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时,饵料的味型其实不是主要的

野钓时,饵料的味型其实不是主要的

野钓野钓,顾名思义在野外垂钓,为啥叫野外?就是因为不确定、环境复杂的地域称为野外,再直白点说,正常人一般不怎么路过的区域叫做野外;在这个前提下,需要阐述一个道理,就是既然正常人都不怎么去的地方,那肯定没有人会给野外水域的鱼群喂食,那么从理论和实际上都应该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野外的野生鱼群对饵料的味型压根就没有那些大师们说的,什么味道好鱼吃,什么味道不好鱼不吃,再直白点的说,所谓的野钓配方基本上大多都不是建立为味型状基础上。

野钓时,饵料的味型其实不是主要的

可能这个话题一说就比较拉仇恨了,因为基本上有一多半的钓友认为野钓的饵料配方肯定是有道理的,要不怎么流传了这么多年呢?其实这话自己仔细分析分析就明白了,野外水域的鱼群,要说能吃饱肯定是有的能吃饱,大多数属于吃不饱的,要不然怎么会一把窝料撒进去会诱鱼进窝呢?就好比我们自个,你说饿的五迷三道的,别说汉堡,给个白面馒头加臭豆腐都是极品美味,但是已经快要撑死的人面前,鲍鱼燕窝都不稀的看一眼就是这个道理。而野外水域中的水情,那肯定不会说单独只能提供一种食材,那肯定是腥味的有、香味的有、怪味的甚至也会有,因此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只要是复合香型,味道不太离谱的饵料味型搭配,鱼基本上都会吃。

野钓时,饵料的味型其实不是主要的

据说,不管什么鱼,视力一般也就1米左右,体型越小的鱼视力越差,依次对红、白、黄、绿色会有比较明显的应激反应,这也是大多数商业饵料开好之后的主流颜色;而鱼的味觉就不一样了,大多数淡水鱼的味觉能达到百米以外甚至更远,这其中更是依次对腥味、酒味、臭味、甜味、香味的敏感度比较高,所以说与其说于是靠眼睛来观察后进食,不如说主要是依靠嗅觉来作为进食的主要渠道之一。

野钓时,饵料的味型其实不是主要的

其次,一款商业成品饵,基本上都是按照基础饵+主攻饵+香型饵的结构组合而成,而一般情况下,基础饵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有时候甚至会80%的基础饵,什么叫做基础饵呢,即使简单加工过的本味香的自然饵料,比如颗粒面、原塘颗粒等,那么原塘颗粒比较好理解,那么颗粒面中的本味,这个本味主要是指什么味呢?其实就是根据鱼的味型,在谷物香的基础上,添加的少许腥、臭、甜等味型,但是这其中各个味型的比例都不会很大,一般多以豆腥味主要的味道,但是又不会太浓,仔细闻闻还有有淡淡的谷物的味道,这就是本味。

那么说了这么多,野钓时如果说味型不重要,那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一是窝料能否诱鱼进窝,二是窝点及钓点能否持续补窝,三是钓饵是否和窝料是一个味型的,四是饵料是否和目前的鱼情在一个水层。

一、窝料是否能诱鱼进窝,这点非常重要,野钓水域一般不管大小,密度都是有限的,谁的窝点先进鱼,近而能否留鱼这就很重要,为啥窝料一般都建议自制,从成本上考虑,自制的10斤窝料估计也就能买上商品饵窝料5斤左右,饵料效果还不见得比自己做的窝料效果好。而自制的窝料一般多以红薯、玉米、豆渣饼为主要原料,即使来个10斤也没几个银子,但是这三种主要做窝料的原材料基本上都是本味饵的代表香型。

二、窝点和钓点持续补窝,这个就是接着上一条来说,能诱鱼进窝无非是加腥、香、酒,一般自制窝料的时候,红糖水、蜂蜜水、味精、盐这几样都能起到加香的作用,药酒更是能增加窝料味型在水底的穿透,而加腥味一般多靠添加昆虫粉,比如红虫粉、蚕蛹粉、蛆粉等添加,没什么好说的。但是这个持续就非常有说道,好些钓友窝料味型窜,进水没多久就能吸引大把的鱼群进窝,但是香味不持久,窝料中无颗粒物,又不能及时的补窝续窝,所以窝里不留鱼。

三、钓饵和窝料是否味型结构一致,这一点是很多钓友经常忽略的一个问题,窝料味淡,钓饵味浓,或者是窝料味重,钓饵味淡都是野钓大忌,钓饵和窝料的味型不一致,诱鱼进窝后,鱼群也会很快逃走,因为钓饵和窝料的味型不一致明显是比较矛盾的。

四、饵料和鱼群不在一个水层,这种情况就比较复杂了,野钓水域和黑坑养殖塘水域是不一样的,可能因为天气,比如刮风,鱼群会跟着风向去追逐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去觅食,那么鱼层肯定会变;比如下雨,下雨后水上层的食物和氧气含量都很不错,所以即使底层鱼也会游曳到上层去找食吃,鱼层会变;涨水落水,鱼层更是会发生变化,诸如此类等等,所以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时,如果野钓时,在调好漂精找底之后,连续半小时内小鱼都没有,那就要开始重新来找鱼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