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砚山人的疑问:诸葛亮南征到底来到砚山没有?

很多砚山人都知道在砚山城郊有一座风景秀丽的诸葛山,山上有一座诸葛庙,庙里供奉着蜀汉军师诸葛亮。每年的各个节日,很多当地人都到诸葛庙烧香祭拜,络绎不绝。曾有传言:说诸葛山之所以叫诸葛山,是因为当年诸葛亮南征时,曾到过诸葛山,故改名为诸葛山。

很多砚山人的疑问:诸葛亮南征到底来到砚山没有?

诸葛山

其实,这是以讹传讹。诸葛山原名竜猛山。竜猛二字壮语意思为:我们的森林神山。1856年开始发生咸同之乱,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在经历了10余年的战乱之后,社会才逐步恢复稳定。1871年,当地壮族群众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将竜猛山上的小庙改建为大庙。出于对蜀汉军师诸葛亮的敬仰和崇拜,在庙中雕塑了他的神像进行供奉,同时将竜猛山改名为诸葛山。

很多砚山人的疑问:诸葛亮南征到底来到砚山没有?

诸葛亮剧照

说诸葛亮南征时没有来到过砚山,是有历史依据的。

诸葛亮“南征”的第一阶段,即“五月渡沪”之前,其进军路线和主要战场基本是清楚的。南征的第二阶段的路线为:从四川会理东渡江,经巧家、会泽到达曲靖、沪西一带与李恢会师,制服了孟获,遂至滇池”,在益州郡治晋宁,做完善后,由“南夷道”返回成都。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会无县(会理)路通宁州(曲靖),渡沪二得堂狼县(巧家)”。这个渡口比三缝更靠近越案,渡金沙江后便是“南夷道”。它是进入滇东的一条古老捷径。《蛮书》说,曲靖是“诸葛亮战处故城也。城中有诸葛亮所撰文,立二碑。碑上篆文日:此碑如倒,蛮为汉奴。近年,蛮夷以柱嗜柱”。《水经注》云:叶榆水“东经漏江县,……诸葛亮之平南中也,战于是水之南”。又说:“盘水北入叶榆水,诸葛亮入南,战于盘东是也”。因为夷人“好诅盟”,“官常以盟诅要之”。曲靖石碑正好是“诅盟碑”。

很多砚山人的疑问:诸葛亮南征到底来到砚山没有?

诸葛亮南征路线图

那么为什么1500多年后,位于滇东南的竜猛山要改名为诸葛山呢?

其实是因为诸葛亮在南征的过程中,一直按照“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战略,把先进的农耕耕技术带到云南,传给一些少数民族。经过他的宣传诱导,使许多部落逐渐走出深山密林,放弃采集游牧生活;建立村落城镇,从事农业生产,并开始有了姓氏。这些办法受到各族群众的欢迎。之后被云南各族所敬畏,乃至视若神明。

很多砚山人的疑问:诸葛亮南征到底来到砚山没有?

诸葛山效果图

因此,诸葛亮的“遗迹”(绝大多数是后人附会的)分布云南各地。《滇略》记载:“武侯于滇,威德最远。距今二十年,犹人祠而家祝之。其遗迹故址,散见诸郡,不可碑述”。他的庙宇“土俗咸共敬畏,祷祝不阔,蛮夷骑马,遥望庙即下马趋走”。这些都是对这一历史事实的真实写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