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半夏有哪些形态特征和功效?

有缘相逢知己人


〔识别特征〕多年生落叶草本。高不到一尺,地下块茎球形或扁球形,下部生须报根;茎直立不分枝,叶自块茎生出,具长柄,为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或广披针形,先端尖锐,全缘,叶柄下部常生肉芽,初夏抽花茎,顶生肉穗花序,外有绿色或紫色大形佛焰花苞,花序上部为雄花,下部为雌花,花轴顶端呈鼠尾状,突出苞外。

〔药用部份〕球状块茎,以粒大,色白的为好,粒小色灰稍次。(半夏有毒,经炮制后可降其毒性和对粘膜的刺激作用。〔功效主治〕辛,温;有毒。燥湿化痰,止呕。用于痰饮,咳喘,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眩晕;生用外治痈肿。

〔用法用量〕一般炮制后用,3~9克,捣碎;外用生品适量,研末用酒调敷患处。〔注意〕孕妇慎服。

〔配伍禁忌〕反川乌、草乌。


春华秋实141335758


半夏归于毒草类。

别名:水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半夏、青盐半夏、竹沥半夏、仙半夏、珠半夏、野芋头。它为天南星科半夏的干燥块茎。我国大部分地区有野生,产于四川、河南、湖北、贵州、安徽等地。

半夏味辛,性温,有毒。

半夏为多年生小草本,高15~30厘米。块茎近球形。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6~23厘米,在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球芽;1年生的叶为单叶,卵状心形;2~3年后,叶为3小叶的复叶,小叶椭圆形至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光滑无毛。肉穗花序顶生,浆果卵状椭圆形,绿色。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长特性: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它是夏秋季釆挖,洗净,出去外皮及须根,晒干,为生半夏。一般用生姜、明矾等泡制后使用,称为制半夏,用时切片。

药用功效: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等。


东日暖阳26



一叶轻舟85


.1.半夏的形态特征:块茎圆球形,直径1~2厘米,具须根。叶2~55枚,有时1枚。叶柄长15~20厘米,基部具鞘,鞘内、鞘部以上或叶片基部有直径3~5毫米的珠芽,珠芽在母株上萌发;幼苗叶片卵状心形至戟形,为全缘单叶,一长2~3厘米,宽2~2.5厘米;花序长25~30厘米,管部狭圆柱形,长1.2~2厘米;绿色,有时边缘青紫色,长4~5厘米,宽1.5厘米,钝或锐尖。肉穗花序:雌花长2厘米,雄花长5~7毫米。浆果卵圆形,黄绿色,先端渐狭为明显的花柱。花期5~7月,果8月成熟。2.半夏的主要功效:燥湿祛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常用于咳喘、痰饮、呕吐和痞证,可用于中风、癫狂;痰厥、瘰疬、郁证、瘿瘤、眩晕、不寐等病证。3.用法、用量:外用:生用捣敷;内服需制用,内服:3~6克,大剂量可用至15克。4.使用注意:①乌头反半夏,不宜配伍。②阴虚燥咳、咯血、吐血、内热津伤者,忌用;孕妇慎用。③生半夏内服易中毒,轻者口舌烧灼发热流涎,重者胸闷、昏迷。解救方法,可用蛋清、面糊、果汁、醋、姜汁和服或冷漱;亦可用生姜30克、防风60克、甘草20克煎汤内服或含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