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服务套餐”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这些天,平日不起眼的南瓜让思南县亭子坝镇一下子“火”了起来:引进的湖南平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的4000多亩南瓜进入采收期,就热销贵阳、重庆、广州、深圳、广西,甚至台湾等地市场。

同样远距县城的青杠坡镇,辣椒也“红”了:引进的名晟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发展的5000多亩辣椒,覆盖贫困人口399户1574人。上市以来,最多一天竟销售6万多斤。

“这些产业之所以能发展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发挥了示范效应,产销对接得好。”该县农牧科技部门负责人介绍,该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全产业链发展、全要素链融合、全责任链压实”的思路,全力推出集示范带动、项目推动、利益牵动、产销互动等为一体的“服务套餐”,将政策讲到人、利益联结到人、技术服务到人、示范点建到村,有效调优了农业产业结构。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该县就完成土地流转16.84万亩,其中由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的达7.18万亩。完成玉米种植结构调整14.95万亩,种植蔬菜18.95万亩,新增青花椒、茶叶、油茶、中药材等长效经济作物10.46万亩。

农业生产要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示范带动是关键。该县坚持“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着力创建示范点,实现短平快、优特长,乡镇示范点全覆盖。同时,广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引导群众进行订单种植,全县共创建蔬菜示范点23个2.5万亩,其中辣椒20个2.43万亩。此外,立足资源优势,以专业乡镇、专业村为重点,创建茶叶、花椒、油茶示范点29个3.24万亩;以园区建设为载体,通过“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基地”等形式,建立无公害标准化经果林示范点10个0.64万亩。

为切实破解资金瓶颈,该县将项目牵动作为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今年以来,在项目的编制、申报、评审上做到“三专三准”,即专家指导,择业准;专题培训,立项准;专人评审,报批准。2018年,全县获批复项目234个,总投资超过1.5亿元,覆盖贫困村147个,覆盖贫困户超过1.6万户6万人。其中种植类产业项目114个,总投资7000多万元;养殖类项目39个,总投资2100多万元。争取金融贴息项目29个,涉及资金2800多万元;培训项目3个,涉及资金1470万元;基础设施项目17个,涉及资金1428.33万元。

产业兴不兴,关键看效益。该县将利益联结作为抓产业结构调整的落脚点,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每一分投入都让群众实实在在的红利。为此,该县提取县级财政涉农整合配套资金获得额度8%的资金用于贫困户、村集体定额分红,其中贫困户占财政投入资金的5.6%、村集体经济占财政投入资金的2.4%。待贫困户脱贫以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的资产属于村集体所有,用于发展集体公益事业。2017年,共整合各类财政资金量化形成股金1615.4万元,农民变股东6049人,带动农民获得收益286.9万元,带动贫困户收益85.2万元。此外,将农村“三变”改革推广到210个村,其中贫困村150个,深度贫困村59个,贫困村覆盖率60.73%。

产业强不强,重在产销旺不旺。该县着力抓实产销对接这个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点,管好源头“产”,建好平台“销”。目前,建成省级农业园区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163家,家庭农场217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23家。不断完善“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帮扶城市对接”等产销对接机制,建成电商产业服务中心和物流中心各1个,建成农产品镇村联动电商直营综合服务站257个。此外,考察对接企业90余家,成功签约思南优质肉牛产业、立顿出口精制茶思南加工、英国太古集团思南茶叶加工等项目48个,为“思货出山”打通了“出口”。

“思南是传统农业大县,结构调整制约因素多。今后,我们将继续强化服务,坚持集聚化、立体化、集约化发展,着力培育生态茶、生态畜禽、优质蔬果(菌)、中药材四大主导产业,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该县农牧科技部门负责人说。(特约通讯员 梁祖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