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百货公司为何死不了

 东京的人口是1300万,比起北京和上海来得少。但是,东京的商业却比北京和上海来得繁荣。以皇宫为中心,东京市中心有东西南北四大商业区,东边是银座,西边是新宿,北边是池袋,南边是涉谷。这四大商业圈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是百货公司扎推。银座大街上汇聚了三越、松坂、松屋三大百货公司。而新宿在500百米范围内,更是汇聚了伊势丹、高岛屋、丸井、小田急、京王五大百货公司,可谓是群龙争霸,又相安无事。

第二,这四大商业圈在作为东京四大商业中心的同时,又是东京连接全国和周边城市的交通枢纽中心。东京每天有600万白领从周边城市乘坐轻轨地铁来到东京市中心上班,晚上再下班回去。大多数人每天都要在这四大商业圈里走过,停留,因此客流量十分巨大。在东京,就好比在上海,大家一早从苏州无锡、杭州嘉兴坐轻轨地铁到上海市中心来上班是很正常的事情。

日本的百货公司为何死不了

日本的百货公司都有极为悠久的历史,银座大街最为热闹的三越百货公司,已经具有300多年的历史,创立于1673年 。1673年是什么概念?这一年是清朝康熙12年,吴三桂在云南、四川叛乱,攻陷成都。

三越百货公司的创始人,名叫三井高利,他也是日本著名的三井财团的创始人。1673年,他在东京中央区的日本桥,开设了一家日式和服店,叫“越后屋”。10年后,他在店里又开了一个货币兑换店,这就是现在日本赫赫有名的三井住友银行的起源。

三越百货公司还不是日本第一家百货店,更早的是松坂屋,创建于1611年,距今已经有405年的历史,松坂屋以前一直以名古屋为中心的中京地区发展,1924年在银座开店,也是日本第一家不需要脱鞋就可以进店的百货大楼。战后一段时期,松坂屋曾一度超越三越及高岛屋,成为日本销售额第一的百货公司。

日本的百货公司为何死不了

银座三越百货公司

相对于松坂屋和三越,高岛屋属于小弟弟,它创建于1829年,距今才187年的历史,最早是京都的一家二手和服面料的零售商。伊势丹百货店创建的更晚,是在1886年才建立的,但是距今也有130年的历史。而银座的松屋百货店,是在1869年创建的。

所以,大家可以知道,日本的这些百货店,都是几百年的老店,几百年来,经历了世间万物变迁与诸多的风风雨雨,能够营业到今,可见这些百货公司具有多么强大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那么,让我先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些日本百货公司长寿的DNA到底在哪里?

343年前,三越百货公司创始人三井高利先生在东京日本桥开了一家小小的和服店。那个时候,日本人是人人穿和服,所以,和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三井先生当时制定了四条经营原则:第一条是明码标价。这在当时是一大创新。因为三百多年前,人们做生意都是看人定价。顾客看上去是有钱人,于是要价高一点,看上去像个没钱人,要价少一点。但是,三井先生创建的这一家和服店,是一律明码标价,老少无欺。第二,是现钞交易,不要汇票。这一点看上去会溜掉一些客户,但是保证了店里每天的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在经营上实行的是 “安全驾驶”。第三,想顾客所想。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卖什么,按照现在的概念,就是引领时尚,满足顾客一切需要。第四,是按需销售。不盲目进货,不搞库存,快进快卖。

上述四条的经营方式在当时是一种极大的革新和突破,因此也聚集了很大的人气。从越後屋创始以来,三越在以后的任何时期都追求和实现“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如何去满足?”“为满足顾客的需求,我们需要如何创新和变革”,从创业之际就确立了真心诚意的服务精神,所以三越的历史可以称做是“顾客第一”“向变革挑战”的积累、发展的历史。将最新商品、文化和服务这三者融为一体,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助一臂之力。如今,三越百货公司以高档消费、优质服务闻名于世界,是莅临日本的各国要人、富豪们必去的购物场所。

进入二十一世纪,日本的IT产业发展迅速,电商也迅速崛起。像乐天这样的网上交易平台在日本也是红红火火。但是,百货店依然是人流济济,巍然不倒。

原因在哪里?

我觉得第一,是良好的购物环境。我是经常去银座的三越百货公司转悠,喜欢在那里买衣服和造型别致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包括我放在办公室里的小树。三越百货公司的购物环境之好,并不是豪华,而是布局相当的宽松,通道十分宽敞,不会有拥挤感。二是商品的摆放,是采用展示的方式,而不是堆砌,能够让人产生一种欣赏的喜悦感。第三,各个楼层都有供顾客或者陪购先生、老人与孩子的休息的沙发,还有咖啡店、饮品店。第四,除了金银首饰,所有的商品都是体验式的,可以供顾客自由试穿试用。

日本的百货公司为何死不了

我觉得日本百货店保持人气旺盛的第二大原因,是服务。服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营业员的满面笑容,和满足你一切愿望的劲头。譬如,你去买鞋子,你在试穿的时候,营业员一定是双腿跪在你面前,不管你脚有多臭,她都会把你脱下的鞋子当作水晶鞋一样伺候。第二,是精美包装。不管你是什么商品,只要你提出要包装,百货店一定会拿出最好的包装纸,免费给你包装得漂漂亮亮,让你拿出去十分体面。第三,是送货服务。你在百货公司买了东西,感觉到拎着不方便,你可以叫百货店里,在指定的时间里送货到家。同时,你要把商品送给外地的亲朋好友,你只要填写一张单子,保证在2天之内送到全国任何一个角落。第四,即使过了关门的时间,只要你还在店里购物,不仅没有人赶你走,整个百货大楼的灯始终会为你开着,在大楼的门口,一定会有店员等候着为你送行。你觉得自己像个皇帝。

日本百货公司巍然不倒的第三大原因,是独自经营。在我们中国,许多的百货店,尤其是新开的百货大楼,百货大楼的开发商和百货店的经营者是分开的。也就是说,开放商收场地出租费,而进场的店家是五花八门,无论是店铺的装潢还是布局,是各自为战。因此,能够赚钱的场地都被出租,而整个百货大楼的布局,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给人以乱哄哄的感觉。日本大部分的百货公司,都是自己造大楼自己管理物业,因为,整个百货公司除了极少部分出租给一些品牌店之外,大多数是自己经营。因为百货店的整个布局,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即使品牌店要进入,也必须服从百货公司整体的设计与布局理念和要求。百货公司招商不是做房东的心态,而是始终保持共同经营的立场。

日本的百货公司为何死不了

日本百货公司独自经营的另一个体现,是好东西从原料开始自己选购。譬如日本的一些大百货公司,他的羽绒被的羽绒,都是直接派人到欧洲专门的养鸭基地去监管采购,然后指定工厂加工生产,严格把控商品的质量和品质,更不会出现百货公司卖假货的问题。如果你在百货公司里买到次品或者假冒产品,不但会得到大额补偿,百货店总经理都得亲自上门道歉。所以,在日本百货店买东西,放心和安心也是一大原因。

日本百货公司独自经营的还有一个表现,是有一个强大的对外商业部,简称“外商部”。这一个外商部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有钱人。外商部把世界各个生活领域最顶端的商品印成一本精美的画册定期寄给VIP会员,然后上门去进行推销服务。这些商品大多数是百货公司进行过精心挑选的高档商品,而且往往是限量版,因此,很受有钱阶层人士的欢迎,每一笔都是高额的生意。同时,VIP会员也可以将自己希望购买的商品委托百货公司采购,不管是哪一个国家的,还是日本国宝级师傅制作的商品,百货公司都会尽力买到,并亲自送到客户手里。

我觉得,日本百货公司巍然不倒的第四大原因,是百货店之间互赢合作,创造共荣生态商业圈。

无论是在银座,还是在新宿,百货公司是一家挨着一家,相互竞争的态势必定存在。但是,这些百货公司往往会组建协议会,参加当地的商业街协会,就各种商业业态的布局,道路的互通,商品价格的平衡等问题进行协商,抱着相互繁荣的原则,进行抱团式合作经营,避免了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日本的百货公司为何死不了

被称为“东京新都心”的新宿商业区

面对电商的冲击,日本各大百货公司以温馨的服务和无微不至的购物体验,牢牢地抓住了顾客的心,让顾客在百货公司里购物,感受到舒适,安心。

在我们中国,大家在淘宝也好,京东也好,使用电商购物,大多会在意商品的价格优势,因为,一般电商的价格要比线下来得便宜。而在日本,很早就对电商实施了征税政策。也就是说,网店的价格和实体店的价格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动动脚,还是动动手指的问题。而目前中国对于电商是否征税仍旧处于一个探讨的过程中。因此,在中国,网上开店门槛低,从而使得网上价格优势打倒了实体店,让传统的百货公司纷纷倒闭关门。

当然,并不是说,日本传统的百货业没有受到电商的冲击。日本百货店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月,日本全国百货店的营业额比去年同月减少了2.4%,主要是服装类商品的销售减负较大,而化妆品的销售出现了很大增幅。从统计结果来看,11月份的外国人购物金额增加了12.2%,这里面,我们中国游客的贡献应该是很大。

近年来,日本的很多百货公司推出了电子商务平台和实体店同步销售的服务。消费者从电子商务平台上购买的商品可以直接送货到家。实体店内断货的商品也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选购。可见,日本百货公司面对新形势下的顾客消费需求,不是拒绝新的购物模式,而是与时俱进,积极打造网购平台和开展电子商务业务,以保持销售额的增长态势。

考察了几天,中国的这几家百货公司的老总们是深有感触,他们说,商品的采购能力,我们不比日本的百货公司差,中日两国百货业的最大差距,一是服务意识,二是价格竞争,因此他们也觉得,应该建议中国政府尽快实施对电商的征税,扶助传统百货业实施自我革新和延续发展。

转自徐静波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