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中的矛盾谈之二:粗细

行书中的矛盾谈之二:粗细

作者曹元伟

行书中的矛盾谈之二:粗细

粗细变化,是行书作品中各种变化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它是由提按造成的,也就是说提按是动作,粗细是结果。提,就是将毛笔适当提高,使毛笔入纸的深度变浅,毛笔提得越高,写出来的笔画就越细。按,和提相反,它是加大毛笔入纸的深度,入纸越深,写出来的笔画就越粗。毛笔在书写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做着提按动作,毛笔总是在一上一下地运动,就像在跳舞,不过,提按动作一般都在细微处,并不是十分明显,这也给初学者观察提按造成一定困难,所以大多只能通过笔画粗细的变化来体会提按。提按变化丰富,作品就耐看,提按变化少,作品就平直。

(图1)是宋代吴琚的《寿父帖》,此帖笔画粗细变化非常明显,不仅字与字之间有变化,即使在一个字内也是如此,如第二行的“笔”,第三行的“悉,第四行的“常”,第六行的“有”,第七行的“事”、“方得”,第十一行的“嵗”“裏”等等。第五行的“难避事”三字甚至形成了面积较大的墨块,使粗细对比更加强烈。

行书中的矛盾谈之二:粗细

宋代·吴琚《寿父帖》

(图2)是唐代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的局部,它与吴琚的《寿父帖》一比较就不难看出,因为欧阳询的笔画比较均匀(当然还有大小、疏密等原因),就显得平淡,不能给人太多的回味。

行书中的矛盾谈之二:粗细

唐代·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局部

行书中的矛盾谈之二:粗细

曹元伟作品

曹元伟:1960年腊月生,字始平、叔羲,斋号圆梦都、敏行堂,毕业于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翰墨薪传工程”专家组成员,参与中国书法家协会“翰墨薪传工程”系列教材《行书》的编写。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书法家”,2015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优秀基层书法家(全国35人)。中国书法兰亭奖及首届江苏书法奖获得者,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50余次,论文及文章散见《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