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无意间研制出“分子黑洞”

我们都熟知在广瀚的宇宙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天体--黑洞,但是对于分子黑洞,估计大多数人都还未曾听过这个新鲜的词。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分子黑洞这种神奇的存在。

科学家无意间研制出“分子黑洞”

分子黑洞,一看这几个字,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它的含义,它其实就是指分子内的黑洞。看到这儿,也许很多的读者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分子的体积是如此的小,它究竟是怎么产生黑洞的呢?

科学家无意间研制出“分子黑洞”

这一概念并不是人们臆测的,事实上它的提出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物理学家丹尼尔·罗勒斯和阿蒂姆·拉登将强大的X射线在经过多个镜子的反射后,使其完全聚焦到直径约100纳米的一点上,结果发现它产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非常强大的能量,这一能量甚至远远超过了将太阳光聚集到拇指指甲大小的地方所产生的能量。

科学家无意间研制出“分子黑洞”

之后,科学家们又利用高强度的激光脉冲照射到碘甲烷(CH3I)和碘苯(C6H5I)分子,发现分子确实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这一现象与宇宙黑洞的情况非常相似。因此,科学家们把它命名为“分子黑洞”。

看到这儿,很多人都在想,既然宇宙黑洞会吞噬物体,那么分子黑洞有一天会不会也把我们的地球吞噬了?那肯定是不会的,因为虽然分子黑洞能产生强大的能量,但是它维持的时间非常非常的短,毕竟分子在强大的激光照射下很快就会解体。而且分子黑洞和黑洞二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分子黑洞是电化学产生的,而宇宙黑洞是由于星体之间的引力。

科学家无意间研制出“分子黑洞”

经这一发现后,科学家们利用它尝试着研究一些微小物质的结构。但是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利用其能量的同时又不会吞噬其他物质。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法。因为黑洞在天体中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存在,人类目前还无法观察到它,只能对它的结构和产生的某些现象提出一些猜想。

科学家无意间研制出“分子黑洞”

毕竟一切物体在被黑洞吞噬以后,谁也不知道在黑洞的中心被吞噬的物质是否还存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此我们也可以深刻体会到,科学其实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在没有得到可靠证据前,不能随意地过早下定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