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

泰安市,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

【總則】泰安市,隸屬於山東省,位於山東省中部,北依山東省省會濟南,南臨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故里曲阜,東連商城臨沂,西瀕黃河。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城市位於泰山腳下,依山而建,山城一體。

泰安市境內的泰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譽,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安市於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對外開放旅遊城市。是魯中地區中心城市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018年央視狗年春晚分會場確定,泰安為四大分會場之一。

泰安市,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

【地理位置】泰安市位於山東省中部的泰山南麓,東鄰萊蕪市、淄博市、臨沂市,南連濟寧市,西隔黃河與聊城市、河南省濮陽市相望,北以泰山與濟南市為界,介於東經116°20′—117°59′,北緯35°38′—36°28′之間,總面積7761平方千米。

泰安市,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

【歷史前言】泰安歷史悠久, 早在 5萬年前有人類生息繁衍。5000年前產生了繁盛的大汶口文化。

夏商時泰安分屬青州和徐州。

周代時分屬齊、魯兩國。

秦朝時歸齊郡。

公元前200年(西漢初)設泰山郡,隸屬兗州刺史部。郡制始置博縣(今市岱嶽舊縣村);公元前69年移至奉高(今市岱嶽故縣村);北魏時又移至鉅平(今市岱嶽大汶口鎮)。北齊時改為東平郡,郡治置博縣。

隋至宋代未設單獨行政區。金初設泰安軍;公元1182年(金大定二十二年)設泰安州,治於岱嶽鎮(今泰城),隸屬山東西路。

元時仍為州,始隸東平路,後隸中書省。

明代隸濟南府。

公元1724年(清雍正13年)設泰安府,隸山東省布政使司。

泰安市,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

1912年(民國初期),廢州、府、改省、道、縣三級制,原泰安府所轄各縣,分屬濟南、濟寧、東臨三道,1927年(民國16年)廢道。1937年後,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將泰安劃為第12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始置歷城,後移至泰安縣陵查(今新泰市境內)。1947年劃為第15行政督察公署,專署駐泰城(日偽時設偽泰安道,道尹公署置泰城岱廟)。

1948年9月,泰山、泰西兩專署均改屬魯中南行署。

1950年5月,泰山、泰西兩專署合併為泰安專署,駐泰城。

1958年11月,泰安專署撤消。

1961年5月復置;

1967年3月成立“泰安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2年7月改為泰安地區行政公署;

1985年5月撤區,原縣級泰安市升為地級市。

截至2016年,泰安市轄2個市轄區:泰山區、岱嶽區,2個縣級市:新泰市、肥城市,2個縣:寧陽縣、東平縣,88個鄉、鎮、街道,其中有城市社區157個,行政村3577個。泰安市政府駐泰山區昇平街。

泰安市,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

【人口】截至2016年末,泰安市常住人口563.74萬人,比2015年末增長0.65%。其中城鎮人口332.94萬人,增長4.22%。

泰安市,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

【交通】2016年,泰安市完成交通投資19.3億元,全市公路通車裡程達到15343.6千米,比2015年增長1.1%,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千米197.7千米。實施普通國省道改建和大中修項目10個,完成投資10.6億元,104國道界首至滿莊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車。新建改建農村公路346.8千米,完成投資2.6億元。

泰安市,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

【旅遊文化】泰安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東旅遊“一山一水一聖人”旅遊熱線的中點。境內的泰山為“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

泰安市,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

泰安市,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

泰安市,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

泰安市,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

泰安市,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

泰安市,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