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张爱玲的《红楼梦魇》?

交大女博士

张爱玲挚爱红楼,她到美国以后,陆续写下针对《红楼梦》的考据文字集锦,这是《红楼梦魇》的由来。

张爱玲是个讲究的女性,针对自己的著作名称,也是如此。她的书名很让人注目,比如“流言”、“小团圆”、“余韵”等,自有她的说法。

而以“梦魇”来标题,很显然张爱玲是想表达自己对曹公著作的痴迷,已达到疯狂状态,这“梦魇”一词,感情丰富又激烈。  

 

这本书分为自序、《红楼梦》未完、插曲之一、初详、二详、三详、四详、五详等八个部分。

《红楼梦魇》系列文章,不属于小说,如果归为散文类,又是其中的例外。因为它通篇给人的感觉很像读书笔记,但又不讲结构章法,似乎是作者一边写一边揣摩,她就是要做一个记录,作为日后写文章的材料积累。  

首先,张爱玲研究《红楼梦》的切入点,是不同版本的红楼梦,是谁先谁后?先后造成的版本差异是为何出现的?尤其是小说结局部分,不同的结局标志着什么?是曹雪芹自身心态的变化,还是不同续书者的人生际遇的变化?

许多人是看了《红楼梦魇》后,才知道原来《红楼梦》的续书不止一种,续书人也不止一个,而且曹公自己所写的结局,也不止一版。

比如,史湘云的戏份,在有的版本里被增加。张爱玲就分析,是因为读者喜闻乐见这种有女侠味道的、中性的角色。 

其次,张爱玲研究红楼,还很注意剖析红楼的原型角色,后来做过多大程度的修改,以及修改原因。比如,有的人物写着写着就灵动了,这种灵动,是随情节而自然产生的复活,它产生于作者笔下,又不受作者原有的设定。

张爱玲是小说高手,所以她以作家的眼光,很能理解作者在漫长创作过程中,会有处理人物的思路变化。在分析时,她会针对某一个人物,有长达多次的修改分析,极尽详细。

张爱玲博览群书,她对古典文学的创作思路和习惯,都很熟悉,也有知识涵养的深度和宽度,上至朝堂政见,下至贩夫走卒,她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

所以,张爱玲分析红楼非常得心应手,如果你是熟知《红楼梦》的读者,那么,阅读《红楼梦魇》,会让你无比折服,读下来,也会一路神清气爽!


兰阇读书

怎么个“少”、“少”到什么程度?实话说,张爱玲的这本《红楼梦魇》我没看过。张爱玲别的作品我也只是在各种期刊杂志、网络上看了读者的评论文章才有一些碎片印象。张爱玲的作品原文我只读过一点片段,觉得怎么那么絮絮叨叨的没意思,就不看了。

当然也因为我本人的个性是比较急的,看几段看不出感觉来就没有耐心了。

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回答这个问题呢?就为了一点:张爱玲认定了《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而我则基本上认为整个一百二十回都是曹雪芹所写。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粗浅认识,就连我自己也期待今后在这方面有所更新。

我阅读后四十回时,感觉叙述文字的句式和语气,和前八十回的确有很轻微的差别,有另出于第二位撰写人之手的感觉。然而,与此同时,我也感觉这后四十回,在人物命运和结局上的交代是对的,没有违背前八十回的精神实质。

另外,关于刚才说的“在句式和语气上的轻微差别”,除了存在出自于第二位撰写人的可能,也存在第二种可能,即后四十回仍然是同一个人所写,只是因为多少年过后,由于心境与前不同而导致笔触有变化。假设,曹雪芹在外部大环境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不得不取消原来早就写好的后四十回、而重新改写新的后四十回,那么他的第二次下笔,在语句的速度和节奏上与前八十回有偏离是完全有可能的。


TeaC

看了张爱玲的『红楼梦魇』,有一点恍惚,仿佛看到一个任性、固执,又充满才华,赤裸地站在世人眼前,被弧独泼了一身雨水,却仍然骄傲地站立着的张爱玲。

『红楼梦魇』是一本骄傲者所写的书。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到美国以后写的一本关于『红楼梦』的考据集锦。

对『红楼梦』的考证,为什么用一个“魇”字?“魇”字的含义是什么呢?

“魇”字的意思就是梦中遇到可怕的事情而呻吟或惊叫,或觉得有什么压住不能动弹。又叫“梦魇”。俗称“鬼压床”。老话中常称这种现象叫“魇住了”。

这里,张爱玲也是说“红楼梦”像鬼一样,把作者压住了。表达了张爱玲对『红楼梦』的痴迷、上瘾到疯狂状态,含义激烈而富有感情。

“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

张爱玲有十年的时间,兜兜转转于『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的迷宫之中,在后世诸人的添添改改之中,感受曹雪芹的气息,找寻曹雪芹真正的手笔,并以她惊艳的才华,编织这部『红楼梦魇』。我想,仅仅在这一点上,张爱玲就和曹雪芹一样,用长达十年的时间,面对展现在她面前的“红楼素材”,细细解剖,条分缕析。


记得很多年前读『红楼梦』,常常惊诧于作者把控全卷的能力,后来才知道,原来作者本来就是从簪缨之家破败下来的子弟,“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恨见他楼塌了。”

有人说祖上是多么富贵的世家子弟,一言一行,形象气质,真的看不出来,我觉得最多是吸食鸦片破尽祖产的土地主。但贾宝玉则不同,即使他后来沦落到当街乞讨要饭,骨子里依然钟鼎玉食出身的名门贵族。

就如张爱玲,后来苍凉到孑然一身、生活困苦、身体日差,但从她的十年“红楼梦魇”迷考据,依然看出她是出生于簪缨世家的迟暮美人,依然看出她幼年时就浸染透了红楼大家的气质。

想当年,年仅八九岁的张家小姐怀抱一卷线装版的『红楼梦』,伏于闺房窗台之下,沉溺黛玉的葬花诗句。也许那时候,她稚嫩的面孔在读到后四十回时,就微微皱眉:“后来怎么不好看了?”

困顿中的张爱玲晚年时定居洛杉矶,因不慎将载有自己一篇关于『红楼梦』的遗失,写信给『明报月刊』,希望将载有这篇文章的『明报月刊』寄一份自己。彼时她为生活所累,但她在信中,字里行间,仍然不卑不亢、彬彬有礼, 甚至附上一美元的购资。这说明她在骨子里还是骄傲的,而且这种骄傲并没有被穷困生活击败。这样高贵的气质,才是对『红楼梦魇』最好的诠释吧!


解答:何治军


网事圈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张爱玲的名字绝对是响亮的。她的小说也绝对是令人称道的。但我知道她的名字的时候,是因为她不幸的婚姻——与胡兰成的失败的婚姻开始的。每当看她的作品的时候,无不慨叹她的不幸和惊叹于她的才情。

《红楼梦魇》是1977年8月由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书名源于“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作者在自序中称《红楼梦》和《金瓶梅》是我一切的泉源,尤其是《红楼梦》。这是张爱玲唯一的一部学术专著,这里有她与众不同的见解,谈及当代红学大家周汝昌,胡适未谈及的,比如,张说,史湘云是真实存在的人物,是有故事原型的人物。作者“十年一觉迷考据”,说明下了多大的工夫!付出多少的辛苦!查过多少资料!态度是多么的严谨!

所以,我认为《红楼梦魇》是张爱玲一部倾注心血的作品,也是她心中最爱之一吧?!

你们怎么认为呢?


林清杰2

我之前也写过关于红楼梦的文章,张爱玲的这本书还没有读过,不敢妄加评论。从二三十年代到现在有多少有识之士研究红楼梦,光研究出的作者就有六十多,当然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根据。我读红楼梦不偏向于任何观点,因为红楼梦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者,有伦理的、哲学的、诗词歌赋的、琴棋书画的、阴阳五行的、佛的、道的、建筑的、中医的、养生的、天文地理的、是一部百科全书,这么多的学科于一身也很难说是一人所为。我认为它必竟是一部很有阅读价值的一部小说,读它可以增加国学知识,这些国学知识通过小说形式再现也非常之巧妙。


超然智者

张爱玲民国时代著名的女性作家。其作品大多优柔,风雅,不拘流派自成一家。旅美之后,因文化差异而更钟情于国学。红楼梦魇单从名字来看,就已令人着魔!

红指女子女性女流之泛称,而楼又不是普通女流之所居,更何况梦之幽静柔美与不可捉摸。最妙之处在于魇字!啊,美貌如花方可称魇,更不要说是在梦中!你想吧!你能想多美,人家的真容美到不可想象!

真是诗情画意,引人入迷!至于书中内容,不外乎时人对原作的研究心得,各家之言。开到了这里,文字好象变得格外可亲!

从其书价值耒看,也较一般,无大影响。不过对热爱仂者的时人耒说本书亦可一该,从亓丰禽作者的涉猎面,更招人喜爱


教十一



提到张爱玲,都说她是小说家,写尽了人家的男女欢情,但很少有人看她的《红楼梦魇》。看《红楼梦魇》有两个必需条件,首先是张爱玲的粉丝,喜欢爱玲的文章,第二是对《红楼梦》感兴趣,而且了解,最好有一定研究。

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红楼梦魇》是爱玲写的学术著作之一,所谈的是有关《红楼梦》的成书与版本问题,所以看《红楼梦魇》,得先熟读《红楼梦》,否则会不知所云,对内容难以理解。

《红楼梦魇》所阐述的学术观点自成一体,不同与一般红学界的观点,打破了以往人们对《红楼梦》的认知。爱玲耗费十年心血,才有此大作,正如她自序中所言:

十年一觉迷考据,

赢得红楼梦魇名!

这也是爱玲的真知灼见和伟大之处。


梦幻情情212

谢题主之邀。张爱玲的红楼梦魇没有拜读过,故也不知。据介绍为张爱玲以十年之功研究红楼梦之考据、心得。照此说来,其心之痴不可谓不专,其情之真不可谓不深。情柔似水,心细如绵,情感执着的人,方可耗十年的时间,去研究红楼梦。若不是极为喜爱,又怎能如此坚持和做到?红楼梦是一部文学巨著,可这部巨著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学阅读和欣赏。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善良,摈弃丑恶;从中可以体味乐极生悲物极必反的贾府如何由盛而衰的哲学思考;可以从中品出做什么样的人的选择;可以在对人性的剖析中而生出一定程度上的领悟。。。从而,丰富和精彩我们美丽的人生。



溯路


原成76481293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整理的关于自己对于红楼梦的一些研究,包括红楼梦究竟有多少作者,红楼梦究竟有多少个版本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实话来说,红楼梦魇应该算是一本散文集,但这本散文集在张爱玲所有的散文集中都是比较特殊的。一般的散文集都会有一个明显的逻辑顺序,但红楼梦魇没有,相当的随心,好像是想到哪写到哪里。与其说这本书说一本散文集,我更愿意把它叫做一本研究笔记,因为结构实在是太乱。

当然,这本书秉承了张爱玲一贯的文风,那就是文笔非常腻,可能很多人第一次看到时候比较的难以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