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中外合資的長江大橋,江津人難以忘記的初次見面

首座中外合資的長江大橋,江津人難以忘記的初次見面


橋樑,對於河流沿線的城市而言,是至關重要交通資源。因為橋樑的修建,可以讓一個區域得到更好的發展。這次我們不再去爭論誰才是橋都,只是單純地來看一看自己記憶中的長江大橋。

首座中外合資的長江大橋,江津人難以忘記的初次見面

座標定位,重慶市江津區,在成為江津區之前,它還被稱為江津市。在沒有長江大橋的年代,想要去往重慶城區,輪渡就是大家必然的選擇。雖然記憶不再清晰,但是經由碼頭登上輪渡,跨越長江,抵達對岸的場景依然迴盪在腦海中。

首座中外合資的長江大橋,江津人難以忘記的初次見面

直到江津城區第一座長江大橋建成通車,總算結束了必須依靠輪渡的日子。江津長江大橋,從1994年開始修建,1997年正式通車。重慶市範圍內長江大橋有很多,但是江津長江大橋有一些特別,因為它是全國第一座縣級單位自籌資金(含引進外資)為主進行修建的。

首座中外合資的長江大橋,江津人難以忘記的初次見面

當時,馬來西亞南發集團和香港滿景國際有限公司分別出資70%和10%,而這也就是大橋通車後需要收取通行費的原因。原本計劃收費20年,但是在2008年,因為江津已經具有了足夠的經濟實力,因此出資購回了外方所佔的大橋部分,提前結束了大橋的收費歷史。

首座中外合資的長江大橋,江津人難以忘記的初次見面

最初的江津長江大橋,中間還有花壇進行裝飾,整體上也是光彩奪目。不過,在經歷過維修加固之後,中間的花壇部分已經拆除,看起來也就沒有那麼好看了。不過,我們自然不能以貌取人了,作為江津城區最早通車的一座長江大橋,它所具有的意義可是非同一般。

首座中外合資的長江大橋,江津人難以忘記的初次見面

江津長江大橋的順利通車,讓江津的經濟發展得到了快速增長。“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可是一點也沒錯。而隨著江津經濟的發展,一座橋樑就難以滿足需求了,更多的大橋開始投入建設,為江津帶來了更多希望。

在和江津長江大橋相對的另外一面,就是江津鼎山長江大橋。這座長江大橋通過艾坪山隧道和江津長江大橋直接連通,同時,也將江津區和九龍坡區的距離進一步縮短。它在2013年通車之後,從江津城區到達九龍坡區西彭鎮,只需要10分鐘不到。同時,也讓江津能夠快速進入外環高速,通往主城區也就更加方便。

首座中外合資的長江大橋,江津人難以忘記的初次見面

而鼎山長江大橋還是公軌兩用橋,在其上層是公路,而下層則是預留的軌道交通線路。雖然目前軌道交通還需要一些時日的等待,但是能夠早早地做好規劃,也讓大家能夠有所期盼。

而在此之後,江津城區又一座長江大橋也正式通車了,它就是幾江長江大橋。從位置關係上來看,它正好位於江津長江大橋和鼎山長江大橋的中間位置。如此一來,三座長江大橋實現了對江津城區的完全覆蓋。

首座中外合資的長江大橋,江津人難以忘記的初次見面

而作為目前主力發展的濱江新城,也因為幾江長江大橋的通車,而變得生機勃勃。按照計劃,在軌道交通江津站開通後,幾江長江大橋必然能夠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這幾座長江大橋,或許都擁有著各自“第一”的名號,但是這些名號並不是最為重要的,關鍵的問題是這些橋能夠為我們帶來怎樣的改變。交通方式的改變是最為明顯的,而在這些改變的背後,能夠讓我們抓住機會,謀求更好的發展,或許才更加關鍵。

首座中外合資的長江大橋,江津人難以忘記的初次見面

除了江津城區範圍內的這三座長江大橋,在外環高速上,還有一座外環江津長江大橋,對於江津也是意義非凡,只不過因為相對城區距離較遠,就沒有特別劃分到江津城區的範圍之內。而事實上,它就是這第四座長江大橋。

首座中外合資的長江大橋,江津人難以忘記的初次見面

作為重慶市江津區人,我也非常高興能夠將這四座橋分享給大家,希望未來的日子,江津區能夠越來越好。


更多精彩,重慶遊品(CQGAC023)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