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不佳危险驾驶 白内障术后确保行车安全

视力不佳危险驾驶 白内障术后确保行车安全

▲中老年人、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属于白内障的高好发族群,一旦发现视力下降,甚至已不符合驾照标准时,切勿冒险开车上路。

一名55岁陈先生,每天固定路线开车上下班20多年。最近1、2年,视力减退,虽仍看得见,但对周遭车子的物体距离把握度变差,发生了好几次小擦撞,而夜间的路标也看得愈来愈不清楚,开车开得心惊胆跳,至眼科诊所检查才发现原来双眼都有白内障,视力掉到只剩0.4。所幸经过白内障手术之后,双眼视力顺利恢复至1.0,眼睛变明亮、视线变好了,陈先生现在又可以安心地开车出门。

中坜双眼明眼科诊所院长张钧凯医师表示,年过50岁后,眼睛里的水晶体会开始老化,慢慢产生白内障。早期白内障会造成视力些许下降、减少对比敏感度、夜间视力退步与眩光程度增加。此时病人可能仍自觉看得到,继续开车上路,殊不知此时对于道路指标的反应已经下降,光线不足时,对视线与路况的掌握度也变差,发生车祸的机率已开始悄然上升而不自知。

进行白内障手术后,病患的视力大多能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张钧凯医师指出,在2008年《Injury Prevention》期刊中,有一篇综合分析显示,白内障手术后,约可以降低88%的开车困难度。例如术后病患将有更清楚的视力、更宽广的视野、对比敏感度上升、夜间视觉品质改善、行车反应的速度也大幅提升。

张钧凯医师进一步说明,车祸发生机率在手术后1年内大幅下降,但在刚做完手术后的第1个月反而小幅微升。原因可能是视力突然进步,产生过度的自信、或者还在术后视力恢复的适应期,也有可能是还有些残余度数尚未矫正。因此,张钧凯强调,刚接受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千万不要因为术后视力进步就急着开车上路,至少等待1个月的恢复期,待视力恢复稳定之后再开车,才是安全之道。

最后,张钧凯医师提醒,汽车是许多人生活或工作上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中老年人、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属于白内障的高好发族群,记得每年定期检查眼睛,一旦发现视力下降,甚至已不符合驾照标准时,就应尽早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改善视力除了确保驾驶人行车安全,同时也减少车祸发生率,更间接保障了其他用路人不受交通事故的波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