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与估价浅析

估值与估价浅析

通过各种估值手段、方式和方法达到估价的目的。在国内经济领域,学界商界常常把过程当做结果,把手段当做目的,或者习惯性地把估值叫做估价。

估值与估价浅析

什么是估值?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评论:“这只股票估值过高”,“A股估值已很便宜”,那么,什么是估值?我们知道,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是价格发现,落实到股票市场,就是给上市公司发行的股份定价,其核心就是估值。

估值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对上市公司未来每个年份的净现金流入进行预测,贴现到今天得到它的绝对价值,但更常用的是相对估值,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

市盈率指在一个考察期(通常为12个月)内,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率;市净率指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所谓相对估值,也就是说估值得到的不是股票价格的直接参考值,而是要与历史和其他股票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才能够看出所处的估值水平是高是低。

由于企业所处行业特点、企业发展阶段、市场环境及其他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估值方法不尽相同。在当前被主流学术界接受的观点中,原对外经贸大学国际会计系教研室副主任丘创先生(现任景华天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曾将企业估值做如下系统描述——

1.帮助企业建立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的长期财务预测模型,可以使用蒙特卡罗方法,对随机变量指标按概率分布进行统计模拟分析;

2.运用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经济增加值或经济利润模型、股利折现模型以及基于市场比率的估值模型等对投资的财务可行性进行分析;

3.对企业自身、投资对象进行不同战略情境演绎下的估值;

4.对企业围绕流动资金占用和投资的融资需求做出融资工具的选择和安排.

估值与估价浅析

估价

估价指在商品的购销中对商品的估价。货币计价是会计核算的特点,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价值核算是通过货币计价来实现的。在商品的购买与销售交易中,为确保计价的一致性,在确定购买者价值时一般可按售价、估价加运杂费或售价加运费再加税金计算;在使用商品单位,编制投入产出表时,可以运用以下三计价方式:

(1) 商品的基本价值=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居民的最终消费+政府的最终消费+储存(存货) 资本形成+固定资本形成+出口。

(2) 商品的生产者价值=商品的基本价值+间接税。

(3) 商品购买者价值=商品的生产者价值+运输费+分配费用。因估价不同,对总产出的影响是:购买者价值>生产者价值>商品基本价值,但对最终需求额没有影响。

估价,对人或事物给以评价

估值与估价浅析

估价

一、对人或事物给以评价。例:对历史人物的~不能离开历史条件。

二、投资者对证券现值之计算,计算程序包括风险与回报概念。

三、对于一个东西的价格在市价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的趋势或涨,或跌而来的一种价格,经过双方或多方认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