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育的9條規律,你學校具備了哪幾條?

好教育的9條規律,你學校具備了哪幾條?

好教育的9條規律,你學校具備了哪幾條?

教育定律之一:一態度決定一切

米盧神話雖然破滅了,但他給中國足球帶來的理念不應該隨之而去。在中國足球隊員的帽子上寫著這樣一句話:“Attitude is everything”(態度決定一切)。在預選賽上,中國隊靠它打出了精神,打出了氣勢,終於衝出了亞洲。在世界盃賽中,中國隊似乎把這個理念無償地送給了韓國,在韓國隊一往無前的時候,自己卻大敗而歸。

其實,“態度決定一切”,不僅是體育的定律,更是生活的定律、教育的定律。教育,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的過程。

積極的人生態度有以下這樣幾個維度。

一是對待未來的態度。一個人能否樂觀地面向未來,能否用激情和詩意去追尋人生理想,能否具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把所有的行為納入自己的目標軌道,鍥而不捨地向理想邁進,是是否具有積極的未來態度的體現。

二是對待工作的態度。

一個人能否認真地對待工作,用“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處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愛崗敬業,提高效率,不斷地追求卓越,是是否具有積極的工作態度的體現。

三是對待社會的態度。一個人能否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主動地參與各種社會公益活動,有沒有公正、正義感,是不是愛憎分明,見義勇為,樂於助人,是是否具有積極的社會態度的體現。

四是對待學習的態度。一個人能否具有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能否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我,能否在信息化與國際化的浪潮中成為時代的弄潮兒,抓住各種機遇,利用點滴時間進行學習,是是否具有積極的學習態度的體現。

五是對待他人的態度。一個人能否與他人和諧地相處,能否具有優良的人際溝通能力,能否受到同事與朋友的尊重和愛戴,能否主動幫助別人,理解別人,是是否具有積極的交往態度的體現。

六是對待自己的態度。

一個人能否正確地評價自己,能否擁有自信,能否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能否把握各種機會鍛鍊自我,是是否具有積極的自我態度的體現。

如果我們的教育能加強這些方面的訓練,使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可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定律之二:說你行你就行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橫批是:不服不行。”

這是在社會上人們諷刺人事任免的長官意志時常常引用的經典妙句,這種親情眼裡出能人的悲劇或是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的鬧劇,若是出現在生活中,顯然是可怕的。

然而有趣的是,這樣一種“定律”用在教育方面常常令人拍案叫絕。如果你想激勵一個學生,你就不斷地(當然也是適時地)對他說:“你行,你行,你真行。”那他便往往能做得比別人期望的更優秀、更卓越。慢慢地,這個學生會變得“行”起來。相反,要毀掉一個學生的意志,你就不斷對他說:“你不行,你不行,你真笨!”這樣,原本是“行”的學生,也會逐步地喪失信心,變得“不行”起來。

當然,這個教育定律更重要的是對於學生自身來說的。如果你能不斷地對自己說我能行,我真行;如果你能擁有強烈的自信心;如果你能毫不計較別人說你不行:你肯定會變得很行。

日本能力開發研究所所長坂本保之介先生在《提高記憶力的奧秘》一書中說過一段令人回味的話:“對於來我們研究所請教的人,我首先讓他懂得自信心的重要性,要‘相信一定能記住’這樣一種自信。說來也怪,一旦來訪者確實認識到這一點時,好像就在這一瞬間,他們的記憶力一下就提高了很多。”

其實,自信心不僅是提高記憶力的訣竅,也是成才的先導。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呈正態分佈,真正的天才的白痴都是很少的,只佔1%左右,我們大多數的“芸芸眾生”,在智力上的差異是不大的。只要不是白痴,我們每個人的成功概率幾乎是相同的,只要選準目標,奮力拼搏,每個人都可以有所作為,有所成就。明瞭這個道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樹立自信心呢?

請記住:你能行,我能行!

教育定律之三:體罰近乎無能

在學校教育中,獎勵與懲罰是一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用肯定與否定的評價來鞏固和發展學生的優良行為,克服和改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獎勵是一種陽性強化,分讚許、表揚、嘉獎等;懲罰是一種陰性強化,分批評、勸告、指責、申斥、警告、記過、留校察看、勒令退學、開除等。

在以上懲罰的過程中,有兩條未被包括:一是罰錢,二是體罰。罰錢又叫“經濟制裁”,在有些學校裡仍然還在使用,如有些學校規定,上課講話罰多少,遲到早退罰多少,打架罵人罰多少……

我認為,第一,罰錢是決不可以在校園中存在的。

罰錢其實不是罰學生,而是罰家長。罰了錢,孩子自然要挨家長的打罵訓斥,這是借家長的手打孩子。第二,罰錢,使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了“金錢萬能”的陰影,感受到錢的威力無邊,崇拜金錢,甚至會不擇手段去尋錢。第三,罰錢往往要有人監督,所以班幹部往往就專門盯住誰犯錯誰有過,而不去認真聽講,不去關注學習本身。

罰錢不行,體罰行否?答曰:更不行。

我認為體罰是無能的表現。一般說來,體罰會在三種情況下出現:一是說而不服,管而不理,教育方法“失靈”;二是教師情緒不好時的衝動,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三是堅信體罰能解決問題,消除危機。

在這樣的理念支配下,有些學校和老師便理直氣壯地對學生進行懲罰。也有一些國家甚至允許學校運用體罰。如新加坡教育部規定,中小學的校長、副校長和紀律事務長有權對學生實行體罰,其方式是用尺子或藤條來輕打學生的手掌或臀部。

儘管如此,我還是認為體罰是不能應用於教育的。

第一,體罰並不能使學生真正心悅誠服,不能從根本上感化學生的心靈。俄國教育家皮羅果夫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抽打,是為激發人的羞愧感而採用的一種過於粗暴的強制手段。而羞愧感是一種在溫室裡培育出來的嬌嫩的花朵。它一旦落入粗暴之手,就會立即枯萎。抽打會使人產生恐懼,這是無疑的,但是這種恐懼並不能起感化作用,也是靠不住的,它只能掩蓋內心的邪惡。抽打只能改造那些精神脆弱的,用甚至不那麼危險的方法也可以改造過來的人。”

第二,體罰往往使人自暴自棄,滋長仇恨的心理。明代教育家王守仁也有精彩的論述:“鞭打繩縛,若待拘囚。彼視學舍囹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仇而不欲見,窺壁掩復,以遂嬉遊,設詐飾詭,以肆其頑鄙。偷薄庸劣,日趨下流。是蓋趨之於惡,而求其為善也,何可得乎?”

第三,體罰往往容易使學生模仿暴力。當他成年以後,或者當他們面對比自己更弱小的教育對象時,他們會毫無猶豫地抱拳相向。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只有心與心面對,心與心交融,才能取得真正的實效。皮肉之苦,只能是飲鴆止渴,所以,“體罰近乎無能”,這大概也是教育的基本定律了。

教育定律之四:讀書改變人生

很多年前,我讀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時看到這樣一段話,它使我刻骨銘心:“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

許多年過去了,我對這句話的理解與日俱增。是的,如果說人類的物質文明可以通過建築、工具等物化的形態保存和延續,那麼人類的精神文明如何保存和延續呢?一個剛剛誕生的新生兒,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精神世界又如何與身體的發育、成熟一道與時俱進?我認為讀書是實現以上目的的必由之徑。書籍是傳承文明的橋樑,是延續文化的中介。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應該伴隨著讀書而發展。

縱觀世界各國,凡是崇尚讀書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頑強的民族。全世界讀書最多的民族是猶太族,平均每人每年讀書64本。酷愛讀書使猶太人成為一個優秀的民族;熱愛讀書的國家,必定是不斷向上的國度。

而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崇尚、熱愛讀書的民族。只是隨著科舉制度的出現,讀書人的閱讀視野漸漸狹窄化了。現在的應試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擠兌了學生讀書的空間,學校中無書可讀的現象遠未銷聲匿跡,學生無暇讀書、不想讀書的情形也不少見。除了幾本乾巴巴的教科書,學生幾乎不再有也不再讀其他書。這就使他們的精神世界逐漸枯萎,他們的人生色彩逐漸黯淡。這是令人痛心、發人深省的。

教育定律之五:課堂屬於學生

構築課堂的目的何在?當然是為了學生的增知長識,為了學生的成長進步。就好像構築一個屋子的目的是讓主人遮風蔽雨,取暖防寒。我們說屋子屬於主人,誰都不會持有異議;那麼說課堂屬於學生,又有什麼理由投去一瞥懷疑的目光?

有人說,難道課堂就不屬於教師?問得好!但它的“潛臺詞”(“課堂屬於教師”,“師為主,生為客”)及其所蘊含的觀點或許就是課堂沒能“迴歸”主體(學生)的根本障礙所在。

表面上看,“課堂屬於教師”沒有什麼錯。但一旦我們認識到,如果沒有學生,課堂和教師就失去存在的必要和意義,那麼我們就會清醒地發現,學生才是課堂的終極目的對象,而教師只是實現目的的手段和途徑,或者比喻為橋樑和紐帶。

作為“中介”的教師是不具備主人資格的,是不應該獲得“歸屬”權利的。那麼他的角色應怎樣定位呢?

我想,既然教育是為人(學生)更好地生存,那麼,把教師定位於“護衛者”“服務者”“促進者”“協作者”等角色是很合適的。

鑑於此,人們提出三個“一切”(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我以為深得教育“三昧”。

課堂屬於學生。既然如此,他就不應該有下人的拘謹、奴僕的膽怯、童媳的壓抑。而現實中,我們的許多課堂如戰場,強調的是嚴明紀律,要求的是正襟危坐,學生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我曾把某些教師比做“教育警察”。更有甚者,有的教師在學生的眼裡竟變成“教育的魔頭”。有他們的存在,課堂就不是學生的“家”,縱使是“家”,也是一個冰窖般讓學生畏而遠之的“家”。於是,他們只能成為“一個不回家的人”。

課堂屬於學生。因此,課堂應該是學生生活和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未來生活技能的操練場,是學生未來人生閱歷的實習地。所以,在課堂裡,我們不僅要讓他們學到知識,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為他們營造必要的交際場,讓他們學會交往,甚至學會“理論”,學會爭吵。真正的課堂還要讓學生擁有多種生活的體驗、多種情緒情感的體驗,讓學生擁有解開疙瘩、戰勝挫折的經歷,體嘗“苦樂年華”的滋味。

課堂屬於學生。孩子把小手背在身後,一直以“坐如鐘”的姿勢紋絲不動看著教師,盯著黑板,或者當教師問題一出,大家異口同聲……這是多麼令人醉心的教學場景,是多少公開課贏得滿堂喝彩的教學鏡頭,但我以為,這恰恰是對人性的善意嘲諷,甚至是對人性的惡意戕賊。

好的課堂永遠是人性的、人道的,“課堂屬於學生”要義之一就是“課堂屬於每一個鮮活的、富有個性的生命體”。

教育定律之六:性格主宰命運

在我的心理學教育和研究歷程中,烏申斯基的一句話讓我難以忘卻:“教育中的一切都應該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是的,性格在人的整個發展中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創造、創新是新世紀的教育主題,也是永久的教育話題,而這一切離不開人的創造性性格,而創造性性格在目前中小學教育中卻嚴重地缺失。對中小學師生的大量調查表明,多數人不知道如何才能擁有創造性性格。我在長期的思考中發現,創造性性格類型的人有著極其相似的特徵,那就是勤奮努力、科學安排時間、虛心進取、有強烈的好奇心、具有懷疑精神、個體獨立以及對錯誤容忍、觀點靈活並且具有不尋常的價值觀念,等等。這些特徵對於每個教師來說,對於成長中的中小學生來說,是否重要,當然不言而喻。

性格是決定命運的關鍵,我們每個人也應該重視自己性格的設計與養成。21世紀是新的世紀,是充滿生機的世紀,更是中國人創新的世紀。願我的這一“定律”,能喚醒充滿靈性的個體,使之擁有更美的性格,打造絕美的命運。

教育定律之七:特色就是卓越

幾年前聽的一個故事,大致是這樣:一位建築公司的老總要從一班普通工人中物色一名管理人員,工地負責人和他在工地轉了一圈,問他有沒有合意的人選。老總說,我要那個穿紅色工作服的人。他解釋說,大家都穿藍衣服,只有他例外……有特色的人往往有追求,有成就。後來的事實證明老闆的想法是正確的。

我想,特色就是卓越。特色就是鶴立雞群,就是萬綠叢中一點紅。

特色最根本的要義就是不同尋常,或者說它的本質屬性是差異。目前的中國基礎教育在“差異性發展”方面做得還非常不夠。

我曾經到過轄區範圍內一所省重點中學搞調研,校長彙報工作一套又一套,我提問:“你認為你們學校最大的特色是什麼?”他想了半天,最後說是優異的教學質量和在同類學校中一流的升學率。

質量當然是學校的生命線,升學率也很重要,但我以為,重點中學之間的比較和競爭不應該再“聚焦”於這些方面,它們是“等式”兩邊的相同量,可以同時“劃掉”。

當然不能去怪罪這位校長和其他校長,因為他所置身的大背景就是不利於甚至有礙於特色形成和發展的背景。確實,在我們的教育現實中,還存在著古希臘神話中的那張“魔床”,所有的學生、教師、校長和學校都必須與“魔床”的長度保持一致,短則補之,長則截之。有如此統一的“模子”或範式去規定,去制約,你還能期望出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可喜局面嗎?有人說:“上帝造人本來不一樣,可是現行的教育卻與上帝對著幹。”

呼喚特色,追求特色,鑄造特色,應該是當代中國教育的主題之一;沒有特色的教育就像千篇一律的文章,像千人一面的群體,是沒有美和卓越可言的。

當然,特色或個性與共性不是“不共戴天”的。特色或個性寓於共性之中。

像前面所舉的那所重點中學,如果沒有較高的教學質量和較高的升學率這兩點共性作為基石和保證,那麼,你即便有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即便在科技發明、藝術表現等方面出了一批苗子,我們也很難說你就是我們理想和期待中的好學校,你的辦學業績就是卓而不群的。

問題是,你不能滿足和停留在這兩點上,而要以更廣闊的視野和更豁達的胸襟去發現、包容和造就有差異的學生、有風格的教師、有特色的學校。從這個意義上說,共性是基礎,特色是超越。誰能在基礎層面上裹足不前,誰又能不在超越突破中鑄造輝煌?

教育定律之八:理想創造輝煌

很多學生的作文都曾把理想、志向、抱負等比做航標、路燈、方向牌,說沒有理想的人生是迷茫一片的,沒有志向的人生是消極頹廢的,沒有抱負的人生是渾渾噩噩的。

大家都這樣比喻,老實說,落俗套。我倒以為,大俗乃大真,大俗乃大雅,這個看似很俗氣的比喻卻揭示了理想、志向、抱負等心理學範疇概念的本質特徵,包容了它們最主要、最深刻的內涵。現在的問題不是比喻是否落俗,而是這樣的道理有沒有真正融化到學生生命的血液中,有沒有沉積到他們意志品質的基因組織中。

我自以為還有點創造的潛能、創新的稟賦,有時候也在真情流露或表白中說出驚人之語,但一旦說到理想、夢想這一類話題,我都無一例外想到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英國內閣教育大臣、盲人戴維的故事:還是在幼兒園的時候,戴維在題為《未來的我是——》作文中描述了自己的夢想,希望長大後當一名英國內閣大臣。他認為,在英國曆史上還未曾有過盲人進入內閣的先例,他要創造歷史。長大後,戴維夢想成真,當上了英國內閣教育大臣。他說:“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

理想創造輝煌。你有怎樣的理想,往往就決定著你將採取怎樣的行動,取得怎樣的成績。

戴維幼年的理想在不少人看來與白日做夢無異,但他卻夢想成真。我們不難想像他所經歷的艱難困苦、坎坷挫折甚至是偏見歧視。沒有他後天的努力,他就可能永遠在黑暗的世界中做一個混混沌沌的盲人,甚至也鬧出“盲人摸象”之類的現代笑話。後天的努力怎麼形容和比喻都不過分,但在承認和讚美“努力”之“化腐朽為神奇”的功用的同時,我們更不應該忘記“努力”的動力源自何處,起於哪裡。

答案是理想。

我所講的理想是能創造輝煌的理想,還必須是“心存高遠”的理想,是“不畏浮雲遮望眼”的理想,是“少年壯志當拿雲”的理想!

教育定律之九:愛心產生奇蹟

有這樣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

25年前,有位教社會學的大學教授,曾叫班上學生到巴爾的摩的貧民窟調查200名男孩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並對他們未來的發展作一評估。每個學生的結論都是“他毫無出頭的機會”。

25年後,另一位教授發現了這份研究,他叫學生做後續調查,看昔日這些男孩今天是何狀況。結果根據調查,除了有20名男孩搬離或過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擔任律師、醫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

這位教授在驚訝之餘,決定深入調查此事。他拜訪了當年曾受評估的年輕人,跟他們請教同一個問題,“你今日會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麼?”結果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回答:“因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

這位老師目前仍健在,雖然年邁,但還是耳聰目明。教授找到她後,問她到底有何絕招,能讓這些在貧民窟長大的孩子個個出人頭地。

這位老太太眼中閃著慈祥的光芒,嘴角帶著微笑回答道:“其實也沒什麼,我愛這些孩子。”

對教師來說,沒有什麼比愛心更重要的。

你的學生中沒有天才,有的是表現平平、看不出多大“出息”的一群少年,甚至是一考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差生”……但你有非凡的愛心,你同樣可以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生和俊才。李鎮西自願把人見人厭的“差生”要到自己班級,在“轉化”和促成方面寫下了一篇篇瑰麗的教育詩章;孫維剛在名不見經傳的北京二十二中為清華大學等重點高校輸送了許多新生,同樣是充盈胸間、激情蕩懷的“愛”讓他們體會與領略到教育的美麗和幸福。

可是,在我們教育的現實生活中,缺乏愛心的現象太多了!

學生有不遵守紀律的行為(注意:有些行為是否“違紀”值得我們靜下心來認真思辨,譬如上課沒有舉手就發言,譬如跟教師或家長“頂嘴”,還譬如對異性同學有好感,寫了一封流露好感的信,等等),不是循循善誘,而是充當“教育警察”,毫不留情,橫加呵斥,甚至揮以老拳;學生有化解不開的思想癥結,不是努力捕捉,認真發現,耐心引導,而是視而不見,甚或冷嘲熱諷,大潑冷水;學生成績有波動,不是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熱情鼓勵,而是公開批評,厲言“敦促”,不使他懊喪不已,就好像不能逞示嚴師之威……

陶行知說,在我們的冷眼之前,可能就有牛頓;在我們的棍棒之下,可能就有瓦特;在我們的惡語之中,可能就有愛迪生。是啊,從某種意義上說,成才成器是人的潛力發掘和發展的必然,是人的一種不應受到抹殺的天性,有意無意中,我們有許許多多的同仁摧毀了這種必然,踐踏了這種天性,“創造”了一個個不該發生、令人痛心的“奇蹟”!

如此“奇蹟”當然不是我們所希望的,甚至不應該是我們平心靜氣所能接受的。

我們所企盼的奇蹟是按常規、循常理不能發生、出乎意料的“好事”,它只能萌芽於熱情,胎動於鼓勵,最終誕生於愛心之中。沒有這一些積極的情緒體驗和情感表達,“奇蹟”永遠不會奇蹟般地發生,就像冰窖裡不會吐出新苗,蒸籠裡不會冒出新生一樣。

任何教師都不會與奇蹟無緣。但要與奇蹟結緣,你就要彈出愛心的紅線,拋出愛心的繡球。這雖然還不是“充足條件”,但肯定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不止一例的植物人因為得到親人細心呵護而從夢魘中走了出來,重新擁抱美麗的人生。我想告訴你,你的教育對象中沒有“植物人”,你的奇蹟並不那麼難以創造!說得更直白點兒,我想問:你是否願意創造教育奇蹟,YES或者NO?

編排 | 雲箋羽燕

文源 | 新校長傳媒

圖源 | 全景網


想了解更多教育乾貨,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下載安裝“師之app”,並註冊登錄,享受屬於你的知識盛宴!

好教育的9條規律,你學校具備了哪幾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