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生后来的回忆

人至天命,总有一些往事会扯疼我们的神经。每当回忆起高考,便不由自主地在心湖泛起阵阵涟漪。

高考,人生后来的回忆

当年,对于我这样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农家子弟"来说,上大学是唯一跳出农门的机会。抱着"不蒸馒头蒸口气"的信念,"睡三更起五更",夜以继日地苦读。睏了,洗把冷水脸;饿了,吃块罗卜干。

初夏时节的江南水乡,蚊虫肆虐。为抵御侵袭,只能穿上长裤长袖,即便热得焐出痱子,也咬牙坚持。就这样,成绩还算过得去——不出意外,考个大专、中专应该不成问题。

高考,人生后来的回忆

对于大专、中专的要求,在今天看来,显然是太低了。可要知道,当年江苏省中专以上的录取率只有4%左右,普通学校一个年级能考上中专以上学校的也就是个位数。一旦考上,便意味着从此作别"草鞋",享受城镇户口和正式工作。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那真是天大的喜事。

就这样,在一半的期盼、一半的焦虑中迎来了1986年7月的高考。当年,全县设两个考点,理科在县中,文科在实验小学。为节省费用,更为了方便考试,我考前一天上了县城,住到了地处县城繁华地带的县政府职工宿舍——两排破旧的平房,里面住了近20户人家。村里一位长辈在县政府机关食堂做厨师,我管他叫二伯。

高考,人生后来的回忆

宿舍离文科考点——县实验小学,大约15分钟的步行距离。在只有小学文化的二伯看来,考大学是天大的事,因而对我的到来,热情有加。为做好我这个"准大学生"的接待工作,二伯来了个"全家总动员"。仅有的两间小屋,专门腾出一间给我住,自己及家人另想办法,估计是到单位值班室或同事家凑合。

为保证我吃好、住好,谁负责买菜、谁负责做饭、谁负责叫醒等都作了具体的分工。事实也正是如此,吃,荤素搭配,清淡可口;住,备好电扇,早早落下蚊帐、点好蚊香,颇为舒适。在二伯全家的精心照料下,我顺顺当当地完成了前两天的考试。

高考,人生后来的回忆

第三天中午,我考完回到住地。吃过午饭,躺下午睡,定好的叫醒时间是下午两点。临两点起床后,我慢条斯理、笃笃悠悠踱步前往考场。

在距学校门300米开外,远远望见学校送考的教导主任蹦跳着瘦小的身子,挥舞着双手向我召唤。我顿时莫名惊诧,紧走两步,赶到跟前,只见他神情紧张,不由分说,一把拽着我便奔向考场。我明白我是迟到了。

此时,广播正播放着考试纪律要求,考生及监考老师均已到位。进考场落座,站在考场外走廊的教导主任,朝我指了指自己的手表,抚了抚胸口,缓过气来。幸亏我的迟到在允许的15分种时间范围,算是有惊无险,否则将不得进入考场,其后果不堪设想。原来,不知哪根神经搭错,抑或是因为前两天考试比较顺利,产生了麻痹心理,记错了最后一个科目的开考时间,把下午两点开考,记成了下午两点半开考。考生进考场时间到了,不见我的人影,难怪送考的教导主任要跑到校门口焦急张望了。

高考,人生后来的回忆

待分数揭晓,出乎意料,我超常发挥,被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

这中间,自然有二伯全家、任课老师、送考老师的功劳。多少年来,我一直心存着感激、感恩之情,尤其与二伯一家走得很近。我知道,如果不是他们,我上大学的梦想岂不是成了"泡影",此生的命运又将如何?

也就是高考的这一次疏忽,使我在至今近30年的工作经历中养成了谨慎、细致、守时的习惯,从未在工作上造成失误。

高考,人生后来的回忆

一个人的人生正如旅行,在这一既有风景也有坎坷的旅途中,总会遇到那么一些人,他们带着温暖和关怀,走近我们,走进我们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