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城鄉鎮幹部:「候鳥」住下來 「頭雁」飛起來

“候鳥”住下來 “頭雁”飛起來

——應城對鄉鎮幹部嚴管與厚愛的探索

9月13日晚7時,應城市田店鎮鎮委辦公樓內,全體幹部正在集中學習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白天各自有工作要做,難以專心致志進行學習,容易流於形式。”鎮紀委書記嚴建業說,自從幹部吃住在鎮後,有條件夜學,既有利於工作的開展,也有利於個人的提高。

此時,在義和鎮機關大院燈光球場,鎮幹部、村民正在進行籃球友誼賽。鎮黨委副書記陶仙俠抹了一把汗:“這算不算‘打成一片’?”

7月下旬,應城市出臺了《加強鄉鎮幹部日常管理與關心關愛的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激勵基層黨員幹部主動擔當、積極作為,群眾紛紛點贊。

遲來早歸,“候鳥”怎能當好“頭雁”

今年6月中旬起,應城市主要領導對16個街道、鎮、場和市開發區進行密集調研。一天,調研組抵達某鎮政府時已是下午5時30分。會議室裡,彙報材料準備充分,班子成員有問必答,但辦公樓內的多間辦公室已是人去屋空。

無獨有偶。7月初,市委組織部夜訪某鎮,辦公樓一片漆黑,唯一亮燈的值班室內空無一人。

2014年,中央和省級先後下發過關於加強鄉鎮幹部隊伍建設的意見,應城市結合自身情況也出臺過具體實施辦法。為何“候鳥式”鄉鎮幹部不減反增?

一些基層幹部認為:一是食宿條件相對簡陋,客觀導致不願住;二是交通條件和通訊手段明顯改善,主觀認為不必住。

然而,老百姓並不認同。“早上來得遲,下午收工早,一心只惦家,城鄉兩頭跑。”辛辣的順口溜裡,夾雜不滿。

7月25日,《規定》正式出臺。明確要求:除開會、請假和出差等特殊情況外,市開發區和城中、城北、四里棚3個街道辦事處工作日要有1名黨政正職在工作地住夜;其他13個鄉鎮領導班子成員每週住夜不少於4天,每月不少於18天。各地貫徹執行情況將列入年度考核,違反《規定》的,將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直接責任、領導責任和監督責任,視情節輕重予以組織處理或紀律處分。

不僅管理嚴,而且監督嚴。7月份,應城市紀委和組織部聯合進行了2次明察暗訪,通報批評3人,約談4人。

約談中,一位鄉鎮幹部心存牴觸情緒,認為晚上是非工作時間,沒有必要如此嚴管,就算髮生緊急事件,保證隨叫隨到就可以了。

對此,市委組織部部長樂衛國表示可以理解,但不是理由:“你自己算一算,早晨晚來一會,中午休息一會,下午早走一會,一天真正的工作時間能有幾個小時?‘候鳥’怎能當好‘頭雁’?”

《規定》執行以來,各地重新修訂完善相關制度37個,將住夜值班制度嚴格落實。

如今,幹部住夜已成為常態。夜幕下,亮燈的辦公室越來越多,“候鳥”式鄉鎮幹部越來越少。

時間變多,方知工作“差得多”

嚴管之下,住夜成風。但要想住得久,還要輔以厚愛。《規定》要求各地辦好機關食堂,既要吃得飽,也要吃得好,因地制宜新建或改建幹部週轉房,並配備空調、電視、熱水器、無線網絡等生活設施和健身器材、籃球場、乒乓球場等文體設施。

東馬坊辦事處籌資22萬元,改造某編織袋廠廢棄辦公樓,新增住宿雙人間22套;天鵝鎮籌資30餘萬元,維修機關食堂和給排水系統;義和鎮籌資30萬元,維修宿舍樓、辦公樓,新建公廁、浴室;湯池鎮為每名住夜幹部安排單獨宿舍,並配備書屋和文體活動室。

《規定》還要求,適當提高鄉鎮幹部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比例,最高可達20%;大膽提拔重用長期在邊遠鄉鎮經受磨鍊、表現優秀的鄉鎮幹部;優化鄉鎮幹部特殊崗位補助發放管理機制,落實體檢、休假及補休制度,按規定發放公務交通補貼。

“食宿條件改善,進步空間進一步加大,鄉鎮幹部們越幹越起勁。”市紀委書記易衛斌說。

楊河鎮鎮長、副書記和副鎮長合住一套三室一廳,每日早晨6時藉助晨練的機會,實地調研了鄉鎮垃圾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方面的情況,邊跑邊聊,邊籌謀對策。

三合鎮幹部在抗旱期間堅持每天夜巡旱情,機井、水廠實時情況瞭然於胸,科學調配讓全鎮群眾沒有為“水”而愁。

工作時間變多,工作效率提高,鄉鎮幹部們感受最深的是——以前總以為幹得“差不多”,現在才知道是“差得多”。

8月30日晚飯後,湖北葛蓬崗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水金來到義和鎮政府,要和鎮領導溝通“擴大土地流轉面積”的事情。他說,投資農業當農民,習慣起早貪黑,以前來鎮裡辦事,來早了人家還沒到,來晚了人家回城了,找鎮領導一靠運氣、二靠死等。

現在呢?“幹部住下了,關係親熱了,原來的好作風、好傳統又回來了。”丁水金說。

像這樣利用“多”出來的時間與群眾打成一片,在各個鄉鎮不勝枚舉。

楊河鎮黨委書記褚亞敏晚上到孫羅小區參加屋場院子會,傾聽群眾心聲,從安裝路燈到下水管網清淤,從電路老化到堰塘改造,社區居民的大事小情,照單全收,一一安排。

天鵝鎮幹部魏魁、寇志騰經常晚間到江河村貧困戶田和平家噓寒問暖,握著他們送來的5000元扶貧貸款,田和平激動地說:“再不脫貧,對不起人家。”

統計顯示,《規定》實施以來,應城市各鄉鎮幹部積極轉變工作作風,進村入戶、排憂解難,先後開展基層夜話、住鎮夜學、帶頭夜訪活動300餘場次,解決抗旱引水、廁所革命、精準扶貧、企業困難等實際問題500多個,幫扶困難群眾400多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