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功臣杨虎城,他的死令人悲从心生

他心怀民族大义,为了国家,甘冒杀头之险;

他的死千古奇冤,全家罹难,草木为之含悲。


这个人,

我们不可不敬,

他是力促抗日的民族英雄;


这个人,

我们不可不知,

他的人生事迹令人感叹;


这个人,

我们不可不悲,

他心怀大义、一身正气却悲惨殒命。


他,

就是:杨虎城将军。

民族功臣杨虎城,他的死令人悲从心生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和悲悼之心来了解英雄的人生!


杨虎城,

于1893年11月26日生于陕西蒲城一穷困村庄。

其父杨怀福是一普普通通的农民,

家境贫寒,

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杨虎城自小便是在这种饥寒贫苦的环境中成长。

父亲虽然是个农民,

但对于读书却看得格外重要,

尽管已经快吃不上饭了,

但还是省吃俭用地把杨虎城送进了镇上的一所私塾,

希望他能够改变杨家的命运。

1900年,

杨虎城8岁那年,

因为旱灾,

蒲城县遭遇了一场大饥荒,

当时方圆几百里,

饿殍遍野,尸骨载途,

甚至,

发生了“人相食”的惨剧。

而这一年,

由于八国联军侵华,

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和一班大臣到了陕西,

为了给慈禧太后进贡并维持皇家的奢靡生活,

当地的官员横征暴敛,

在当地百姓身上搜刮了六十多万两白银的膏血。

天灾再加上人祸,

让大量的老百姓陷于绝境,

也是在这时,

读了两年书的杨虎城被迫辍学。

而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父亲杨怀福,

则秘密加入了反清组织哥老会。

杨虎城14岁那年,

父亲杨怀福因为反清在西安被捕杀害。

听闻噩耗,

年纪尚小的杨虎城一路乞讨到了西安,

在一位同乡那里借了辆手推车,

将父亲的尸体,

徒步运回了200公里外的老家

一路上,

杨虎城泪如雨下、痛断肝肠。

然而,

父亲的死也在杨虎城的心中点燃了一把仇恨的火焰,

杨虎城愈发地痛恨清政府,

痛恨腐朽、黑暗的势力,

这也为其后来走上一条革命的道路埋下了伏笔。


后来,

为了团结穷人、争取生存空间,

杨虎城在当地组织了一个互助团体“孝义会”,

在他的带领下,

“孝义会”逐渐壮大并多次与清军正对面地对抗。

其后,

在腐朽的清政府的压迫下,

杨虎城更是直接落草为寇,

过起了杀富济贫、快意恩仇的生活。

由于杨虎城的手下从不欺负老百姓,

而且经常把劫得的清政府的财物粮食分给穷人,

所以,落草的队伍不断壮大,

后来竟发展到几百人。

到了民国时期,

政府对其提出收编,

杨虎城心中有着积极和革命的因子,

加之他知道做匪迟早会被消灭,

于是便同意了,

正式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的一员。

成为革命军后,

杨虎城受革命思想影响,

愈发地向往光明、痛恨腐朽。


1922年,

杨虎城曾率几千之众与3万北洋军血战,

最后虽然败了,

但他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勇武善战的军人品质,

使他一战成名。

他的孤忠之情更令孙中山大为感动,

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孙中山亲自为未到会的他办理了入党手续。

民族功臣杨虎城,他的死令人悲从心生


1926年,

北伐战争爆发,

北洋军为阻止革命军北上,

派出10万大军兵临西安城下,

驻守西安的是原国民革命军第2军李虎臣,

城内官兵只有3000余人,

而杨虎城知道消息后,

毅然率5000精兵趁敌不注意冲进城里,

和李虎臣一起守城。

当时,

有一些人面对北洋军阀的几万大军,

觉得无法取胜,想要投降。

但杨虎城却从国民革命大局考虑,

觉得西安必须要守——

如能坚守半年,

国内政治会出现巨大变化。

杨虎城还站在城墙之上鼓舞全城士兵百姓:

今敌强我弱,既要有长期坚持之准备,

又要有最坏之打算,

若城郊失守,当坚守四关,

若四关失守,当坚守大城,

若大城失守,则坚守皇城,

若皇城失守,杨某当自裁于钟楼,

以谢三秦父老。

充分显示了杨虎城的矢志不移、坚强不屈,

和誓死捍卫革命的赤胆忠肝。

然而,

北洋军为了让他们早点投降,

竟一把火烧了麦田,

城内军民只能靠吃药材、皮鞋度日,

没想到在这样的情况下,

他和李虎臣居然一起在西安孤城,

坚守了8个月之久,

最后冯玉祥率革命军入陕,

北洋军仓惶撤退而去。

“二虎守长安”成为一段历史佳话,

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极为壮烈的一页,

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中有对这次守城之战的精彩描写。

1927年,

“四一二政变”之后,

蒋介石与共产党决裂,

并开始清理国民党内的共产党人,

他还下令在军队中将有共党身份的人全部清理出去。

在这种时候,

同情中共的杨虎城不仅拒绝清理所部,

还向蒋介石多次进言:

要求停止剿共,团结起来。

但蒋介石不但置之不理,

而且还对杨虎城产生了不信任。

杨虎城也逐渐对蒋介石的所谓“革命”产生了失望,

于是,

不久之后杨虎城暗中向中共提交了入党申请,

但是,

共产党觉得杨虎城是个军阀,

一时不相信他的革命性,

因而拒绝了他。

这让杨虎城异常苦闷,

一腔热血无从发泄。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本人不仅悍然占领了中国的东北,

而且还大肆欺压中国的老百姓,

杨虎城对此怒发冲冠。

然而,

在蒋介石推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下,

许多将领都是敢怒不敢言。

但杨虎城却公开发表了《泣告全国人民书》。

他是国民党将领中,

第一个敢于呼吁抗日的人!

而且,

杨虎城还多次主动请缨,

要求带兵到前线去和敌人拼杀,

没想到蒋介石竟大发雷霆,

“你管好自己的事!”

这,

让杨虎城极为心痛!

1936年12月12日,

蒋介石亲临西安,

严令东北军和第17路军进剿红军,

杨虎城和张学良多次哭谏蒋介石,

希望能够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但遭到了蒋介石的严词拒绝。

杨虎城于是说服张学良,

一起发动了对蒋介石的“兵谏”——

扣留蒋介石,逼蒋抗日。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民族功臣杨虎城,他的死令人悲从心生


最后,

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的主导下,

西安事变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重大,

它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

成为了从国共内战到共同抗日的转折点,

没有西安事变就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自此,

中华民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抵御日本侵略者的全民抗战,

中国也最早成为了远东最大的反法西斯战场,

牵制了日本绝大多数兵力,

并使后来苏联免遭日、德两面夹击,

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到来,

为世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这场事变中的主角——

杨虎城,

无疑是一个推动了历史进程的人,

他对于中华民族的抗击侵略,

以及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功不可没!

甚至可以说,

杨虎城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

然而,

杨虎城将军虽然为中华民族带来了生的转机,

但他自己,

却因此而置于险地,

并走向了死亡。


西安事变后,

蒋介石对杨虎城怀恨在心,

但是碍于内外舆论,不敢轻易下手,

只能暂时将他撤职留任,

之后又命令他出国“考察”。

当时的出国“考察”,

对于一位想为国做事的人来说无疑就是“流放”。

然而,

杨虎城虽然身在异国他乡,

但却时时刻刻关心着祖国安危——

七七事变爆发,他如坐针毡,

恨不得马上与日寇刀枪相见,

于是他立即请缨回国抗日,

但却遭到无情地拒绝。

几天后,

他再一次发电请求,

但依然是被拒绝!

他有报国杀敌的万千热忱,

有万夫不当的英雄气概,

有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但是可惜——英雄没了用武之地!

可他非但没有就此灰心丧气,

为了回国,还派人跑去莫斯科,

找到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

打算通过苏联回国,

没想到斯大林把这件事告诉了蒋介石。

而蒋介石一番思索后,

居然改变了不让他回国的想法。

蒋介石命令宋子文给他发电:

“值兹全国抗战,

各方同志均纷纷集合,共赴国难。

吾兄虽未奉电召,弟意宜自动返国。

如何?盼复。”

他看到电报后欣喜若狂,

决定立马启程回国,

身边的人都觉得有诈,劝他别回去。

张学良也曾对他说:

“你记着,不要再回来,回来没好处。”

机智如他怎会不知,

背后可能隐藏一个巨大的阴谋,

怎会不知回去可能就有生命危险,

可他还是毅然的选择了归国。

他说:

“我们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抗日,

现在国内全面抗战已起,

如我仍逍遥海外,实无脸面对中国人民。

宁可让蒋某人负我,我不能负全国人,

国家需要我,我必须回去!

只要问心对得起国人,死何足惜!”

但他没想到,

之后的一切竟会来得如此之快。

刚踏上祖国的土地,他就遭到秘密关押,

掉进了蒋介石为他精心设计的陷阱里。

不久后,

连他的妻子孩子也被监禁,

他们一家的扣押之处换了不少地方,

但几乎每个地方,

都是潮湿异常,终年不见阳光。

在狱中,

妻子还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

然而孩子的诞生并没有带来多少喜悦,

在长期的关押、折磨下,

杨虎城重病缠身,孩子骨瘦如柴,

而妻子谢葆贞不久也被杀害。


1945年,

在监狱里,

他终于等来了日本投降的好消息,

高兴得无以复加,

急迫地想亲眼看看外面和平的新世界。

他本以为蒋介石会释放他,

为了抗日,他关了蒋介石半个月,

蒋介石却因此已经关了他8年,

这笔恩怨怎么都该了了吧?

可没想到,非但没了结,

蒋介石还准备对他痛下杀手!


1949年,

国军在内战中溃败,

国民党决定逃往台湾。

恨透了共产党的蒋介石,

又想起了当年西安事变的奇耻大辱,

于是下令:秘密杀了杨虎城——

于是,在关押地点,

特务们骗他说是要见蒋介石,

把他秘密从贵州转押到了重庆,

可刚到重庆,还没坐下,

特务就齐拥上去,把他双手一拢,

拿毛巾塞住他的嘴,

在他腰间狠狠刺了一刀,直中死门。

民族功臣杨虎城,他的死令人悲从心生


之后,

特务们用同样的办法,

把他的秘书宋绮云也杀了。

这些特务居然连女人小孩都没放过,

他那才9岁的女儿,在狱中出生,

还没享受过一天外面的世界,

就也死在了特务们的手里。

1949年9月6日,

56岁的杨虎城,

儿子杨拯中、女儿杨拯国,

秘书宋绮云夫妇及孩子宋振中、

副官阎继明、警卫员张醒民,

8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残忍杀害了。

无论男女老少,

在邻近解放前的那个夜晚无一幸免!

更令人发指的是,

为毁灭证据,

特务们还在杨虎城父子的脸上,

浇上硝镪水毁尸灭迹!

而唯一值得欣慰的是,

杨虎城将军的唯一血脉还留存于世,

他有一个孙子叫杨瀚。

后来,

杀害杨虎城的刽子手先后落网,

不过一个叫杨庆典的刽子手被释放,

因为国民党重庆大屠杀中,

他救下了19名革命党人,

后来并帮助找到了杨虎城的尸体,

算是戴罪立功,

所以对他从轻发落,被免于罪责。

后来,

杨瀚找到了他,

得知来的是杨虎城将军的孙子,

头发花白的杨庆典哭了,

他沉默地很久,

终于哽咽地说了一句:

“对不起,我只是一个士兵……”

杨瀚没有回答,

他也只是沉默,

直到离开前,

他转身对老人沉重地说了六个字:

“祝你活到110岁。”

如今,

说起西安事变,

人们只会想起张学良,

对杨虎城却是轻描淡写,

其实杨虎城才是真正的主角,

在张学良犹豫不决之时,

杨虎城坚决地主张兵谏蒋介石。


杨虎城,

一位大义凛然的将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