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我们都是年轻的「废人」

(本文由闲人电影原创:idlemovie)

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无论在世界哪个国家或地区,外来的和尚就是比本地的会念经。

并不是妄自菲薄地贬低,而是通过别人的视角去看待一些事情,来的更为客观一点。

NHK可谓是最关注中国社会的境外媒体了,最近新流出的纪录片《三和人才市场 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便将镜头对准了一群丧掉的年轻人。

看完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我们都是年轻的「废人」

NHK拍摄的这部纪录片并没有多么的有深度,里面发生的事情也都是当事人口述而来,他们也没有做过考究,但是它贵在“真实”二字,给人一股直戳心底的阵痛感。

深圳,号称中国的硅谷,从曾经的泥泞小镇到如今的超一线城市,这里是许多人逐梦的地方,同样,也是许多人埋葬梦想的丛冢。

在离市中心以北10公里,有个大型职业介绍所,人们称它为三和人才市场,在它周围,每天都是门庭若市。

看完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我们都是年轻的「废人」

来自中国各地的青年蜂涌至此,带着无限美好的畅想期望在这里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800多家中介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因此,他们对前来应聘的人几乎没有门槛要求。

不需要健康证,不需要学历或技能证书,只要会写自己名字,识几个字,对他们提供的待遇不挑剔立马就能够签约到厂子里上班。

看完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我们都是年轻的「废人」

至于待遇?

包吃包住,每个月基本都是两千多块,想要赚的那多,那就无休止的加班,从八小时到十二小时不等。

这是普通工人的现状而本片所要展现的是另一群人,找工作他们只找日结的。

工时长的,不做;工作累的,不做,工钱低的,不做,“打一天工,阔以玩三天”是他们雷打不动的信仰。

几天不吃饭对他们来说再寻常不过,困了睡大街,饿了吃挂逼面,渴了喝挂逼水。

人们把这类人群称为“三和大神”。

看完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我们都是年轻的「废人」

挂逼,三和的黑话,意思是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的人。

在三和,只要有东西前面带“挂逼”二字就会知道这些东西是三和大神的最爱。

“挂逼面”即是5块钱一碗的清汤挂面,里面飘着几片菜叶子,运气好的还能捞出一两块肉条。

“挂逼水”是清蓝矿泉水,这可是大神们的日常指定饮用水,俗称大水,两块钱一点五升,也是他们上网的最佳拍档,如果有人喝怡宝或农夫山泉,那无疑是炫富了。

看完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我们都是年轻的「废人」

“海信大酒店”是大神们住的地方,同样也是他们心中的耶路撒冷,以前房租是五块钱,现在是十五块钱。

其实就是便宜点、环境脏乱差的青旅,一个几十平米的小房子里放着密密麻麻的架子床,床铺上睡满了三和大神。

这里不需要身份证登记,看哪个床铺没人就睡哪个,白天他们聚在大厅侃大山,晚上爬到不知多久没有洗过的床铺上,拿出手机,自动连上WiFi,看有数位马赛克的A片。

看完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我们都是年轻的「废人」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资格成为三和大神。

卖掉身份证在三和是成为大神的第一步,而要成为真正的三和大神还需具备以下特质:

精神上已经升天,吃喝全不管,以天为盖,以地为席,今日有钱今日花,明日无钱才打工。

第一要求来钱快,第二要求活轻松,第三要求工钱日结,没有身份证、身背巨额债务、与家人断绝往来。

看完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我们都是年轻的「废人」

曾经有人拿着二十万来三和体验大神们的生活。

每天睡到自然醒,醒来后上上网,串串巷子,看看少妇,找找艳遇,要么就到海新信人才市场台阶上坐坐,假装自己出去找工作。

到了晚上,倒在床上继续重复昨天的故事。

本来抱着看看的心态,没想到去了就产生了一种依赖感,一直不想走,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终日无所事事,打屁闲逛的生活,难以从中脱离出来。

看完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我们都是年轻的「废人」

而他们自己又是怎么看待自己的状态的,由于在2016年的时候三和所在区域进行过整改,好多曾经神一般的人物都消失不见,所以NHK只拍摄到了新一代的“三和大神”。

宋春江,赵伟,李磊,他们都是年纪轻轻地来到大城市深圳打工。

只要能挣钱,做工作什么都不挑,对生活也充满奔头,觉得自己马上就可以出人头地。

碍于学历,他们干不了技术性工种;碍于见识,他们想不到好的出路;碍于出身,他们没有创业的勇气。

因此,时间一长他们就厌倦了工厂重复性的劳动,渐渐地沉迷游戏、网贷和赌博,将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积蓄全部浪费这些上面。

看完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我们都是年轻的「废人」

家乡回去无望,因为回到村里会被亲戚朋友看不起,也不想让家里人伤心。

即便待在大城市,他们也是处境尴尬的一群,他们再也不想奋斗,只知道就这样瞎几把过吧,尽管安于现状的他们年龄最大的只有31岁。

很多人会说他们成为这样是因为他们不努力,其实这个观点在三和大神面前根本立不住脚。

每一个三和大神在成为大神之前都异常努力,而他们最终沦落的表面原因是因为绝望、习惯与无奈。

看完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我们都是年轻的「废人」

更为深层的原因,还是因为城乡贫富差距拉大,阶级固化严重,小时候的他们近乎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程度偏低。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他们的观念也与上一辈人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第一代外出打工者,他们有责任、肯吃苦,为大城市付出了十几年甚至更久的年华,长大后,依旧是一条看不到梦想的咸鱼。

他们的下一代,即长大后的90后留守儿童,踏着父辈曾经的脚印,不再愿意接受工厂机械化的工作和工地出卖体力的搬砖,看似有着新想法等待着咸鱼翻身,实则即使翻身他们还是一条咸鱼。

看完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我们都是年轻的「废人」

两代人的这种际遇也逐渐形成了一条成为三和大神的闭环。

父母外出打工 —— 孩子变成留守儿童 —— 接受不到足够好的教育 —— 年轻人也来到大城市打工 —— 因为各种原因遭遇挫折 —— 沦落为没有梦想没有未来的三和大神。

看完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我们都是年轻的「废人」

他们这群人中也有励志者存在。

当初在工厂打工失去右臂的老陈,靠着微薄的赔款开了一家早餐店,起早贪黑地在深圳奋斗18年依旧没有户口,现在还要为自己即将上学的女儿发愁。

就目前来看,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学,然而这样做的结果便是进行“三和大神”的恶性循环。

拼了命吃苦的老陈日子过得紧巴巴,三和大神浑浑噩噩整天还有乐子可得,所以三和大神的想法就是反正我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还打什么工,哪天死了就死了,至少我们享受过,没有吃过苦。

看完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我们都是年轻的「废人」

三和大神像极了反面的佛系青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是无欲无求的一代。

对于生活,得过且过;对于未来,拉几把倒;对于梦想,关我屁事;对于成家,要那干嘛;对于自己,早就绝望;对于亲人,少见为妙。

似乎这个世界对他们充满了种种不公,他们试图反击过,但都因某些原因不了了之。

他们猛然顿悟,以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改变现状,干脆跟这个世界妥协,以冷姿态孤傲地活着,所以他们放弃了努力转而去无所事事,因为这样一般情况下也饿不死。

微博搜索关注:Idlemovi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