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桂林旅遊「成績單」公布!接待238.36萬人次、收入28.07億元

桂林生活網--桂林晚報 記者莊盈 今天(10月7日)是國慶黃金週的最後一天,也是今年裡最後一個黃金週完美落幕。記者從市假日旅遊工作領導小組獲悉,本次黃金週桂林又收穫了接待人次、旅遊收入雙豐收。據統計,截止到今天下午五時許,全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238.36萬人次,同比增長18.93%;共實現旅遊消費28.07億元,同比增長20.47%。

節前週末部署縣區聯動保障 助推桂林入選熱門旅遊目的地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國慶假日旅遊工作。節前,組織召開全市中秋國慶假日旅遊安全工作會議,周密部署假日旅遊工作。節日期間,市委、市政府領導密切關注假日旅遊情況,及時指揮發布假日旅遊預警信息,引導旅遊市場安全有序運行。

各部門聯動協作,密切配合,組織節前旅遊安全檢查,組織做好各類安全預案。為營造一個平安祥和的環境,公安部門組織全部警力對全市各個重點場所、人流密集的車站碼頭、景區景點採取機動和徒步巡邏,對於容易發生溺水事故的河段,也部署了警用快艇進行值班。旅遊主管部門通過科技手段適時監控各景區客流情況,及時發佈龍脊梯田、遇龍河、興坪、陽朔等客流集中景區預警情況,有效避免了客流擁堵的出現。

此外,各縣區高度重視,抓好各項假日旅遊工作。針對自駕車帶來的交通壓力,交管部門及景區積極配合,及時採取措施,確保自駕車遊客安全和安心遊覽。

不僅如此,社會組織也加入到保障行列。為了進一步擴大騎警隊伍的社會影響力,桂林首支“義務騎巡隊”亮相黃金週,與巡特警共同展開巡邏。桂林志願者在繞城高速公路的路口為遠道而來的遊客們提供指路,飲水,方便麵、暈車藥等便民服務。

良好的保障,為桂林贏得了好口碑。國慶黃金週前,國內多個在線旅遊平臺,基於預訂大數據進行分析,桂林成為多個預測報告中的國內遊熱門目的地,其中在攜程旅遊網發佈的國慶最受跟團遊客歡迎的國內城市中,桂林名列第二位,僅次於北京。此外,在節前,驢媽媽旅遊網也發佈了國慶黃金週國內長線遊最受歡迎十大目的地,在國內遊客最青睞的4-7天時間的遊覽中,桂林因其豐富多樣的旅遊產品,被遊客們實力投出榜單第九名的成績。

鄉村遊、民宿成為旅遊熱門 央視多次聚焦旅遊勝地

秋景觀賞,瓜果採摘,戶外運動,假日裡,各縣區推出了各種休閒度假遊、鄉村觀光遊持續火爆,打破了以往單純的農家樂格局,承包了廣大市民和遊客的歡樂與輕鬆。

資源縣找準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結合點,將生態優勢轉化為旅遊資源優勢,鄉村旅遊得到了快速蓬勃的發展,傳統的農家樂正在向鄉村旅遊示範點轉型升級。村民們在種田之餘又種上了風景,走上旅遊路,吃上了旅遊飯,發上了旅遊財。在資源縣車田苗族鄉石山底屯的鄉村公社農家樂,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大家可以品農家菜,賞苗族特色建築。廣大遊客在秋高氣爽的季節裡,遠離城市喧囂,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國慶期間,鄉村公社農家樂,每天都接待遊客一千多人,30多個房間以及民宿,每天都住滿了客人,一天接待50多桌餐飲服務,鄉村旅遊的發展,讓當地的群眾摸到了真金白銀。

在荔浦市永華村龍頭橋的葡萄園,園裡藤架上掛滿了一串串飽滿碩大的紅提,在陽光的照射下,紅提顯得更加晶瑩剔透,讓人垂涎欲滴,園內有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正在挑選採摘葡萄,悠閒輕鬆地體驗豐收的喜悅。

在恭城瑤族自治縣,紅巖、門等矮寨、龍虎小鎮、樂灣、泗安,資源豐綠生態園等熱門鄉村旅遊點,成為遊客休閒觀光采摘體驗的好去處,來自上海、河南、湖南、廣東等地的遊客,住宿在當地的農家旅遊飯店裡,品瑤鄉月柿、賞柿園風光、喝恭城油茶、住生態家園。

在全州縣茶花谷、炎井溫泉、湘山寺、天湖等農家樂景區,鄉村旅遊線路也受到熱愛自駕遊的遊客歡迎。漓東示範帶和九屋東江休閒度假區旅遊人數呈現井噴的情況,鄉村旅遊的圍氛濃厚,人數暴增。

草坪五星級鄉村旅遊區相較於“三月三”和“五一”假期遊客明顯增長,鄉村旅遊成為遊客節假日旅遊的重要選項。

假日裡,民宿作為休閒度假的“新網紅”,熱度飆升。在另一個“家”中讓旅行變成“生活”的度假模式也被青睞。國慶期間的民宿,平均每個訂單的過夜量為2.6天,陽朔的一些明星民宿酒店甚至一般需要提前45天左右預訂。

多點開花,盡顯桂林國際旅遊勝地的名城魅力,也吸引了央視的鏡頭。國慶黃金週期間,央視多次聚焦桂林,展示了桂林假日旅遊盛況。

“十一”期間,中央電視臺推出《新聞直播間》“我愛你中國——江山如此多嬌”大型直播系列報道,從北國山麓到南海礁嶼,從西部高原到東方沃野,矚望神州大地,新時代展現新氣象,展示祖國大江南北的錦繡山河。10月4日,該檔節目分別在上午10時及下午14時以《靈渠綿延流淌 惠澤福萬家》《千古靈渠 潤澤桂北魚米鄉》為標題,對靈渠、興安縣嚴關鎮馬頭山進行了兩次直播。節目展示靈渠厚重歷史文化的同時,還展現了靈渠如今已成為惠澤一方百姓的“幸福渠”。坐落在靈渠之畔的馬頭山村,在靈渠的惠澤下,葡萄、百香果、草莓等果蔬生態農業成為該村實現脫貧致富的綠色銀行,鄉村旅遊成為了村民手中脫貧的點金筆。國慶期間來自各地的遊客匯聚這裡,不僅可以追思懷古,還可以體驗採摘果蔬的樂趣。

此外,由央視新聞新媒體策劃的《中國此時此刻·2018國慶》新媒體特別節目,聯合全國57個新媒體網絡單位,在央視新聞App、央視新聞、微信、微博全平臺多屏直播。桂林灕江(象鼻山)作為全國金秋時節美景的代表之一入選該節目,在開篇的“金秋中國”現場直播,向全國觀眾展示桂林金秋之美。在直播畫面中,桂林城徽象鼻山悠然矗立江畔,蜿蜒於桂林奇峰之間、清澈縈迴的灕江在金秋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風光旖旎。遊船在豐盈江水中輕劃而過,盪漾出一波波溫柔的水痕。水映山,山伴水,人在山水畫中游……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美景躍然於直播畫面中,讓全國觀眾領略到桂林生態文明建設的成績與美景,展示了金秋時節廣西此時此刻的壯麗景色。

4日,該欄目再次聚焦桂林,通過今年剛剛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靈渠展示了精彩中國跨越千年的智慧和壯麗。在畫面中,伴隨著《我愛你,中國》的熟悉旋律,靈渠風光在鏡頭中呈現,全景展示了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智慧、承載著中華博大精深文化的靈渠。此次直播在央視新聞移動網、央視新聞客戶端、微博、今日頭條等平臺同步進行,全網點擊量累計超過千萬次。

新產品閃亮登場斬獲市場青睞 消費者更加註重評價和體驗

今年暑期才正式對外營業的桂林千古情景區,黃金週裡迎來了大量遊客。景區適時推出陽朔市民免費遊桂林千古情景區、觀看《桂林千古情》演出的大型文化惠民活動也受到了追捧。由宋城演藝和桂林旅股聯合打造的桂林千古情景區,再現了桂林的歷史文化與民族風情,核心演出大型歌舞《桂林千古情》採用聲光電等各種科技手段,唱響了一曲感天動地的桂林千古傳奇,自開門迎客以來就收到了廣泛好評。從10月4日起,《桂林千古情》每天上演6場,每場約3200名觀眾,場場爆滿。

逍遙湖景區裡的廣西首座5D玻璃橋等項目國慶黃金週正式對市民和遊客開放,為景區注入了新的活力,受到市民和遊客的追捧。國慶期間新推出的5D玻璃橋垂直落差100多米,行走在玻璃橋上,崇山峻嶺、高山湖泊,全都一覽無遺。景區還推出了全長800米的玻璃水滑道,市民和遊客可以從山頂坐皮划艇一直盤旋而下,受到了遊客的喜愛。

除了傳統的遊覽方式,在高空俯瞰也是欣賞桂林山水美景的又一個新角度,國慶黃金週裡,桂林展卓通用航空的直升飛機空中旅遊基地和陽朔燕莎熱氣球滑翔傘基地賓客盈門,遊客們乘直升機空中游桂林、遊灕江,或者乘坐滑翔傘、熱氣球,在最美山水間來一次低空飛行,體驗一種非一般的感覺。越來越多特色戶外運動的加入,使得鄉村旅遊更具有時尚感。

在陽朔縣,一種低難度,更適合普通人嘗試的新攀巖項目,讓不少遊客放下包袱,輕裝上陣,體驗一把登頂的感覺,它可以讓普通人在安全有保證的情況下,體驗攀巖帶來的絕壁行走的感覺。

這些新旅遊項目之所以能成功吸睛,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持。移動大數據顯示,本次節假日到桂林旅遊的十大客源地為:廣東、湖南、貴州、四川、浙江、河南、重慶、湖北、北京、上海。遊客男、女性別佔比分別為57.16%、42.84%,大部分遊客在桂林停留時間集中在2-4天,約佔60%。10月1日至10月6日來桂旅遊的移動用戶總量195.52萬人。本次黃金週,新一代年輕用戶快速崛起,30歲以下的消費者佔比超過六成。

除了新的旅遊項目外,傳統經典景區也是消費者十分喜愛的選擇。灕江精華遊仍然雄居人氣榜首,兩江四湖和灕江市區段備受青睞,印象·劉三姐依然延續了往年的興旺場景。龍脊梯田以及陽朔興坪、遇龍河等景點景區火爆異常。據市假日辦統計,重點監測的27個景區(點)共接待遊客116.21萬人次,同比增長11.35%;累計門票收入8849.25萬元,同比增長3.89%。

與此同時,旅遊者更加註重評價和體驗,行前看評價、行中重體驗、行後愛反饋的旅遊者越來越多。從遊客體驗來看,消費者在遊玩過程中最關心的問題是“排隊”。在好評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是“人不多”、”“秩序好”、“不堵車”、“無需取票”、“出票快”等關鍵詞,而在差評中出現最多的則是“堵車”、“人太多”、“檢票慢”、“取票不便”等主要關鍵詞。由此可見,交通堵塞、人多排隊久、影響觀賞和遊玩體驗、降低整體旅遊體驗,景區遊覽的舒適度和便捷性,已經成為影響消費者滿意水平的重要指標。

大數據的引用也使得本次黃金週的用戶體驗更為完善。為了更好地緩解“人多”帶來的問題,桂林市通過“i遊桂林”APP以及通過與去哪兒、美團等國內知名旅遊APP平臺合作,有效地緩解了景區買票難、取票難等問題,有效提升消費者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