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网上总是有“奇瑞良心”、“国人不买奇瑞,就不懂车”的评价,那奇瑞的质量和销量为什么还是一塌糊涂?

风怡叶随啊


奇瑞在中国自主品牌当中绝对是技术控,一门心思自己研发发动机,底盘,CVT变速箱,可是在中国没人关心你的发动机是不是仿造的,你的地盘是不是抄袭的,你的变速箱是不是买来了。消费者只关心配置高不高,价格便宜不便宜,外形好不好看,所以奇瑞的销量是越来越差。
奇瑞可以说是自主品牌当中最用心造车的企业,奇瑞生产的观致整体水平已经超过了合资车,但超过又能怎样呢?还不是没人买。所以在中国车辆的品质消费者并不关心,再好的车只要配置不高,价格不低老百姓就不贵买账。奇瑞走错方向了,自主研发没有仿造抄袭来的快,现在的市场下功夫搞科研的吃亏。


售后服务技术总监


我觉得我可以回答一下,我关注奇瑞十几年了,车迷,理工男,也是奇瑞的用户。

车好不好。现在看有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从车的属性来说的好不好,即厂家的标准。一个标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的好不好。这两者应该是一致的,但奇瑞无法做到一致,所幸这一差异在缩小。我大概比较一下。

消费者眼中的车好不好,注意包括以下几点:

1,外观好不好看。

2,内饰好不好看。

3,车好不好开。这个好不好开包括一些细节:1,方向盘力度是否合适。2,离合,刹车,油门是否好控制。3,变数箱好不好换挡,不要太难挂,不要有顿挫。

4,车的空间是否足够大。

5,车的声誉是否有美誉度。

6,车子是否省油耐用。

等等。

但是,奇瑞长期以来,以工程师的思维来主导车的研发。

第一,关于车的外观。不是很重视,他们只会告诉车身什么结构,A柱多少兆帕的特钢,好不好看?55555

第二,关于车的内饰。同外观,真让人无语,他们不知道,内饰是陪伴驾驶员最久的环境与功能,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他们忙于车体本身,对装饰一无所知。

第三,关于车好不好开。他们把艾瑞泽7的方向盘调得重重的,好处是比较同级车高速超级安稳,但是普通人基本在市区啊?手动挡挂档不太好挂,这点让客户纠结。比较国内竞争对手,他们纷纷选用国际有名的变速箱匹配,而奇瑞之前有自己的变速箱项目,不适合外购。现在已经卖掉。

第四,空间。之前的车都是拥挤不堪,A3被骂惨了之后才改观。他们会告诉消费者,亲,我们是更高级的性能更好的后独立悬挂,所以影响了空间。他们不懂得消费者大多是新手,你说什么东东?而懂车的老司机,基本都升级B级车了。目标客户寥寥无几。

第五,车的声誉。奇瑞是国企,文化与管理号私企比较,慢,太板正。同样的车况,车评机构给予的评价完全不同。比如发动机的盖板。没有网络营销机构,或者菜到我这个老车迷都不知道。之前销量第一时受到各种负面攻击没有任何的发声,被形成负面形势。和删帖王的日系比,提鞋都不配,也远不如国内水军王。他的粉丝为他说几句,被扣帽子,他也没有任何发声,帽子就实了。反观对手,各种洗地,维护了声誉。

第六,省油耐用。奇瑞为了追求性能,把车造的重。重就费油。他的风云轻,超级省油。要不是耐用性好,奇瑞活不到今天,在路上看见十几年还在跑的国产车,基本都是奇瑞的,旗云最多。

总结,这是两个角度的好,一个是车的内在可靠性的好,一个是消费者角度的好。网上说的好,是前一个好,而影响销量的是后一个好。

奇瑞被市场教训了多次了,差点挂掉,交了几百亿的学费,现在有点关注消费者需求了,车的外观改了,比如GX就有顺眼多了,内饰也改了,空间也改了,向市场妥协了。

以奇瑞的积累,只在表面做文章是可以很快的。一些只有表面没有内在实力,以前风光,现在被消费者看穿了,比如外观山寨王某泰等等。可以判断,奇瑞新车出来,销量会有所回升,但回前三不容易,积重难返,口碑提升太难,就看他的发动机能否扳平口碑劣势了。


布鲁尔鱼


关于奇瑞的“胡说八道”终于成真了!

  9月17日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奇瑞控股”)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奇瑞股份”)在长江产权交易所正式发布增资扩股预公告,并将于9月30日前正式发布公告进行增资扩股。就在今年5月16日,面对多方媒体及行业内疯传“奇瑞被入股和收购”的消息,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曾斩钉截铁的回复道:“胡说八道”。而今时间刚过去几个月,当初的“胡说八道”竟成了真事。

  到底是变革还是卖身,市场众说纷纭。作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老大哥,诞生于1997年的奇瑞,已走过21年的路,曾今的民族品牌霸主已经风光不再,现金流紧张、汽车销量不佳,在汽车行业的残酷竞争中,奇瑞显现出了疲态。近年来,它又陷入了混改的漩涡之中,到底能否抓住“这根稻草”,如今尚难以定论。

  拟引入百亿资金 

  根据增资扩股预公告,奇瑞控股此次拟增资底价为83.32亿元,对应持股比例为31.4419%,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偿还对奇瑞股份的负债以及奇瑞控股现有业务、新业务的发展及日常经营,其中拟新增注册资本19.62亿元。

  奇瑞股份此次拟增资底价为79.11亿元,对应持股比例为18.5185%,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偿负债以及现有业务、新业务的发展及日常经营,其中拟新增注册资本10.13亿元。

  两者加起来,此次奇瑞计划引入162.43亿元。公告显示,此次募集资金用途用于偿还对奇瑞股份的负债以及奇瑞控股现有业务、新业务的发展及日常经营,具体资金使用用途将按照本次增资完成后奇瑞控股章程约定的审议程序审议。

  目前,奇瑞控股公司前三位大股东分别为: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0.1084%,芜湖瑞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37.0231%,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2.8685%。

  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奇瑞控股的注册资本约为人民币62.41亿元。其中,芜湖建投持股比例为27.4975%、瑞创投资持股比例为25.3823%、华泰资管持股比例为15.6782%、新增投资方持股比例为31.4419%。

  新增资方只是第一大股东,芜湖系资本仍占据主导地位。

  宝能或无缘入主  

  此次增资控股外界并不意外。今年以来,奇瑞就深陷“混改”迷雾。此前有消息传出,5月29日下午,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芜湖召开第二届第九次职工代表大会,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全票通过了关于奇瑞汽车股权转让的决议,奇瑞拟以不低于200亿元现金注入方式引入外来投资者,以增资扩股的形式入股奇瑞汽车。本次职工代表大会后,奇瑞汽车将授权管理层与投资方开展增资扩股正式谈判。  

  最早的传言则出现在今年5月16日,有媒体称,宝能集团拟出资250亿元-270亿元,以增资扩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车,并成为第一大股东,而奇瑞融资的原因是“现金流恶化,亟需补充运营资金”。

  随后该报道被尹同跃斥为“胡说八道”,奇瑞官方也在第二天发布声明表示,目前任何此类传言都不属实。声明中还提到“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任何资本的进入都需要奇瑞汽车公开挂牌进行产权交易、并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同意。”

  不过根据公告内容,此前入股呼声很高的宝能,很可能将无缘入主。

  在增资扩股公告中明确指出,增资扩股项目的投资方为单一主体,不接受联合体增资,不接受委托(含隐名委托)方式增资;意向投资方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若为自然人,也包括其关联方)及其控制的企业现在及未来均未直接或间接投资、控制整车生产、制造企业或通过控制关系从事整车生产、制造业务。

  从此规定看,宝能已不符合奇瑞对增资方的要求,因为2017年12月宝能集团已经斥资66.3亿元收购了观致汽车51%的股权。

  有消息称,除了宝能之外,复星集团也参与了奇瑞股权竞购,其他投资人还有鼎辉投资和正道集团的董事会主席仰融等等。“四虎”抢夺,奇瑞此次增资扩股势必又是一场厮杀。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便发布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的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开展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支持国有汽车企业与民营汽车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强联手,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汽车企业集团”。自那时,奇瑞就被当成是业内标杆。随着此次奇瑞在长江产权交易所挂出增资扩股预公告,奇瑞的混改在继续深化。

  等待一场变革

  20世纪90年代末,芜湖市政府决定成立一家汽车制造厂。曾在一汽工作了十二年之久的尹同跃接到芜湖市政府的“橄榄枝”,此后没有任何家庭、政府背景的尹同跃顶着压力把奇瑞搞了起来。可以说,是尹同跃一手缔造了奇瑞。如今“增资扩股”,即通过扩股引入资本,被认为是奇瑞集团层面的一次大变革。

  就在奇瑞在长江产权交易所挂出增资扩股预公告同一天,尹同跃也向全体员工发送了一封内部信。信中,尹同跃表示,要想把奇瑞打造成为一个响当当的“百年老店”,就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创新求“变”,为下一轮竞争抢占新赛道。

  因为“随着新能源、智能互联浪潮带来的技术革命,消费升级催生的迅速迭代,汽车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很多游戏规则都被改写了。”不过,在新的规则下,奇瑞汽车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它正面临着两大难题待解。

  一方面是资金困局难破。从奇瑞股份随着预公告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来看,其上半年净利润为亏损7.14亿元。其资产总额为765.0441亿元,而负债总额为565.47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3.9%。事实上,奇瑞的资产负债率从2015年至今就一直在75%附近徘徊,而同为自主品牌的长城和吉利的资产负债率基本都在60%以下。

  另一方面,市场占有量大幅缩水。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17年,奇瑞控股整体销量为68万辆,相较于2016年其70.54万辆的销量不升反降。尽管奇瑞汽车的销量从2016年的36万增加到了41万,但奇瑞汽车市场份额却降低至2.28%,在自主品牌中排名第六。

  想当年, QQ、风云等车型称霸过中国的公路,本来一手好棋的奇瑞如何会沦落至此。很多人将之归结于2009年“多品牌”战略决策的失败,2009,奇瑞一气之下发布了奇瑞、开瑞、瑞麒、瑞麟四个定位不同的子品牌,到后来的凯翼、观致及合资品牌奇瑞捷豹路虎,再加上2018年刚发布的捷途,奇瑞集团旗下品牌已经达到了8个。

  贪量求多的品牌规划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却没有对企业利润的增加产生贡献。开拓新品牌的几十亿巨资打了水漂,奇瑞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

  今年3月,华泰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为奇瑞汽车第三大股东,一度引人怀疑为宝能系入主奇瑞代持,事后华泰证券内部人士澄清是华泰证券背后的工行对奇瑞进行了债转股,以缓解其资金压力。然而华泰证券注入的9.87亿资金对奇瑞依然庞大的债务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此次增资扩股是奇瑞的另外一根“稻草”,能否再造一个新的奇瑞,我们拭目以待。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市场更期待的是,“奇瑞卖身”能否拉开国有控股车企混改先河。


投资界


这个标题黑的太明显了,实在令人无语。奇瑞生产旗云的时候,质量简直能比进口车,而此时吉利他们生产的车完全可以叫做垃圾。

时至今日,奇瑞车的质量依然是有目共睹的,至少我所认识的奇瑞车主,他们的车没出过什么问题,他们对奇瑞车也比较满意。

这几年,互联网上有一批水军专门负责黑奇瑞,幕后无疑是某家善于运用互联网装逼的国产品牌车企,把自己吹的天花乱坠,把别人黑的一无是处。

实际上,奇瑞的技术自主性和质量控制水平在国产品牌汽车中是排第一位的。


江左豪客


就题论题,奇瑞良心,国人不买奇瑞就不懂车,这多半是奇瑞车主说的话,或是大多数开过奇瑞的人说的,奇瑞一直以来是走技术流路线,就像现在的马自达,到现在他们仍然是在坚守自己的那一套东西。说实话奇瑞车质量不错,但是不注重营销,不太会搞噱头,而且产品定位不清晰,出一款车搞死一款。性价比这块肯定是最高的,回头看看国内手机界ov,还有小米 论配置小米是最高的,道理上讲应该是卖的最高的,但是实际上ov的出货量同样不低,是因为他的性价比高吗,观其原因还是ov广告做的到位,营销做的好,随便一个公交站牌都有他们的广告。


狂奔的蜗牛7047


买了奇瑞才成奇瑞粉,但是某些厂产品刚上市就一堆人说好好好,最美外观内饰,可是国6标准出来搞个三缸发动机卖个四钢的价忽悠消费者。想想没买过车的会说这车好吗?买了车的才会说车好,可是买过短时间还会再买车吗?我买两台车间隔都是2年多快三年





月影清风19471519


现在人买车不在乎你国产口碑多牛,先听牌子。比如日产轩逸和长安cs35或者75,大部分人只关心品牌。一看到朋友,呀,你开什么车,丰田,大众,日产,感觉你哪怕开一辆帝豪Q7都没人家档次好似的。就是面子


将计就计略略略


奇瑞奇瑞,奇怪的董存瑞,就是什么什么技术呀,把肉埋饭里拉,你们都不懂啦,就你懂,就你懂,洛基亚玩手机玩的最溜全球最懂,说死还不是死,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吸引购买,购买了,通过三大件的比较才能有深刻体会,吉利就做的好,首先提升看得见摸得着,然后买了,和合资一比较,发现品质相同的,价格比合资便宜,价格相同的品质比合资好,嗯,好品牌吉利造,吉利吉利,开车大吉大利,生活吉祥如意,

奇瑞奇瑞,奇奇怪怪,江南七怪,皮鞋当成草帽戴


方林52


中国消费者不是理智的消费者,所以会造车的不如会买车的,中国的核心技术为什么搞不好,就是因为埋头搞研究的总是得不到认可,费钱费力不讨好的事没人去做,国家应该出面扶持钻研技术的企业,核心技术搞不好其实最多的还是国家引导和支持不够


一杯清茶182860292


中国特色的车要综合考虑质量成本和价格,质量太好价格肯定高,没用。因为在中国一般只能开七八年,年检国七国八的再好也淘汰了,不能开几十年。太差半年都呼弄不过当然不行。颜值质量价格平衡就O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