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吳昌碩致任伯年信札


清 吳昌碩致任伯年信札

清 吳昌碩 致任伯年信札 北京榮寶2016秋拍


作品鑑賞

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

在吳昌碩擅長的篆、隸、楷、行草諸體書法中,大篆成就最高,影響最大,行草書成熟最早,應用最廣泛。他的信札、詩稿以及書畫作品的落款、題跋,多用行草書,另有大量的中堂、立軸、橫批、扇面等形式的行草創作作品。他題寫的詩箋、冊頁、題跋等,收放自如、潤燥相宜,雖是尺幅小品,卻有排山倒海之勢。吳昌碩的早期行草受帖學影響,筆致精美,風格清秀。他初學王鐸,又學歐陽詢、米芾,受黃山谷影響也很明顯,其左低右高、中宮收緊、四面輻射的結體,當是受黃庭堅影響。四十歲左右逐漸摻入篆書筆意,朴茂雄健,一變先前的清秀精美。七八十歲以後則篆、隸、楷、行、草各種筆法熔於一爐,雄渾蒼勁、恣肆老辣,自家風貌已臻成熟,達到孫過庭所謂“通會之際,人書俱老”的境地。這幅信札隨手而出,寫得隨意灑脫,枯潤相宜,書卷氣十足,從風格上看,當是吳昌碩中年時期的行書精品。(陰山工作室)

任伯年(1840—1896)浙江杭州人。初名潤,字次遠,號小樓,後改名頤,字伯年,別號山陰道上行者、壽道士等,以字行。清末著名畫家,“海派四傑”之一。

題識:伯年先生:惠兒昨出城晤邕之雨齋,遊目至半夜始歸庽。今為俗事牽率,不克親自來領。歲朝圖求署款,交小价是幸。早晚容再趨謝,此請道安,弟俊頓首。任大老爺,廿八日。

作品資料

作者 吳昌碩

尺寸 24×8.5cm

估價 RMB 80,000-100,000

成交價 流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