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他是太子寵臣,生了這樣的小病,沒被憐惜,卻被嘲笑貶官了

故事:他是太子寵臣,生了這樣的小病,沒被憐惜,卻被嘲笑貶官了

唐朝,有個中郎將,名叫李慶遠。

朝堂上下都盛傳,他非常得皇太子的欣賞,因此他到處橫行無忌,也沒有人敢上告。

但有一天,他肚子疼,因而嘔吐了。

眾人見了此狀,不僅沒有安慰他,反而都嘲笑他,而且也不再怕他了,甚至都篤定了,皇太子不可能給他撐腰的。

這是為什麼呢?從頭說起。

故事:他是太子寵臣,生了這樣的小病,沒被憐惜,卻被嘲笑貶官了

這李慶遠,侍奉皇太子時,阿諛奉承,欺軟怕硬,時常到宮門口耀武揚威。而皇太子似乎對此一無所知,並沒有約束管教他。

因此,眾人對李慶遠都有些忌憚,得罪他不要緊,但萬一得罪了皇太子,該怎麼辦呢?他們都希望皇太子能自己認清這個人。

但是,希望落空了。皇太子似乎對他越來越寵幸,甚至發展到離不開他的地步。

每到午膳時間,朝廷官員們聚在一處吃飯,李慶遠也會來,可每次都還沒吃幾口,皇太子就會派人來尋他,在門口高聲喊道:“李慶遠大人,皇太子有請。”

故事:他是太子寵臣,生了這樣的小病,沒被憐惜,卻被嘲笑貶官了

眾人見此情景,羨慕嫉妒恨,但也無可奈何。

就這樣,李慶遠更加勢大,甚至開始買官賣官。

可有一天,事情急轉直下。

這天,又到了午膳時間,官員們聚在一處用膳。有人發現李慶遠不在,問了起來,另一人就憤憤不平的回答:“肯定在太子那吃唄,還要我們關心嗎?”

眾人想想也是這個道理,也就不再言語,自己吃了起來。

故事:他是太子寵臣,生了這樣的小病,沒被憐惜,卻被嘲笑貶官了

還沒吃完,李慶遠就來了,他一副吃飽喝足的模樣,在眾位同僚身邊遊走,時常還點評一下飯菜。

“哎呀,這雞怎麼做的這麼難看呀,可比不了太子那的雞。”

“哦喲,這肉怎麼是這個顏色,不新鮮吧,下次我和太子說一說,給大家改善一下伙食。”

“嗯吶,這茶可有點澀,不像太子那的碧螺春,清香甘甜。”

“還有,今天地方上進貢了香瓜,我有幸在皇太子那吃了一個,太好吃了,你們沒嘗過吧。”

眾人不答話,就看他不停的炫耀。

故事:他是太子寵臣,生了這樣的小病,沒被憐惜,卻被嘲笑貶官了

眾人吃完,結伴而走,有人卻發現李慶遠臉色慘白的捂著肚子。

雖然大家都不想理他,但畢竟同僚出事就在眼前,不過問的話,皇太子那關也不好過。

於是,有人上前詢問他怎麼了。

李慶遠捂住肚子哀嚎,眾人忙命侍衛去請御醫。

過了一會,御醫還沒來,李慶遠的症狀竟更加重了,他嘔吐了。一時間,房間裡瀰漫著臭味。官員們避之唯恐不及。

故事:他是太子寵臣,生了這樣的小病,沒被憐惜,卻被嘲笑貶官了

又等了一會,御醫終於來了,上前診治,說:“李大人是今天中午吃的東西太多了,而且東西有些變質了,才會肚疼嘔吐的。”

眾人大驚,怎麼可能?會吃多了不假,但和皇太子吃飯還能吃到變質的東西嗎?

他們斜著眼睛瞟了幾眼嘔吐物,竟是糙米,黃臭變質的韭菜。

他們私下議論,這是咋回事?

故事:他是太子寵臣,生了這樣的小病,沒被憐惜,卻被嘲笑貶官了

旁邊的侍衛插話道:“這好像是我們侍衛的午飯,今天中午都不夠吃,還和膳房吵了一架,李大人怎麼吃上了?”

李慶遠閉著眼,哼哼唧唧,似乎半睡半醒。御醫提議將他送回家中,官員們便安排人送他回去了。

等他一走,這些大人們鬨堂大笑。

這個李大人不是和太子共膳嗎?怎麼會偷吃了侍衛們的午餐?這是吹牛皮吹破了?

故事:他是太子寵臣,生了這樣的小病,沒被憐惜,卻被嘲笑貶官了

眾人開始懷疑,他根本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受太子寵幸,於是各方打聽,打聽的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皇太子從來沒有在午膳時間叫過他,每次叫他的都是同一個侍衛,這個人就是他自己安排好的。

而且他為了這樣充場面,每次吃了幾口午飯就得離開,又不能真的去找太子吃飯,因此餓了的時候經常偷吃侍衛們的午飯。

故事:他是太子寵臣,生了這樣的小病,沒被憐惜,卻被嘲笑貶官了

侍衛們能感覺到飯菜少了,但一直以為是膳房的問題。要不是這次李慶遠吃的太多,而且菜還有點變質,他肚疼嘔吐了,這件事也不會被發現。

眾人驚歎他的無恥,臉皮厚,摩拳擦掌的收集他的犯罪證據,向皇太子告狀。

最終,李慶遠被貶了。不過,也有人認為他這樣“無中生有”“演戲演全套”的人在哪生存都不會差。

你們覺得呢?

故事:他是太子寵臣,生了這樣的小病,沒被憐惜,卻被嘲笑貶官了

這個故事取材、改編自《朝野僉載》,內容誇張虛構。

唐朝是個開放的朝代,有很多奇聞趣事被記錄在古書裡,我會持續分享。如果喜歡,請關注、點贊、評論、轉發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