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中外合资的长江大桥,江津人难以忘记的初次见面

首座中外合资的长江大桥,江津人难以忘记的初次见面


桥梁,对于河流沿线的城市而言,是至关重要交通资源。因为桥梁的修建,可以让一个区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次我们不再去争论谁才是桥都,只是单纯地来看一看自己记忆中的长江大桥。

首座中外合资的长江大桥,江津人难以忘记的初次见面

坐标定位,重庆市江津区,在成为江津区之前,它还被称为江津市。在没有长江大桥的年代,想要去往重庆城区,轮渡就是大家必然的选择。虽然记忆不再清晰,但是经由码头登上轮渡,跨越长江,抵达对岸的场景依然回荡在脑海中。

首座中外合资的长江大桥,江津人难以忘记的初次见面

直到江津城区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总算结束了必须依靠轮渡的日子。江津长江大桥,从1994年开始修建,1997年正式通车。重庆市范围内长江大桥有很多,但是江津长江大桥有一些特别,因为它是全国第一座县级单位自筹资金(含引进外资)为主进行修建的。

首座中外合资的长江大桥,江津人难以忘记的初次见面

当时,马来西亚南发集团和香港满景国际有限公司分别出资70%和10%,而这也就是大桥通车后需要收取通行费的原因。原本计划收费20年,但是在2008年,因为江津已经具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因此出资购回了外方所占的大桥部分,提前结束了大桥的收费历史。

首座中外合资的长江大桥,江津人难以忘记的初次见面

最初的江津长江大桥,中间还有花坛进行装饰,整体上也是光彩夺目。不过,在经历过维修加固之后,中间的花坛部分已经拆除,看起来也就没有那么好看了。不过,我们自然不能以貌取人了,作为江津城区最早通车的一座长江大桥,它所具有的意义可是非同一般。

首座中外合资的长江大桥,江津人难以忘记的初次见面

江津长江大桥的顺利通车,让江津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增长。“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可是一点也没错。而随着江津经济的发展,一座桥梁就难以满足需求了,更多的大桥开始投入建设,为江津带来了更多希望。

在和江津长江大桥相对的另外一面,就是江津鼎山长江大桥。这座长江大桥通过艾坪山隧道和江津长江大桥直接连通,同时,也将江津区和九龙坡区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它在2013年通车之后,从江津城区到达九龙坡区西彭镇,只需要10分钟不到。同时,也让江津能够快速进入外环高速,通往主城区也就更加方便。

首座中外合资的长江大桥,江津人难以忘记的初次见面

而鼎山长江大桥还是公轨两用桥,在其上层是公路,而下层则是预留的轨道交通线路。虽然目前轨道交通还需要一些时日的等待,但是能够早早地做好规划,也让大家能够有所期盼。

而在此之后,江津城区又一座长江大桥也正式通车了,它就是几江长江大桥。从位置关系上来看,它正好位于江津长江大桥和鼎山长江大桥的中间位置。如此一来,三座长江大桥实现了对江津城区的完全覆盖。

首座中外合资的长江大桥,江津人难以忘记的初次见面

而作为目前主力发展的滨江新城,也因为几江长江大桥的通车,而变得生机勃勃。按照计划,在轨道交通江津站开通后,几江长江大桥必然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这几座长江大桥,或许都拥有着各自“第一”的名号,但是这些名号并不是最为重要的,关键的问题是这些桥能够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交通方式的改变是最为明显的,而在这些改变的背后,能够让我们抓住机会,谋求更好的发展,或许才更加关键。

首座中外合资的长江大桥,江津人难以忘记的初次见面

除了江津城区范围内的这三座长江大桥,在外环高速上,还有一座外环江津长江大桥,对于江津也是意义非凡,只不过因为相对城区距离较远,就没有特别划分到江津城区的范围之内。而事实上,它就是这第四座长江大桥。

首座中外合资的长江大桥,江津人难以忘记的初次见面

作为重庆市江津区人,我也非常高兴能够将这四座桥分享给大家,希望未来的日子,江津区能够越来越好。


更多精彩,重庆游品(CQGAC023)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