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多尔衮一道命令,3个秀才愤怒杀死3个王爷,18个大将,7万清军

阎应元,曾担任江阴典史,过着和平闲散的日子,后却被一道命令打破了平静生活。如果没有多尔衮的那道命令,阎应元一生都干着打杂闲适的官员生活,绝不可能带着另两个秀才杀死七万清军,干掉三个王爷。那么,多尔衮当时到底下了什么命令?

因多尔衮一道命令,3个秀才愤怒杀死3个王爷,18个大将,7万清军

三公

此人因小有才识,被派去当江阴典史。所谓典史,说到底就是个打杂的,给县令干活,连品阶也没有。阎应元却很满意悠哉清闲的生活,偶尔平定进犯的海盗,忙些百姓的家长里短,日子也就这般徐徐度过。

后来,阎应元得到了升职机会,被调去广东当主簿。路途艰辛,阎应元担心母亲的病情,终没去成,后在江阴外找了个地方闲居。在这段时间,一道命令发布了下来,如一道惊雷,瞬间打破了江阴城的平静生活。圣旨内容简而言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剃发令了。

因多尔衮一道命令,3个秀才愤怒杀死3个王爷,18个大将,7万清军

剃发令

于传统的老百姓而言,皇权更替与他们无关,无论谁做皇帝也不影响过日子,可这道命令颁布下来,无异于是让他们违背传统,愧对祖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认知根深蒂固,全城人民把剃发当成一种羞辱,士可杀不可辱,于是他们扛起了刀枪,揭竿而起。

在这群起义军中,最初的首领是典史陈明遇和一个训导冯厚敦,也就是两个秀才。这两人满腔悲愤,肚子有墨水,却没有实战经验和指挥能力。为了让起义更加顺利,两人经过商量后,一同敲定了阎应元来帮忙负责指挥工作。

因多尔衮一道命令,3个秀才愤怒杀死3个王爷,18个大将,7万清军

清军入城

两人跑到阎应元家中,开始商量起义大计。阎应元听闻此事,表示若全部人能听他一人号令,自己才为他们主持大局。众人一听,纷纷答应。

就这样,阎应元成为抗清首领,和其他两个秀才一同领军出击。他们仨本不是武将出身,按理说很难对打武力值爆棚的清军,可事实却证明,没什么不可能。他们迎难而上,冲锋陷阵,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因多尔衮一道命令,3个秀才愤怒杀死3个王爷,18个大将,7万清军

留头不留发

起初,清军对这支起义军并不看好,可在率吃败仗的情况下,任谁也不敢轻视了。就这样,清军中最精锐的军队——八旗军开始出马,人数多达二十几万,长枪大炮数量众多,将领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两方血战了八十一天,期间天降大雨,助力清军,让清军集中火力,攻陷了江阴城。尽管起义军战败了,却杀死了7.5亿清军,干掉三个王爷和18大将,终是争了一口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