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一九四二》发现当时河南的灾民都往陕西跑,为什么不往山东跑?

1941年夏到1943年春,河南在旱灾、雹灾、虫灾等多重天灾和抗日战争、黄河决口等多种人祸之下,发生大饥荒,波及河南省82%的耕地,超过1200万人需要救济,其中300-400万饥民涌向陕西,西出潼关做流民。

看完电影《一九四二》发现当时河南的灾民都往陕西跑,为什么不往山东跑?

逃生方向和路线出奇的一致,其实看看当时周边地区的历史环境,就不难理解了。

1、山东当时正处在抗击日军及日伪的水深火热之中。山东自1938年全境沦为敌后,1942年,敌人对山东抗日根据地各地区加紧“扫荡”、“蚕食”及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形成据点密布、封锁沟墙交织的情形。当年底,山东抗日根据地降至730万,面积缩至4.2万平方公里。晋冀鲁豫边区一片水深火热。

2、山东部分地区也遭受了中原大饥荒。河南大饥荒,实际上是1942-1943年中原大饥荒的一部分。河南因其恶劣的抗战环境,灾情最为严重。而这场大饥荒蔓延的范围,还包括河北、山西、山东。

3、河南三面被日军围困,只有往西一条路可走。当时日寇已经占领河南半壁,河南东部、北部、南部都被占领封锁,只有西部还与国统区相连,国军据守着潼关陕西,是相对安全的地方。

看完电影《一九四二》发现当时河南的灾民都往陕西跑,为什么不往山东跑?

4、黄泛区阻挡了河南灾民东去之路。1938年,日军进攻开封、郑州,国民党部队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企图阻止日军南下,黄河水肆虐而出,形成了跨越豫皖苏3省44个县的黄泛区,农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黄泛区从花园口到淮河长约四百公里,宽10公里到80公里不等,它没有阻挡住日军,但足以挡住布衣百姓迁移的步伐,山东去不了,安徽江苏去也不容易。以及,河南水利基础设施的毁坏使得百姓完全无法抵御1942年到来的大旱和蝗灾。

看完电影《一九四二》发现当时河南的灾民都往陕西跑,为什么不往山东跑?

5、陇海线是优良的逃生通道,目的地陕西相对安稳。当时京汉线被毁,陇海线郑州以东也被日军占领,能通车的洛阳以西,自然而然成为灾民的生命线,也可以说是唯一的逃生通道。在多数人只知逃生大致方向而不知明确路线的情况下,铁路是最为直观的、通向生路的指向,通向的陕甘宁根据地可以说是和平的世外桃源。

看完电影《一九四二》发现当时河南的灾民都往陕西跑,为什么不往山东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