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擁有二十多萬兵力的捻軍是從哪冒出來的?有著怎樣的背景?

宇澤歷史


捻軍的發家史可比太平軍複雜多了,早在嘉慶年間“捻子”“捻匪”等詞就已出現在當時清朝大臣的奏摺中。所謂“捻匪”也就是“股匪”的意思,指的是流竄在安徽廬州、鳳陽、潁州、亳州及河南汝州、南陽、光州、陳州一帶的區域性土匪團伙

據當時的清朝大臣和後來史學界考證,“捻匪”的源起和早期骨幹分子正是白蓮教起義的殘部,清朝史料中就記述稱“向有白蓮遺黨……號曰紅鬍匪,每一股謂之一捻,是為捻匪之始”。

目前大致可推斷“捻匪”在嘉慶統治前期(1804年左右)就已出現,但很長一段時間裡“捻匪”都只是聚眾從事搶劫勒索、販賣私鹽、吃大戶、賭博偷竊等非法活動,並未完全脫離農業生產,也基本上沒有抗差、抗糧等公開與官府造反作對之舉

但由於白蓮教義的影響,“捻匪”一直存在“反清復明”的思想,只是因力量不夠、時機未成熟而沒有付諸實踐。等到咸豐年間太平軍興起後,特別是1853年太平軍北伐部隊正好途經“捻子”根據地,這下才真正“乾柴遇上烈火”,打家劫舍的“捻匪”由此開始向以推翻清廷統治為長遠目標的捻軍轉型

捻軍內部構成十分龐雜——1855年雉河集會盟後捻軍公推張樂行為“大漢盟主”,並確立了黃、白、紅、藍、黑5旗軍制,各大旗多以宗族、姻親、血緣關係吸納同族、同姓人加入內部則以宗親觀念為紐帶維繫凝聚力,實行家長式統治

此外,由於局勢動盪,大量貧苦農民、無業流民、礦工、船伕、散兵遊勇、盜賊無賴也都紛紛加入捻軍,因此短時間內捻軍就擴大到20萬人左右。但從戰鬥力上來講,捻軍還是差得很多,1862年蒙古親王僧格林沁率清軍4萬餘人進攻據守雉河集一帶的捻軍主力,殲滅2萬餘人(張樂行等重要首領陣亡),捻軍寨堡全部被摧毀,大本營雉河集也變成一片瓦礫。

雖然後來與太平軍餘部合編後組建的新捻軍一度重振旗鼓,採取運動戰對付清軍,並取得了1865年4月下旬殲滅僧格林沁以下7000精銳的輝煌勝利,但由於捻軍錯誤地分散兵力,又缺乏穩固根據地,最終在李鴻章指揮的清軍和地主團練圍追堵截下遭到失敗


網言軍事


從太平天國起義以來,清朝可以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到處都在發生農民起義,可能清軍剛鎮壓完這塊,另一塊就又發生了叛亂,像皖、蘇、魯、豫四省部分地區就發生過一場由捻軍領導的農民起義。

捻軍的名稱由來與淮北的方言有關,捻”在淮北話中是“一股一夥”的意思,捻軍起源於“捻子”,最初安徽、河南一帶有遊民捏紙,將油脂點燃,燒油捻紙用來作法,於節日時聚眾表演,為人驅除疾病、災難以牟利。後面因為天災,到處都在發生饑荒,入捻的人數越來越多,所謂“居者為民,出者為捻”。


捻軍之所以能夠壯大,並在鼎盛時期能夠有二十萬之眾,在於當時的時局,這個時局就是大旱與黃河決口,大旱與黃河決口使得百姓們生存的根基遭到破壞,他們已經很難在故地上活下去,加之地方官員們的無情剝削,所以當太平軍的北伐軍到達皖北時,百姓就紛紛響應起義,因為他們活下去都是一件難事,造反又有什麼關係了。而且從捻軍的歌謠中能看出百姓的想法,捻軍歌謠《捻子起手渦河旁》這樣寫到:亳州城子四方方,財主官府蹓下鄉;窮人糧食被逼淨,居家老幼哭皇蒼。亳州城子四方方,捻子起手渦河旁;殺財主,打官府,大戶小戶都有糧。從這歌謠中,我們就能看出當時百姓們面對的問題,一是沒有糧食,二是遭到官僚豪紳的壓迫。捻軍給百姓們的號召就是分給他們糧食,而農民是有奶便是娘,與其被壓迫,還不如跟著捻軍起來造反。

捻軍能夠冒出來,還是因為農民沒有辦法活下去,要是農民個個都安居樂業,誰又會想到造反呢。捻軍就是看到了當時農民的困境,才能夠吸引無數的農民加入他們的隊伍。


歷史百家爭鳴


清朝末年的捻軍,最開始的時候是出現在,河南寶豐的一支土匪力量。他們忙時種地,閒時搶劫。

最後因為天災和全國大亂,捻軍迅速擴大。成為了一支反抗清朝的軍事力量。太平天國和孫中山都試圖招安捻軍。因為捻軍的土匪習氣,沒有什麼遠大的政治綱領和政治目的,所以他們都拒絕參加,太平天國運動和孫中山領導的中國近代革命。最後在流竄大半個中國之後,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