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寒冷的冬天,看到最温暖的人性

评《从西点军校到鸭绿江——49届西点军校学生朝鲜战场亲历记》

“这是场漫长的战争,也是一场艰苦的战争。你们英勇并骄傲的为祖国而战,你们是不平凡的一群人,彼此紧密相联。这样的友谊只存在于战斗中,在兄弟之间。共同使用散兵坑,在最需要的时刻彼此扶持。你们见过死亡,一起接受磨难,我很骄傲能与你们每一个人共同服役,你们有权享受永远的快乐的和平生活。”

这是《兄弟连》接近结束时的一个桥段。一位德国将军在向盟军投降后,对与自己曾经共同奋战过的士兵所做的最后告别。这支军队虽然投降了,但是骨子里仍散发着骄傲的气质。但对于击败这支拥有骄傲气质军队的人,和平所驻留的时间并没有太久。五年后在东方的一座半岛上,发生了更为惨烈的战争,这就是韩战,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朝鲜战争。

在经历了三年残酷坚忍的战争后,这段讲话同样适用这群人。这场战争抛开政治含义外,其实并没有胜利者。因为有太多的异国儿女长眠在这个并不富饶、并不重要,但对大部分人却完全陌生的半岛上。不管敌对双方及背后的力量如何挣扎,边界线都基本维持在原来的位置,但无谓的鲜血已经流了太多,太多年轻的生命在此消失了。

在这群人之中,有一种支撑他们坚持下来的精神,有一种从来不曾放弃的骄傲,有一种从来不曾动摇过的责任,那就是西点精神。责任、荣誉、国家——这是西点的校训,也是这群人至死坚守的信条。《从西点军校到鸭绿江—49届西点军校学生朝鲜战场亲历记》,本书从一个西点军校学生的眼中,用另一种视角来看待这场战争。

在战场的微观世界里,在生死的瞬间,生存和拯救生命成为人类的本能。而在这种本能之上是一种舍己为人,不放弃战友的高尚情操。团队和战友,是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只有彼此相依,彼此信任,彼此帮助,才能保持住这个团队的生命力。而在生死之间,这种彼此的依赖,往往催生出众多悲壮的故事。虽然这些故事的主人都是小人物,但都是有血有肉,同样珍惜生命的人。他们为了战友,可以自我牺牲,可以奋不顾身,可以超越极限。这就让这些平凡的人,成为了英雄。英雄不是多么的强大无敌,而是可以牺牲自我去拯救他人。

虽然在战场上他们是杀人的机器,但是在战场之外他们并不是魔鬼的化身。他们不是我们臆想中由花花公子所组成的炮灰。他们会有自私狡猾,会有愚蠢错误,会有光环之下的人性阴暗面,但这并不能抹杀这群人的理性和牺牲精神。

真实的美军不是我们想象中和侵华日军一样的残暴,他们有纪律,是军人而不是土匪。他们会去购买而不是抢劫平民的财物,他们也许会去招妓,但是不会去集体有组织的强奸女性。他们不会去因为无聊和发泄而去屠杀平民,当然他们如果觉得对方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或是怀疑对方是人民军的便衣,也会有毫不留情的攻击、消灭掉对方。但这些是在战场上求生的本能,是在一种基本价值观和纪律下的行为。当然那里都有败类,违纪也会时有发生,但当朝鲜平民去军官处告状,军官大多会为朝鲜平民主持公道。这和我们所想象的美军完全不同,并不否认这里有美国人自己的主观情感,但从南北朝鲜平民对美军的友善立场就可以印证大部分的属实。

美军的基本价值观就是不能丢弃战友,要尊重生命,当然现实条件往往并不许可拯救每一条生命。当你看到最多的故事,是因为拯救战友而得到银星勋章,而非因战功显著而得到勋章时,你就可以明白这支军队为什么战斗力强悍,因为他们除了武器之外,也拥有强大的精神。胆小鬼是可耻的,但抛弃战友而自己逃生的人更为可耻,并且会受到所有人的敌视和鄙视。当一支小分队陷入包围时,会有几百人甚至调动空军、坦克来协助,救援。在这样的集体中,虽然生死无常,但也会给人一种安全感,也正是这份安全感才温暖人心,让他们可以全力守卫着自己的理想。

书中有一段说一个中尉排长在战斗中因身先士卒而受伤昏迷。同伴们冒着炮火,用了4个小时才把他抬下阵地。之后一天多时间他辗转到战地医院进行紧急治疗,后又坐火车再转飞机到日本进行治疗。他在日本医院里已神志模糊,但当听到外面的雨声,他却开口恳求护士让他的士兵进来避雨。护士也善意的配合,假装允许他们进来避雨。读到此处眼眶湿润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就是军人最珍贵的袍泽之情。

用这首《诗经·秦风·无衣》来结束本文,他代表了战友间,在生死存亡之中所建立起的情感,这种情感虽是友谊但胜过友谊。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可以托付生命的信任。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从西点军校到鸭绿江——49届西点军校学生朝鲜战场亲历记》,[美]哈里·J.梅哈福尔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定价: 39.00元 ISBN: 9787510067761

在最寒冷的冬天,看到最温暖的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