果重慶被佔領了他就退往成都!成都要是也被佔領了,他就退往雲南!雲南要是也被佔領了,他就退到印度做中國的戴高樂!總之就是堅決不投降!跟小日本死磕到底了!


抗戰的後期,日本人還是忍不住了,不顧一切的向三峽進攻,發動了石牌戰役。結果日軍只向西推進了一百多公里,就被國軍給硬堵了回去。十萬大軍,無功而返。從此之後,日軍又發動了常德會戰,試圖從湘西北方向迂迴包抄重慶,又被國軍給堵了回去。

至此,日軍已經無力再從地面進攻重慶。這麼說,並不是日軍沒能力拿下重慶,而是以當時日軍的現狀來說,不顧一切的拿下重慶,只會勞民傷財,沒有什麼意義。太平洋都被美軍打出屎了,國內也開始限額供應物資,中國戰場沒有必要再做無用功。


總的來說,日本在武漢會戰後沒有進一步拿下重慶,可以歸納為四點原因:

第一、日本的侵華戰略一改再改。

日本從侵華戰爭爆發後,先是驕橫的認為可以三個月滅亡中國。結果淞滬一戰,日軍的計劃被打亂了。這就讓日本人不得不改變策略,進一步進攻武漢,以為只要佔領武漢了,便可以從根本上摧毀國民政府的抗戰意志。結果國民政府並沒有投降,仍然在堅決抵抗。相反,日本的國內經濟卻因為侵華戰爭被嚴重拖累。

第二、扶持漢奸,以華制華。

由於國民政府堅持抵抗,死不投降。日本人想出了混水摸魚,扶持汗奸,組織偽政權取代國民政府的辦法。日本的這種戰略重心調整,使得日軍並不急於攻佔重慶。因為重慶雖然是國民政府的陪都,但由於日本政府已經不把國民政府作為談判對象了。重慶的戰略價值,也隨之降低。

第三、重慶的地理優勢太明顯和侵華日軍的有心無力。

重慶的地理優勢,前面也介紹了。正東面是險峻的三峽,東北面是大巴山脈,東南面是武陵山脈。日軍進攻重慶,可選的路線並不多。日軍也先後從廣西、湖南、三峽等多個方向對重慶發動進攻,但都是無功而返。究其原因,無外乎是地理環境導致後勤無法保障,和日軍本身的有氣無力導致的。

第四、國軍將士的拼死抵抗和國民政府的決不投降之態度。

國軍在前期以空間換時間,把物資撤到大後方的戰略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重慶就是大後方,撤到重慶就意味著無路可退了。棗宜會戰之後的每一次會戰:長沙、常德、石牌,中國軍隊都是當作最後一戰打的。


Mer86


這得益於蔣介石堅定的抗戰決心、正確的戰略部署、
全民的同仇敵愾、全軍的浴血奮戰,導致日軍無法直接對重慶發動大規模地面進攻。


一、堅定的抗戰決心和全民的同仇敵愾

蔣介石在抗戰爆發前,對日本有強烈畏懼和忍讓心理,因為中日國力和軍力差距巨大,蔣介石甚至擔心一旦開戰

,中國1個月內就要亡國,這也是當時普遍存在的心理。

蔣介石能夠預料到中日全面戰爭不可避免,但他寄希望忍讓以及歐美列強的干預,延緩日軍侵略步伐,做好更充足的準備,這種想法無可厚非,但日本侵略不會以他的意志為轉移。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蔣介石徹底斷絕了容忍的想法。

7月17日,蔣介石發佈《對盧溝橋事件之嚴正聲明》(節選):

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倖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7月31日,蔣介石又發佈《告抗戰全軍將士書》(節選):

自從九一八以後,我們愈忍耐退讓,他們愈兇橫壓迫,得寸進尺,了無止境。到了今日,我們忍無可忍,退無可退了。我們要全國一致起來,與倭寇拼個你死我活!我們軍人,平日受全國同胞的血汗供養,現在該怎樣的忠勇奮發,以盡保國、保民的責任!我個人做了全國的統帥,負著國家存亡,將士生死的全責,自然要竭我心力,操著最後必勝的把握。

可以說,自從盧溝橋事變爆發後,蔣介石就再也沒有動搖過抗戰的決心。

二、正確的戰略部署和全軍的浴血奮戰

很多人詬病蔣介石和國民黨政府“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部署,但大家對此存在誤解。

“以空間換時間”不是不戰而降,將國土拱手送人,而是集中兵力,重點防禦。

中國面積廣闊,倘若一城一池都要分兵防禦,必定分散兵力,不堪一擊。對防守一方而言,最重要最務實的選擇是集中兵力防禦敵人的主攻方向,即主要大中型城市和戰略要地。

從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到日軍佔領武漢,一共組織了6次大型會戰。

1、淞滬會戰(上海)

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日軍傷亡6萬人,我軍傷亡30萬人,最終上海陷落,但我軍挫敗了日軍中央突破、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粉碎了他們3個月滅亡中國的美夢。

2、上高會戰(江西宜春上高縣)

1941年3月15日至4月9日,日軍1.5萬人,我軍傷亡2萬餘人,沉重地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被何應欽稱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

3、南京會戰(南京)

1937年12月1日-1937年12月13日,日軍傷亡1.2萬人,我軍傷亡5萬人,最終南京陷落,隨後日軍制造了慘絕人寰、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中,屠殺我軍民30萬人以上。

4、太原會戰(以太原為中心的山西省)

1937年9月11日至11月8日,日軍傷亡3萬人,我軍傷亡10萬人,最終山西陷落,整個華北被佔領。

5、徐州會戰(以江蘇徐州為中心的津浦、隴海地區)

1938年1月至5月,日軍傷亡2.6萬人,我軍傷亡6.5萬人,取得臺兒莊大捷,大大振奮了全國軍民的抗戰士氣,遲滯了日軍進攻速度,為部署武漢會戰贏得了寶貴時間。

6、武漢會戰(武漢)

1938年6月11日至10月27日,日軍傷亡25萬人,我軍傷亡40餘萬人,國軍主動撤出武漢,保存有生力量,日軍佔領武漢,控制中國腹心地區,但迫使中國就此投降的意圖被粉碎。

每一次會戰中,我軍將士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無不浴血奮戰,付出重大犧牲,足見抗日之決心。至於有人詬病大片丟失國土,這是中日雙方實力使然,非戰之過,同時期的蘇德戰爭之初,蘇聯不也是大片棄地嗎?何況我們一直提倡游擊戰、運動戰,最大程度保全自己,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不拘泥一城一地之得失,敵後抗日不也是如出一轍嗎?

戰略意圖的受挫和重慶地形的複雜,導致日軍很難進攻重慶

全面侵華之初,日軍瘋狂叫囂“3個月內滅亡中國”,然而僅淞滬會戰就耗了3個月時間。

更可怕的是,即便上海、太原、武漢這些大城市全部失陷,甚至連首都南京失守,被屠殺軍民30多萬人,中國軍隊和中國人民仍然沒有屈服!蔣介石也沒有屈服!

可以說,截至1938年底,日軍雖然佔據半個中國,但就戰略而言,日本是失敗的,因為他們不但實現其“速決戰”的戰略企圖,反而陷入了中國廣闊的戰場,無法自拔。

為徹底逼迫國民政府投降,日軍必須繼續進攻,目標就是國民政府所在地——重慶。

與南京、上海、武漢等處於平原地區不同,重慶是一座建立在山地、丘陵上的城市,是中國乃至世界著名的“山城”,山地、丘陵佔據全市總面積的80%以上,一直以易守難攻著稱。

南宋名將王堅、張珏等曾率軍堅守重慶釣魚城36年,歷經大小戰鬥200餘次,不但扛住了蒙古大軍圍攻,還成功擊斃蒙哥汗,迫使蒙古退兵,可見重慶地勢之險峻。

放大到整個四川而來看,自古入川兩條線,一條是從陝西經漢中入四川,要經過傳說中的“蜀道”天險,另一條是從湖北經夔州入四川,要經過“三峽”天險。

日軍是一支擅長平原作戰的部隊,重慶、四川及其附近地形很不利於發動大規模地面進攻,硬攻一定傷亡慘重,日軍高層對此很清楚,他們也不想重蹈蒙古軍隊覆轍。

桂南會戰和四次長沙保衛戰,成功挫敗了日軍迂迴包圍重慶的意圖

日軍擅長利用中國的廣闊國土,實施戰略迂迴包圍,既然從武漢向西直攻重慶很難,他們便決定從湖南、廣西兩個方向進行迂迴。

但蔣介石及國民政府識破了日軍的戰略意圖,先後於1939年11月-1940年1月組織桂南會戰,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組織3次長沙會戰,成功挫敗了日軍迂迴包圍重慶的意圖。

無奈之下,為了給國民政府施加壓力,日軍只好對重慶進行空中轟炸。

自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日本對重慶進行了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據不完全統計,期間日本對重慶進行轟炸218次,出動9000多架次的飛機,投彈11500枚以上。重慶大轟炸的死者達16376人以上,超過17600幢房屋被毀,市區大部份繁華地區被毀於一旦。

但無論日本侵略者如何實施暴行,頑強的中國軍民都沒有屈服投降。敵人的進攻越猛烈,我們的反抗越強烈!正是這種頑強不屈的精神讓我們最終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讓我們向所有為抗戰勇士們致敬!抗戰勇士不容褻瀆!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有網友問:抗日戰爭期間,日本為什麼在佔領武漢後沒有對國民政府臨時首都重慶進攻? 日本因為4個主要原因,沒有對重慶發動進攻。

首先,遠東蘇軍一直保持著70-140萬人的龐大兵力。日本陸軍主力不敢進入關內作戰。其實日本對四川,陝西等地的地理,氣候,人口,河流等等,都進行了詳盡的研究。同時要求為了在山地作戰。

需要增加,獨立的工兵部隊,道路構築部隊和器材,以及給水和鐵道部隊,和渡河器材。擔任突破兵團的加強馱馬的編成,並加強獨立的山炮和山地榴彈炮部隊,以及獨立的機關槍和臼炮、迫擊炮部隊。以上部隊還要配備便於攜行的攀登斷崖的器材。

五號作戰計劃中,日軍強調利用汽車加快進攻速度。其四川兵要地誌中對汽車路也繪圖列表提供詳細情報。

日軍還組織參戰各師團工兵部隊進行舟橋架設演習,步兵則試驗山地作戰的合理編組,訓練部隊攀爬能力及消滅隱蔽在陡崖上的火力點,同時對陸空協同聯絡,後勤供應等進行演練。

但是為了奪取整個西部地區,日本需要增加23萬新兵,再加上現有陸軍主力。同時需要生產大量,爬山裝備,工兵裝備,渡河裝備,迫擊炮,宿營設備,汽車等等。但是到1942年以後,中途島戰爭,所羅門航空戰和瓜島戰役吸引了日本大部分精力。

日本最終取消了奪取整個西部地區的5號作戰計劃。另外,日軍沒有進入西部地區的原因,第一個就是我國軍隊主力還保持完整,雖然經歷多次大會戰,但是我國還有400個師,而且主力保持完整。

另外,就是日本從始至終,也沒有在我國建立起一隻具備戰鬥力,而且規模很大的偽軍部隊。從純粹軍事來看,元朝,清朝都因為擁有戰鬥力很強的龐大漢人部隊,才完成了佔領全國。


深度軍事




在抗戰前期,尤其是淞滬會戰中,國民黨軍隊傷亡慘重,傷亡約30萬,佔總投入兵力的40%,僅僅消滅了4萬日軍。當時最主要的問題就在於中國軍隊的密度太高,在不是很大的區域投入了80萬軍隊,用當時日軍軍官話說,不用瞄準,直接開槍射擊,就能打死不少人。

當時最重要的一點,在於上海是一個港口城市,便於日軍發揮陸海空三軍的優勢,他們可以對中國軍隊進行立體打擊。當時國民政府的海軍和空軍力量太弱,根本沒有辦法和日軍抗衡。


伴隨著戰局的變化,戰爭迅速推進到了中國的腹地,比如河南、湖北和河南一線。在這些區域,日本的海軍根本沒有辦法發揮什麼作用。到處都是山地,空軍對陸軍的支援能力也十分有限,這時的日本陸軍雖然對國民政府的軍隊有優勢,但已遠遠弱於抗戰初期。

但並不能據此認為日軍在佔領武漢後,沒有對陪都重慶發起進攻,相反應該說攻擊還相當猛烈。甚至我們可以說,此後的許多戰爭都是為了攻入重慶。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說,這個說法是一個偽命題。



1938年8月到10月,中日雙方在武漢周圍展開了一場大決戰,國民政府再次投入了80萬兵力,阻擊日軍的侵略。在這場會戰中,日本的海軍發揮不了什麼作用,空軍方面也碰到了蘇聯空軍志願隊的打擊。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戰鬥中,國民政府的軍隊還是傷亡了40萬左右,不過也消滅了8萬日軍,並且還讓日軍付出了8萬左右的非戰鬥減員。對於兵力總數不佔優勢的日軍來說,這是一次重大打擊,從而讓日軍暫時失去了戰略進攻的能力。


也正是這次戰役讓中國的抗戰進進入了相持的階段,讓日軍的進攻進入了暫停狀態。

10月25日,日軍佔領武漢,但短時間也無力發起大規模進攻。

1939年5月,日本為了逼迫蔣介石投降,發動了隨棗戰役。本次戰役的意圖就是為了掃清武漢外圍障礙,為拿下整個湖北,打通進攻重慶的門戶。這次戰役,國民政府的軍隊在李宗仁的指揮下,充分利用山地的優勢,讓日軍看到了開頭,卻沒有猜出結局。先是日軍的猛烈進攻,攻下了隨州和棗陽,然後又被中國軍隊給打了回去,並且付出了傷亡1萬多人的代價,被打退了回去,而國民政府的軍人只傷亡了2萬多人。



1940年5月,隨棗戰役的同時,日軍調集了12萬精銳軍隊發起了棗宜會戰,戰略意圖直取宜昌,打通進攻重慶的門戶。

國民政府方面投入了38萬軍隊,對日軍進行了節節抵抗。這場戰爭中的主力軍是張自忠將軍的59軍和湯恩伯的第31集團軍。

表面上,張自忠是右集團軍總司令,下邊有三個軍。但就當時的現實來看,只有59軍是他的嫡系部隊,其它的軍隊他根本指揮不動。面對著宋哲元的離世和當時在平津的恥辱,他早就抱定戰死沙場的決心。他的59軍在歷次戰鬥中,老兵傷亡太多,新兵戰場經驗太欠缺。張自忠每戰必衝在第一線,失去的陣地他一定在奪回來。至於生死,他早已置之度外。最終在這場戰役最關鍵的時候,原本張自忠可以突圍出去,但他命令其它人撤退出去,他選擇了與陣地同在。


日軍這次如願得到了宜昌,打開了進攻重慶的門檻,並且重創了第五戰區的兵力。日本人也表現出了對英雄戰神張自忠的尊敬,用最好的棺材裝殮了他。蔣介石命令國民政府的軍隊不惜一切代價,把張自忠的遺體搶回來。在運回重慶的路上,日軍不允許戰機轟炸,讓英靈迴歸。蔣介石親自主祭,同時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名義通電全軍,表彰了張自忠一生的勳績。

張自忠的夫人絕食而死,實現了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心願。同時,他也是抗戰中戰死級別最高的國軍將領,上將。



之後,日軍一方面是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的大部分資源都投向了東南亞戰場。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國民政府的軍隊在美國的支持下,不少軍隊實現了美式裝備。雖然訓練較差,但有人數上的優勢,防守起來並不佔太多的下風。

1943年5月的石牌保衛戰,就是日軍想攻入四川,拿下重慶,實現佔領中國、逼迫國民政府投降的願望。

當時負責全盤指揮的是蔣介石的愛將陳誠的土木系,正面與日軍相對抗的是胡璉,也是陳誠的嫡系,出身陝西的一條漢子。


戰鬥打到最緊經的關頭,根本就聽不到槍聲,狹小的空間堆滿了雙方的土兵,肉搏戰和刺刀戰正式上演。雙方軍隊的屍體躺滿了陣地,意志力和戰鬥意志決定了最終的成敗。雖然陣地數次告急,但胡璉和所屬官兵都早已寫下遺書,誓與陣地共存亡。

石牌的背後就是重慶,石牌若失,則國民政府危矣。狹路相逢勇者勝,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不放棄的中國軍隊。

1943年6月2日,日本人唉嘆道:從來沒有看到這樣撞死抵抗的中國軍人,丟下了無數屍體,退出了戰鬥。



1945年4月,岡村寧次升任駐中國軍隊總司令,因為他對中國比較熟悉,因此制定了從芷江突擊重慶的計劃。

但在當時,日本的中高級軍官已對戰爭有點絕望,普通士兵大多是剛從國內徵召而來的年輕人,根本沒有戰鬥經驗。對面卻是國民黨中央軍的精銳部隊,很多都是美式裝備,有多年作戰經驗的老兵組成。

面對著中國軍隊強勢火力的壓制,日軍傷亡慘重,甚至有些部隊直接丟下武器潰散。陳納德將軍的飛虎隊日夜轟炸日軍的後勤保障線,甚至轟炸日軍的陣地。


在美製噴火器和湯姆遜衝鋒槍的絞殺下,成批的日軍倒在中國軍隊的陣地前。雖然日軍也有突破中國軍隊的陣地的事件發生,但主陣地一直控制在中國守軍手中。到戰役結束,中國軍隊傷亡2萬人,日軍則丟下了3萬具屍體。

除了這些戰鬥外,日軍還曾試圖經過廣西殺入重慶,但都被中國軍隊打敗。力保重慶中央政府的安全,是全體國民政府軍隊的首要任務,也是在保護中國抗戰最後的希望。

雖然日軍早早就打下了大半個中國,但至始至終沒有突進重慶一步。日本人抗戰前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口號成了笑談。


新知傳習閣


日軍並不是不想進攻,而是進攻過,只是最終以失敗告終,至於為何失敗,原因主要是以下方面:

第一,日本佔領武漢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重慶成為抗戰大後方,國軍為了防止日軍進攻重慶,在武漢外圍部署了精銳的軍隊,北有第六戰區牽制,南有第九戰區虎將薛嶽的牽制,都是國民政府最精銳的部隊。



第二,進入重慶的要塞門戶石牌,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日軍發動進攻重慶的戰爭,國軍戰將胡璉在石牌要塞部署防守,藉著險要的地形,日軍猛攻不下,最後以失敗告終。

第三,日軍佔領武漢後,戰線過長,兵力不足,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作戰,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第四,八路軍新四軍進入敵後抗戰,日軍後方不穩,為了鞏固後方,不得抽調兵力圍剿八路軍,把主要重點作戰由對國軍的正面戰轉入對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作戰。



第五,日軍後來發動太平洋戰爭,兵力更加不足,難以再組織有效的進攻。

因此,日軍雖然想攻下陪都重慶,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最終都沒有進佔重慶。


津城沐雨


首先要說明一下,日本人並不是沒有進攻重慶。

從1938年2月開始,截止到1943年8月,日本對當時的陪都重慶進行了持續5年半之久的戰略轟炸。在這期間,日軍對重慶轟炸次數超過200次,出動戰機9000多架次,造成人員傷亡10000以上。

長達5年半的空中轟炸,這難道不算是進攻嗎?題目想表達的意思應該是日本人的地面部隊為什麼沒有進攻重慶。

日本人的野心是滅亡中國,最快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攻佔國都,削弱國人抵抗的意志。日本人做夢都想攻入重慶,但是去不了!

全面抗戰大體上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戰略防禦階段;

第二階段:從1939年11月到1943年12月,戰略相持階段;

第三階段:從1944年1月到1945年8月,戰略反攻階段。

這是對於中國方面來說的,對於日本來說,這三個階段應該就是反過來的:第一階段是日本主動進攻;第二階段是僵持不下;第三個階段是敗局已定。


戰略防禦階段:日本人瘋狂進攻,卻到不了重慶

在這個階段中,日本人確實是一直壓著國軍在打。淞滬會戰、忻口會戰、徐州會戰、太原會戰、武漢會戰等重要戰役都在這個階段爆發。

國軍在這一階段中總體而言是呈現出潰敗的姿勢,基本上是屬於節節敗退。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國軍以付出上百萬戰士傷亡為代價,還是成功的拖住日軍前進的步伐,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

淞滬會戰,國軍投入80萬軍隊,日軍投入20多萬軍隊,最終國軍以傷亡30萬將士的代價,拖住了日軍3個月時間,並消耗了日軍4萬的兵力;

徐州會戰,國軍投入兵力60萬,日軍投入兵力24萬,最終國軍以傷亡10多萬將士的代價,拖住了日軍4個月的時間,並消耗了日軍2.6萬的兵力。

武漢會戰,國軍投入兵力110萬,日軍投入兵力30萬,最終國軍以傷亡40多萬將士的代價,拖住了日軍4個半月的時間,並消耗了日軍25萬的兵力。

可以說,每一次大規模的會戰,都是中國軍人以血肉之軀在扛著日本人飛機大炮,硬生生的拖住了日本人前進的腳步。武漢會戰過後,日本人雖然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卻也元氣大傷。


戰略相持階段:日本人想打,卻又猶豫了一下,再想打的時候已經打不進了

武漢會戰之後,抗日戰爭開始發生了一些變化。武漢會戰,日軍雖然獲得勝利,卻傷亡了近30萬的士兵,所以這個時候的日本人也需要緩一口氣,西進的腳步稍微停滯了一下。等到日本人在想打的時候,他們已經打不進去了。

一方面,在經歷數次大規模會戰之後,遠離本土作戰的日本消耗也是非常大;

一方面,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太平洋戰爭的爆發,遠征軍入緬作戰,牽扯了日本人大量的兵力;

一方面,在抗日的敵後戰場上,有一支力量開始崛起,讓日本人忙得焦頭爛額。

這這三方面因素的綜合下,國軍在正面戰場已經開始了和日本人一戰的資本,開始打得又來又回。

日本人也試圖一舉攻入重慶。

日本人於1940年5月發動了棗宜會戰,最終以日軍佔領了宜昌而告終,但日軍也傷亡慘重,加之重慶地形複雜,日軍無力西進。此役,張自忠將軍以身殉國。

1943年,日本人再次策動了鄂西會戰,結果卻以失敗告終。


戰略反攻階段:日本人就算想打,也已經打不了

在這個階段,日本人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太平洋戰場上,日軍被美軍打得節節敗退;東南亞戰場上,日軍被盟軍打得暈頭轉向;在中國戰場上,日本已經是疲於奔命!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掀起了最後的瘋狂,發動了“1號作戰”(豫湘桂會戰),試圖打通南北交通線。在歷時八個月的時間裡,日軍瘋狂的進攻,佔領了中國146個城市,造成了國軍的豫湘桂大潰敗!

日本人雖然達成了自己目標,但是也將戰線拉得過長,兵力過於分散,為接下來國軍的反攻創造了條件。而敵後戰場的紅色力量,已經是愈發強大!

豫湘桂會戰之後,日本人已經強弩之末了,在想進攻重慶,已經是痴人說夢!


胡史亂翔


這個問題筆者想從當時日本所處的戰略形勢和方略具體去分析一下。

縱觀整個14年中日戰爭,因為軍事實力的懸殊,實際上但凡是日軍全力以赴要拿下的中國城市,基本上沒有不得手的,特別是在1940年之前的進攻階段。相持階段由於日軍戰線收縮,對待中國問題不再單純的以軍事打擊,同時是輔以政治誘降。

從全面抗戰開始直至武漢會戰結束,前後20個月,中日兩國兩軍可謂是拼盡全力,在華北、華東、華中連續展開數次大規模會戰,各自投入兵力均以數十萬計。日軍窮追猛打,志在必得。中國軍隊殊死相拼、前赴後繼。武漢會戰結束後,中國失去了幾乎涵蓋國內精華地區的25個大中城市,靠著蘇聯的軍援勉強在正面戰場第一線維持著300萬兵力與日軍對峙。

日本方面,雖然攻佔了大量中國城市,但是卻也付出了損失30餘萬兵力的代價,軍費投入總量超過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九一八事變至七七事變總和的1倍以上。巨大的戰爭消耗令日本國民經濟迅速陷入了因原材料不足導致生產力下降,生產力下降導致出口下降,出口下降又導致原材料進口不足這樣一個惡性循環的狀態。經濟惡化導致日軍兵源不足,前線部隊兵員發生短缺。武漢會戰後,日軍在中國大陸的兵力約60餘萬,其中有20萬關東軍用於防禦蘇聯和對付東北抗聯,剩下40餘萬分別置於華中、華南的正面戰場和華北敵後戰場。除了固守現有的交通要道和主要城市,還要應對中國軍隊發動的局部反擊行動,特別是敵後戰場!再要發動一場類似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的大規模進攻戰役顯然十分困難,即便得手也很難守住,基本上沒有多大的戰略意義。於是,日軍在中國的佔領區逐漸變得危機四伏!

所以,武漢會戰後,中日雙方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困難,就看誰能撐下去!

日本要實現既定目標就必須迫使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政府投降,至少要將其從中央政府降格為一個二流的地方政府。但是令日本人沒有想到的是,在他們看來腐敗、軟弱無能的蔣介石政府雖然在軍事上一敗再敗、喪師失地,僅僅一年不到的時間裡就三易其都,從南京到武漢再到長江三峽後面的重慶。但是其抵抗力和抵抗意志卻異常頑強,戰爭之前一直與之分庭抗禮的中國國內各路軍閥紛紛摒棄前嫌,死心塌地的為之效命。從華東一徐州路轉戰至華中宜昌的第五戰區,就是一支由當年與蔣介石叫板叫的最厲害的桂系軍閥為主體的雜牌軍部隊,總兵力約30萬人,像門神一樣守護著重慶的東北面。與之相對的東南面則是由國民政府中央軍部隊為主組成的第九戰區,總兵力達40萬以上,綜合實力也算是中國軍隊首屈一指。

兩個戰區成功的將在中國戰場上的日軍分割開來,夾在兩戰區中間的日本陸軍第11軍擁有7個師團,總兵力達15萬以上,是華中日軍的主力,也是懸在重慶頭上的一把達摩克里斯劍。但是處境則十分尷尬,不僅南北兩翼各有一支中國大軍,身後還有一個正規軍與遊擊軍組成、兵力超過20萬的第三戰區。這就是當時武漢會戰後雙方在華中的形勢。

既然攻城略地不足以使國民政府屈服,反而會因為戰線拉長徒耗原本就有限的己方兵力。因此日本政府在政治上分化中國政府的同時,軍方則制定了打擊並中國軍隊骨幹力量——中央軍,瓦解其正面戰場,逼降國民政府。

所以說,能否迫使國民政府投降是日本人在武漢會戰後的主要策略,政治上誘降國民政府二號人物汪精衛,並在南京成立新的國民政府以對抗在重慶的蔣介石政府。軍事上則以第11軍這支鐵拳連續發動對周邊三個戰區的軍事行動,打擊中國軍隊主力。南昌會戰、隨棗會戰、上高會戰、三次長沙會戰都是奔著這一目的,每次都是日軍在發動進攻後無論勝負都是快打快撤,只求殲敵不求奪城。

但是此時的中國軍隊早已不再是武漢會戰前各自為戰、一潰千里的烏合之眾,第五、第九兩個戰區以及後來成立的第六戰區緊密配合,不僅不再一潰千里,而且敢於誘敵深入、死守要點,甚至是局部反突擊。從1938年下半年至1942年上半年,日軍第11軍先後同三個戰區輪番交手,狼奔豚突無數次,始終沒能掙破100多萬中國大軍在江湖河漢間紮成的天羅地網。因此,也就談不上去攻打被大巴山、巫山山脈崇山峻嶺和兇險莫測的長江三峽水道重重環繞起來的那座山城——重慶!從武漢會戰後直到豫湘桂會戰前,日軍從陸軍部直到各軍指揮官,沒人動過攻打重慶的念頭。

豫湘桂會戰後,中國軍隊的正面戰場從豫中經江湖再到粵桂全線崩潰,日本本土又被美軍步步緊逼,危在旦夕。時任侵華日軍總司令的岡村寧次突發奇想,集中侵華日軍的主力全力以赴的向以重慶為中心的西南地區突擊,孤注一擲奪佔重慶,摧毀國民政府以及美軍設在中國大陸的空軍基地,以此迫使美軍在中國登陸以解除對日本本土的威脅。

這一計劃令日本大本營和各級各級指揮官都大吃一驚,一旦美軍在中國登陸,且不說國民政府仍然掌握著一支400萬以上且半數是美械化武器裝備的部隊,單就是敵後戰場上那100萬英勇頑強的八路軍、新四軍就會緊密配合作戰,與美軍的強大火力相結合,日軍如何能抵擋兩面夾攻?

於是,岡村寧次這個異想天開的策略很快被日本大本營否決。但是岡村寧次這個窮兇極惡的狂徒依然賊心不死,既然無法實施全面作戰,那就單線突擊。1945年1月28日,岡村寧次指揮兩個方面軍從湖北的老河口和湖南芷江同時向四川發動進攻。此時的中國軍隊不是再被動防禦,而是以進攻對進攻,特別是針對從湖南來的這股日軍,中國軍隊集中了絕對的優勢兵力火力。窮途末路的日軍最終被仇深似海的中國軍隊徹底打垮,從鄂西至湘西,日軍全線潰退,被中國軍隊以及民風彪悍的湘鄂西群眾漫山遍野的追殺。


天狼星大將軍


顯然這是一道有悖論的問題,難道日本空軍對重慶進行的轟炸不算進攻?

只是日本的陸軍沒有到達重慶而已,題幹中說日軍在佔領武漢和宜昌後停止了對國民政府的進攻更是一種錯誤的史觀,日本從來沒有放棄對國民政府的進攻,只不過通往重慶的路,並不是那麼好走的!

重慶身處中國腹地,根本就不是大門敞開

很多人根本連地圖都看不明白,就說重慶是門戶大開,如果重慶真的門戶大開,日本早就打上門了,何故還要用飛機去轟炸。

日本前期的侵略進展順利,實際上是憑藉武器的先進,尤其是海軍和空軍對國軍的極端優勢造成的,在淞滬會戰的時候,中國的防線,根本就抵擋不了日軍海陸空全方位打擊,但是在徐州會戰的時候情形就有所好轉,縱橫認為主要原因,就是在徐州日軍完全發揮不出海軍和空軍的優勢,但靠陸軍對陣的話,日軍陸軍並不比中國陸軍厲害在哪裡。

1938年5月結束徐州會戰,僅僅用了一個月,當年6月份日軍就開到武漢,除了早有準備之外,主要原因還是依靠長江這條黃金水道,日軍可以快速到達武漢。

但是從武漢會戰中,圍繞武漢外圍長江南北兩岸展開瘋狂的防禦作戰,日軍在武漢會戰也吃盡了苦頭,中國雖然傷亡40餘萬人,但是日軍傷亡也達到25萬左右,究其根本,縱橫認為,越是向中國內陸深入,地形越是複雜,日軍的機械化重火力武器越難以推進。

攻下武漢後,中國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從後面的三次長沙會戰來看,日軍再想繼續前進,則困難許多,尤其是1942年的第三次長沙會戰,更是讓日本一敗塗地。

而重慶相比武漢,則地形更為複雜艱險,重慶地處四川盆地,自古就是易守難攻之地,李白曾作詩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就說四川並不好進。尤其是在熱兵器時代,更加強調機械化與重火力,海軍一體化協同作戰。

如果沒有這些先進的武器加持,中國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淹死小日本,所以,繼續向西,意味著日軍將要用輕火力以付出極大的代價來取得並不富裕,並非中國核心的重慶等地。在日本人看來,這並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日本侵華戰略的轉變

尤其是汪精衛叛變後,讓日本人更加意識到,如果能從政治上不費吹灰之力瓦解敵人,那麼還費什麼勁;

尤其是汪精衛的叛變讓日本人中國的抗日意志並不是很堅定,汪精衛在九一八事變之後鼓吹抗戰,口號喊的響,老蔣則對日媾和,一再妥協,但是真到了抗戰的時候,老蔣是拼了家底也要上,當時國民黨以汪精衛為首都主和,老蔣當時貌似說了一句,日寇沒有退出中國,談和就是投降!

可見,越是平時口號喊的響的人,其人格必然不怎麼樣!

但是日本人以為汪精衛才是代表了中國人意志的人,因此,對重慶國民政府採取政治誘降的政策。

軍事打擊則變得為輔助!

1942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

日本軍隊裡面陸軍和海軍其實一直有爭端,互相不服,其實日本的海軍實力很強,甲午海戰之後讓日本更加在意海軍的發展,到侵華戰爭不斷深入的時候,海軍其實已經發揮不了作用了。

想要海軍更大的有所發展,日軍因此將侵略的目光放到了東南亞,以及太平洋上,並且進一步從外圍包圍中國,切斷外國給中國的補給。

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更是將精銳部隊調往太平洋戰場,日本在中國的侵略不斷沒能加強,甚至還有收縮的趨勢,到這個時候,日本更不可能發動對重慶的大規模攻擊了。

直到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的慘敗,讓日本在華軍隊進行最後一擊,也就是豫湘桂戰役,常德、長沙等城市相繼陷落,但是隨後中國軍隊就給予日軍報復性打擊,包括八路局組織的百團大戰等。


當然,作為一個歷史學霸,縱橫告訴你的是,如果這是一道題的話,答案裡面最突出的應該是以下部分文字:中國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敵後開展的游擊戰,沉重的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日軍自顧不暇,將作戰對象由對國軍,改變為對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作戰。


史論縱橫


日軍在佔領武漢後,已經是強弩之末,處於國軍戰略包圍之中,武漢就是脆弱的突出部。所以日軍開始對武漢周邊作戰,南昌會戰、隨棗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豫南會戰,棗宜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上高會戰後,日軍穩定了江北及周邊形勢;之後日軍開始對重慶的準備作戰,諸如三次長沙、石牌、常德會戰,在之後的桂柳會戰中,日軍也從東南方進攻重慶,國軍在獨山擋住了日軍攻擊。

大體形勢如此,具體原因也得考慮。

1、三峽地形問題

三峽地區地形狹窄,江流急湍,兩岸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從宜昌到重慶有千里之遙,道路不通暢,對日軍的後勤線壓力很大。

(武漢形勢)

2、國軍重視防禦

在宜昌失陷後,為拱衛陪都,國軍設立第六戰區。轄區為鄂西、鄂中、鄂南、湘北及湘西、川東、黔東,陳誠為司令長官。對三峽地帶層層佈防。

幾十萬部隊,大量火炮安置。日軍如果深入,將會遭到層層抵抗,每一步必須付出很大代價。

3、日軍攻擊能力有限

豫湘桂會戰,五十萬日軍從南到北沿著交通線長驅直入,國軍一潰千里。

但要是走上游路線,日軍被牽制在三峽地帶,則後方空虛,五九戰區正好可以攻擊日軍後方,則攻守之勢逆轉。

總結:

日軍不是沒有攻擊過陪都的打算,是實力與形勢不具備,沒有西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