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鏈——信任化社會的基石

——區塊鏈低成本的可信環境與高速的價值傳輸,促使專業金融機構正在“彎道超車”發展,數字信用成為一個新的起點。屆時信鏈應運而生,它讓信任成本無限接近於零。

那麼信用究竟值多少錢

信鏈——信任化社會的基石

比如支付寶,它用增加中間賬戶和確認環節的方式,把交易雙方的信任問題變成雙方對支付寶本身的信任問題。支付寶用自己的信用為交易雙方提供擔保,並收取費用,它每年的利潤達到了110億左右。這110個億就是支付寶每年的信用價值。

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本質上是信用出現了危機的結果。美國金融危機給全球帶來的經濟損失總量達到31.34萬億美元。這只是全世界規模的信用下降的價值。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比特幣之所以從最初的1美分增長到最高的2萬美元,也是因為信用,它的信用來源於區塊鏈的不可偽造、不可篡改和恆量性。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區塊鏈作為影響未來的一項技術,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傳統金融機構在P2P等互聯網平臺的衝擊下,利用區塊鏈所應發掘的潛在優勢等。區塊鏈技術的未來,取決於真正的落地應用。

信鏈應運而生—讓信任成本接近於零

信鏈——信任化社會的基石

當前由於欺詐風險廣泛存在,P2P業務壞賬的佔比達70%。從金融機構本身的風控來說,各平臺的欺詐客戶名單難以實現共享,平臺自身也無法收集全面的借款人以往借貸的信息。另外,敏感數據、衝突數據如何處理,這些都是現有中心化的互聯網平臺所無法解決的問題。

在徵信領域中,徵信數據是十分珍貴的,它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沒有明晰產權並做好保護工作的情況下,各方是不會輕易分享的。

要解決這一問題,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徵信系統‘信鏈’應運而生。它通過區塊鏈平臺上的以往資金交易與借貸人信用數據,判斷借貸方是否存在欺詐風險,並自行敲定借貸利率,甚至將來不需要互聯網金融機構的風險定價與風險控制措施,由此進一步降低信貸成本。

信鏈—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徵信平臺

信鏈——信任化社會的基石

信鏈應用到徵信將重構各個機構間的數據共享及協作模式、降低經營成本,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中國存在很多獨立封閉的徵信機構,他們用自己的方法獲得自己的數據,但不願意分享。面對這樣的情況,這時候需要一箇中心性的組織平臺將他們整合聯繫起來。

而區塊鏈可以勝任這個任務,通過搭建一個共享、開放、透明的區塊鏈平臺,它可以保護機構的自有數據,當有需要的時候可以交換彼此的數據,也可以有償地提供給外部使用數據,而不影響數據的歸屬。該平臺不受任何組織控制,但它又拉近了行業各個節點的距離並可以組織出更先進的信貸流程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