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王山賢:南潯——大地有名不難尋(上)

粉牆黛瓦,小橋流水,青石小弄,木柵花窗,廊棚傍溪,人家枕河,一幅幅江南水鄉的經典畫面,在陽光抑或燈光下被演繹得清麗而雅緻。

踏著南潯那平整光滑的青石板路,幾乎可以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此時河水般流逝的歲月和夢裡的記憶被真實地喚醒……

在南潯,一切都是靜悄悄的。很多人,不曾相識就已擦肩而過;很多事,不曾經歷就已塵埃落定;很多風景,不曾知曉就已守候千年……

“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王山賢:南潯——大地有名不難尋(上)


(一)

運河兩岸是故鄉

上善若水。水是江南水鄉的命脈,也是南潯古鎮之魂。南潯因水得名,因水而居,因水而興,自然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

南潯是江南水鄉中的一朵季節花。水一般的恬靜悠然,水一般的清新溫潤,水一般的柔情萬種。

她是心跳與歷史的沉吟,她是厚重與滄桑的疊加;她是風情萬種的旖旎,她是流動生命的別緻。

“這裡有水晶晶的水,水晶晶的天空,水晶晶的日月,水晶晶的星辰,水晶晶的朝雲,水晶晶的暮雨……”著名作家徐遲先生用了66個“水晶晶”來描寫他的家鄉—南潯。

“一條運河千里長,運河兩岸是故鄉。楊柳橋頭依古塔,千村萬落耕織忙……”浩浩蕩蕩的大運河,穿過南潯全境。在其恢宏浩瀚的千里長卷裡,南潯書寫著一段獨步華夏、瑰瑋奇絕的傳奇。

2014年6月22日,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主席敲下木槌,中國大運河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大運河南潯段榮膺世界文化遺產。

南潯段具體包括“一點一段”,一點指南潯鎮歷史文化街區,即南潯古鎮;一段指江南運河南潯段,即頔塘故道。南潯因此成為中國首個整體列入世界遺產的江南古鎮和運河重鎮。

開鑿於西晉太康年間的頔塘,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是歷史上江南運河的“西線”,系大運河的重要支線。時吳興太守殷康築堤岸,“障西來諸水之橫流,導往來之通道,旁溉田千頃。”

“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王山賢:南潯——大地有名不難尋(上)


頔塘自湖州東門迎春橋經南潯至江蘇平望鶯脰湖,全長約60多公里,南潯區境內約22.16公里,是江南重要的交通航道、漕運通道和水利設施。頔塘最早因此地多蘆荻,故稱“荻塘”,又名“吳興塘”、“東塘”。

唐貞元年間,湖州刺史於頔動員民工大規模修築,人民懷念其德,把“荻”字改為“頔”字(兩字同音)。此後歷朝歷代,頔塘經過多次重修、增修,一直保持著通航功能。

700多年前,元代著名詩人戴表元乘船從湖州到南潯,被頔塘古運河如詩如畫的風光所陶醉,於是他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東離湖州泊南潯》:“張帆出東郭,沽酒問南潯。畫屋蘆花淨,紅橋柳樹深。魚艘寒滿港,橘市書成林。吾道真迂闊,浮家尚越吟。”

明代韓奕《湖州道中》詩云:“百里溪流見底清,苕花蘋葉雨新晴。南潯賈客舟中市,四塞人家水上耕。岸轉青山紅樹近,湖搖碧浪白鷗明。棹歌誰唱灣灣月,彷佛吳儂子夜聲。”這些詩歌都是對當時頔塘古運河的生動寫照。

昔日的“荻塘帆影”為吳興(湖州)十景之一。上世紀六十年代影片《大李、小李和老李》曾在此拍攝外景。

如今,頔塘依然是南潯通往湖州、上海的黃金水道,被譽為“東方小萊茵河”。

“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王山賢:南潯——大地有名不難尋(上)


(二)

回首向來踏行處

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南潯的先民就在這塊土地上耕種、漁獵、生息、繁衍。

據鎮南馬腰洪城村新石器時代的“洪城遺址”考證,該遺址是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600年奴隸主洪氏的土城遺址,面積達10萬平方米,屬於馬家浜文化。吳、越兩國之爭時,南潯鎮成了兵家眼中的“門戶”。

北宋時,頔塘邊已形成村落,因濱頔塘的支流潯溪(現為南潯市河),遂稱潯溪。

南宋時,由於潯溪之南商賈雲集,屋宇林立,遂稱南林。至南宋淳祐季年(1252)設官建鎮,取南林、潯溪之首字,改名南潯。

此事在文園的鎮史亭內,有塊石碑上有詳盡記載。此時,南潯鎮已是“水陸要衝之地”、“耕桑之富,甲於浙右”。明清以降,南潯以其經濟之強、文化之盛稱雄江浙。

南潯鎮歷史上首次築城是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士誠攻陷蘇州後,在此駐軍囤糧,築石城,稱“太尉城”。因而位於南潯東大街的廣惠宮,又稱張王廟。

明朝朱元璋登基以後,才拆南潯城,修建蘇州城。第二次是太平天國時期,太平天國軍南潯守將在此築土城,自稱“小天京”,但不久兵敗城拆。

“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王山賢:南潯——大地有名不難尋(上)

(張石銘舊宅西洋樓,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

中國近代第一鎮

1851年,產於南潯的輯裡絲(又名輯裡湖絲)榮獲倫敦首屆世博會金獎,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世界大獎的民族品牌,從此輯裡絲更銷行海外。

近代,南潯人抓住上海開埠的契機,販絲滬上,大力發展生絲外貿,從而形成了以“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為代表的中國近代最大的絲商群體(史稱“潯商”)。

南潯民間說法,財產達千萬兩白銀以上者稱之曰“象”。五百萬兩以上不過千萬者,稱之曰“牛”,其在一百萬兩白銀以上不達五百萬者則譬之曰“狗”。他們的財產總額相當於晚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可謂富可敵國。

當時俗語有云:“湖州一個城,不如南潯半個鎮”。古鎮因此號稱“中國近代第一鎮”。

明清時,通津橋畔是“輯裡絲”的集散中心。橋南有一條小街,名曰“絲行埭”,當初街上開滿了大大小小的絲經行,素有“絲市”之稱。“絲行埭”之名沿用至今。

早在清道光年間,輯裡村溫豐在《南潯絲市行》中寫道:“蠶絲乍罷絲市起,鄉人賣絲爭赴市。市中人塞不得行,千言萬語聾人耳。紙牌高揚絲市廛,沿門挨戶相接連……”

清朝刑典詩:“萬戶周遭見,千艘百夜通。”曹仁虎《潯溪竹枝》詩裡也有“聽道今年絲價好,通津橋口販船多”的描述。這就是當時通津橋頭“絲市”之盛況。

南潯輯裡絲之名即以村名命名。

輯裡,亦名七里。據周慶雲《南潯志》載:“輯裡村居民數百家,市廛櫛比,農人栽桑育蠶,產絲最著,名甲天下,海禁既開,逐行銷歐美各國,曰輯裡湖絲。”

潯溪世家明相國朱國禎(當朝史部尚書兼建極殿大學士)在他的《湧幢小品》中寫道:“湖絲唯七里尤佳,較常價每兩必多一分。……其地去餘鎮(南宋)僅七里故以名。”

輯裡絲生產系農家手工操作,是由千百戶小農戶生產出來的,具有“細、圓、勻、堅”和“白、淨、柔、韌”的特點。

南潯輯裡絲之質量,其所以能明顯優越於他地,這與當地自然條件之優良,農人繅絲技術之高超,培育蠶種之精心,選擇制絲用水之講究諸因素密切相關。

“綠榆低映水邊門,菱葉蓮花數漲痕。苕霅風光誇四月,繅車聲遞一村村。做絲花落做絲忙,盡日南風麥弄黃。村裡剪刀聲乍斷,又看二葉綠牆桑。”讀此詩句,一片蠶鄉興旺景象盡收眼底。

(未完待續……)

本文為“大運河沿線八省市社科聯+北京市網信辦”聯合主辦的“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集發佈活動(浙江段)來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