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汨罗山塘路立交桥首片跨铁路箱梁架设完成 计划8月通车

备受关注的重点工程山塘路跨铁路桥日前进入关键节点。近日,京广铁路株洲至岳阳段封锁1小时,全面配合山塘路跨铁路桥桥梁架设。

自2017年8月启动建设汨罗山塘路跨铁路桥,经过9个月的建设,目前,大桥已完成0——10号桥台浇注,自西往东前四跨桥梁已完成架设。

“整座大桥60片箱梁,目前已完成25片架设任务,此后,将按照一天一片的进度架设。”承建方项目工程师张平风介绍,由于大桥第五跨(5、6号桥台)位于轨道之间,桥台基座开挖不能动用大型机械,工程难度系数大、耗时长。而桥梁架设更是难上加难,为保障火车运行安全,架梁时,施工单位要在铁路部门规定的“天窗点”时段,对过往火车进行封锁,精确测定了工艺参数和作业时长,时间精度控制在分秒之间。

山塘路跨铁路桥是汨罗城区第三座上跨京广铁路桥,由广铁(集团)长沙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施工承建。工程西连前进路,东接山塘路,从西往东依次与新站路、京广铁路、车站路、劳动路相交,桥长331米,宽20米。项目总投资2.2亿元,按照工程进度,预计2018年8月,可实现主线通车。

岳阳汨罗山塘路立交桥首片跨铁路箱梁架设完成 计划8月通车

这将对汨罗的旅游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汨罗市处湖南省东北部,紧靠南洞庭湖东畔、汨罗江下游。市境东部和东南部与长沙县毗连,南与望城县接壤,西邻湘阴县和沅江县,北接岳阳县,东北与平江县交界。因境内有汨水、罗水会合,其下游名汨罗江,因以名市。是“中国龙舟名城”。公元前278年端午节这一天,流放到汨罗江边的屈原得知楚国都城沦陷,遂投江殉国。乡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过端午节划龙船、吃粽子、佩香包、插菖蒲等习俗世代相传。

岳阳汨罗山塘路立交桥首片跨铁路箱梁架设完成 计划8月通车

离岳阳70多公里,发源于江西幕阜山,全长253公里,最后流入洞庭湖。汨罗江两岸粉墙村舍,桃红柳绿,民风淳朴,水草肥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那里有屈原墓、屈子祠等古迹。 屈原大约在公元前340年诞生在湖北秭归乐平里一个贵族家庭,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年轻时就成为楚国的“左徒”,因他“改革内政,彰明法度”而遭到反动贵族的排斥,被逐江南,最后他辗转来到了汨罗江边,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的最后九年时光。据说他的不朽诗篇《离骚》、《九歌》以及《九章》中的部分篇章都是在汨罗江边一带写成的。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怀抱石头投入汨罗江,以表达“众人皆醉我独醒”、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 据说屈原投江后,沿岸的百姓纷纷划舟抢救。后来就演变成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举行龙舟比赛的习俗,人们用这种方式来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到汉代时,当地人在汨罗江边的玉笥山上修了一座屈子祠来纪念屈原,现存的屈子祠重建于清乾隆年间。

岳阳汨罗山塘路立交桥首片跨铁路箱梁架设完成 计划8月通车

屈子祠,亦称屈原庙,现辟为屈原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汨罗城西北玉笥山顶。始建于汉代,原址无考。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将它移建至玉笥山上。占地7.8亩。自山脚至祠有石阶119阶。此祠为三进青砖结构。祠正门牌楼墙上绘有13幅屈原生平业绩和对理想追求的写照的浮雕。在过道的墙壁上,镶嵌着许多石碑,镌刻着后人凭吊屈原的诗文词赋。后殿矗立一尊1980年重塑的屈原像,神采感人。附近建有独醒亭、骚坛、濯缨桥、桃花洞、寿星台、剪刀池、绣花墩、望爷墩等纪念屈原的古迹,俗称玉笥山“八景”。今存建筑有正殿、信芳亭、屈子祠碑等。正殿为砖木结构,单层单檐,青砖砌墙,黄琉璃瓦覆顶,风格古朴秀雅,全殿三进,中、后两进间置一过亭,前后左右各设一天井,中有丹池,池中有大花台,植金桂。祠内有树龄在300年以上的桂树多株,每逢中秋节,黄、白花盛开,馨香四溢,令人陶醉。

岳阳汨罗山塘路立交桥首片跨铁路箱梁架设完成 计划8月通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