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谢谢你治愈了我的抑郁症

孩子,谢谢你治愈了我的抑郁症

生完孩子头一年,对我来说,简直生不如死。每当想起那时的自己,很多事情已经隐隐约约的记不清了,大概当时智力不够,记忆力衰退吧。可是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始终很清晰。

月子结束后,我就开始了手忙脚乱的独自带娃生活,面对孩子无休止的哭泣,我也只会崩溃大哭。除了给她换尿布和喂奶,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孩子却总是无缘无故就哭起来,怎么哄都不行,常常是哭得累了就睡着了。面对这么一个无法沟通的小东西,我的心理常常处在崩溃的边缘,去医院找医生,医生摸摸看看,只有一句“没什么事,可能孩子就是比较爱哭闹。”我无语,那我到底该怎么办啊?

白天在孩子和一地鸡毛中精神恍惚,夜晚经常刚睡着就被孩子的哭声吵醒,我晕晕乎乎地爬起来,抱着孩子在房间和客厅一圈圈走,走到孩子睡着了再躺下,周而复始。

那段时间我觉得我是没有思想的,我都不要求我老公帮我做什么,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要做什么。我好像每天都这么虚虚空空地过着,不想说话,不想做事,孩子哭就哄,肚子饿就随便吃,反正脑子里是混沌的。

有一天我老公看我安静得可怕,说我好像很久都没跟他说过话了,我心里想着有什么好说的,还是不想开口。他盯着我几分钟,突然开玩笑地说“你不是抑郁了吧?”那一刻,他玩笑的口吻像是突然激怒了我,我抓起身边的抱枕使劲仍向他“你才抑郁了,你全家都抑郁了!”我老公显然被我惊呆了,大概是没想到我这么突然的生气,说了一句“莫名其妙!”就去上班了。

后来我想,我大概真的是抑郁了,新闻里不是常说新手妈妈容易抑郁吗?我虽然以前性格大大咧咧,可是保不齐生孩子后就变了啊,我又去搜了关于产后抑郁的问题,“内心荒凉绝望、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不信任任何人,厌倦生活------”越看越觉得我就是抑郁了。我竟然真的抑郁了,心里突然觉得好委屈,怎么生个孩子还生出抑郁来了。

等我老公下班回来已经很晚了,我想跟他聊一聊我的抑郁症,刚一开口,他就说“不是吧,我同事说他老婆生完孩子就好好的啊。”我心里有一万只那种不像样的马奔驰而过,还没想好话题该怎么继续,他老人家继续说“我看啊你就是有点矫情了。”我脱口而出“你才矫情,你全家都矫情!”翻身睡觉不想继续话题,他同事的话都比我管用,我原本还想跟这个男人讨论我的抑郁,我真是病得不轻!

有一天夜里我觉得实在是太累了,听着孩子的哭声怎么也爬不起来,我叫醒躺在身边的老公,让他去抱一下孩子,他不情愿地爬起来,抱着孩子开始哄,可是越哄孩子哭的越大声,最后还是得我爬起来,等我哄好孩子回到床上,老公已经睡着了。那一刻,心里长满了荒芜,好像快把自己淹没了。安静的夜里,我的眼泪无声滑落,那一刻我宁愿时间停止,我宁愿明天不要到来。

孩子哭的时候我全身崩溃,经常默默地流泪。孩子不哭了眨巴着眼睛望着我,我又紧张“她怎么没哭啊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孩子睡着了我松口气终于可以休息一下,孩子睡得太久了我又紧张“怎么睡这么久还不醒?”慢慢地,孩子大了一点,夜里哭闹的时候少了,我却总是突然惊醒,悄悄走到孩子的小床前,摸摸她的小肚子,感觉她的小肚子随着呼吸一起一落才能放心继续睡。

我也翻阅育儿公众号,可看的时候觉得很有道理,到了自己身上,却无处安放。我在自己的世界里摸爬滚打,摸索着我和女儿的共振频率,苦苦磨合适用于我们的相处模式。

孩子慢慢长大了,可以坐在地板上“呼唤”我了,如果我不在眼前,她会一遍遍地呼喊,直到我出现了,她会看着我咧开嘴笑。孩子会爬了,不管我是在厨房煮饭,还是在阳台晾衣服,她都一边叫唤一边爬向我,爬到我身边慢慢抱着我的腿,满足地哼哼几声,再爬到小花盆旁边,抠抠花瓣,抠抠泥巴。她的世界慢慢大了,我的世界也慢慢亮了。

我像是看到了耀眼的曙光,每天的生活都变得有意义了。我开始每天热情满满地给孩子做婴儿餐,其实她吃的很少,大多时候还很嫌弃,可我却乐此不彼,依旧每天研究哪个食材最补钙哪个食材最补锌哪个食材最补铁,我开始欢欣鼓舞地跟妈妈群里的宝妈们交流孩子的变化,每天都为孩子的一点变化惊喜不已。我老公某天看到我抱着手机哈哈笑,皱着眉头说“你看我就说你是矫情吧,还说你抑郁,切!”我居然一点都不生气,真奇怪。

原来有了孩子的女人,只是更容易在生活的一地鸡毛里感觉迷茫。幸而当了妈的女人,更容易在一地鸡毛的生活里满血复活。

孩子慢慢长大了,对什么都好奇,喜欢听各种儿歌,喜欢我给她讲故事,于是我在家里随时播放背景音乐陪她玩耍,临睡前一定给她读故事。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比夜空里的繁星还要闪亮。我突然意识到,我在陪她慢慢长大,她又何尝不是在陪着我慢慢长大?我们参与彼此的成长,我们在彼此的生命里不可或缺。

蒋勋老师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不断修行的过程,而往往人在顺境中并不能很好地修行,反而是在经历一些波折、不如意中更容易修行自己。”

那些迷茫的日子,抑郁也好,矫情也好,都是成长的阶梯,让我们长成更好的自己,谢谢你,我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