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读书笔记法!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方法类书籍中最特别的书之一。

作者是日本的奥野宣之所写,他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的一元化笔记读书法,以笔记为中心,将读书分为了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和检索到活用五个模块。很多书籍都是提倡以读书为主,记笔记为辅。但这本书缺截然不同,反而以记笔记为中心,读书为辅的一种新模式。下面我将使用赵周老师的RIA拆书方法,对本书的某个片段进行拆解。

神奇的读书笔记法!


把读书相关信息记入同一本笔记

①选书

②购书

③读书

④记录

⑤活用

首先,请把这五个步骤大致理解为五个框架。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同一本笔记本记录所有信息的重要原因——“信息一元化”。

具体来说,就是把想读的书和读过的书都记在同一笔记本里,不设分册。

可以把购书清单记在便利贴或打印纸上,粘贴或夹在笔记本里。而其他内容,包括日常随笔、剪报和读书笔记,都要不分种类地记在这本笔记本里。

就像看报纸的时候,即使没有带着选书的目的去看也会发现很想读的书一样,一天24小时,想读的书随时都会出现。这个时候,也许你会专门制作一本“读书专用笔记”,只用来记录读书时产生的构思、创意和杂谈。乍看之下这个办法不错,但我觉得从现实角度来讲,想把“读书相关”和“其他内容”明确区分开是很困难的,倒不如这样做:

在一本写什么都可以的笔记本里,增加关于读书的记录。

这样的话,既为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提供了条件,又消除了写笔记的压力,更有利于把读书笔记坚持下来。

神奇的读书笔记法!

I:复述原文


把读书相关信息记入同一本笔记,就是“信息一元化”,它包括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和活用五个步骤。再具体来说,就是把想读的书和读过的书全记在一本笔记本里。只要是与读书有关的信息,不分种类,全部可以塞进一个笔记本里,可剪报、可粘贴。观点、摘抄等都可以放进去。有时候,我们阅读一本书总是觉得,用一个笔记本当做读书专用比较好。但是,事实上,我们经常是很难将读书相关跟其他内容区分来。这样做,倒不如将各种内容放到一个笔记本里省事方便,也容易让自己坚持养成写笔记的习惯。

神奇的读书笔记法!

A1:联系经验


在现实读书过程中,我们总是习惯用多个笔记本,记录不同类型的笔记。读书时,我们准备了读书笔记本;写作时,我们另备一个写作笔记本;就连写日记,也拥有一个日记本...。这样做,看起来很不错。但事实呢?我们却很少去翻阅笔记本,笔记本太多,也给我们寻找信息也带了很多麻烦。而“信息一元化”,就是建议我们把读书笔记、写作笔记和日记等通通放在一个笔记本里,方便我们能随时查阅。关键的是,一个笔记本,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选择的时间和精力。

神奇的读书笔记法!

A2:规划应用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将这个方法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呢?

1.养成一个习惯:将平时想写的东西全部都写到一个笔记本上。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有感触的,都可以写进去。就像大杂烩,将不同的材料都倒进一个锅里煮。

2.定期回顾笔记本内容,三天,一周,半个月等都可以。只有不断回顾,我们才能加深印象。“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说的就是一个道理。我们的笔记,一般记录的都是重难点内容,或者我们感兴趣的内容。重复一次,相当于又快速浏览了一遍书本。

3.不断更新和升级笔记本内容。事物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思想也如此。随着人经历的事情的增加,人的观念也会不知不觉改变。只有更新了的笔记本,才符合目前此人的思想。当然,笔记最好形成体系,这样我们才能将知识不断吸收和容纳进体系来。

4.将笔记本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生活中来。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一般有两个:其一是改变自己的认知思维;其二是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让自己的问题得到解决或改善。很多人都读过不少书,但是时间一久就忘了,似乎跟没读过一样。这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将知识拿到现实中运用,所以记忆不深刻,很快就遗忘了。也有一些人读的书不多,但是他们却能将这些书徐徐给你道来。不是他们聪明,很多时候是他们花时间去思考了,并将知识带入到现实生活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