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證經濟落地最快的3個典型商業化場景

通證經濟落地最快的3個典型商業化場景

初心:“區塊鏈”的信仰者和佈道者,致力於推動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於實體經濟。於泡沫中禪定,於人性中穿梭,於邪惡中爭鬥,還區塊鏈之正道光明。

通證是區塊鏈上代表價值權益的記賬單位。它是去中心化的,這使得它可用於生態的構建;它是有價格的,這使得它具有更好的激勵效果;它具有流動性,可用於儲藏價值,更可實際應用。

從區塊鏈商業落地的角度看,通證是核心連接點,有效地設計通證模型,方可激勵與治理一個產業生態圈。

在這裡為大家分析通證經濟系統中幾種典型的區塊鏈商業落地場景:數字內容、分享經濟及資產通證化。

通證經濟落地最快的3個典型商業化場景

數字內容

數字內容相關產業是高度數字化,業務流程都在數字世界中運轉,是適用於通證化改造的典型領域。對文字、音頻、視頻等數字內容,目前已經形成第三方付費的廣告、用戶付費的付費內容等商業化方式。對遊戲等數字內容,遊戲金幣、道具等虛擬貨幣是常見的設計。

以知識付費為例進行討論通證化改造的可能性,可以設想這樣的場景,這個系統的一個循環是由用戶支付法幣,完成金錢的閉環;而另一循環是,用戶在產品與社區中活動,可以用通證來激勵其行為。

因而,對一個知識付費平臺進行通證化改造,可以在法幣購買之外,增加積分功能——用戶購買、完成學習及其他貢獻,可獲得積分,用戶因自己的行為而獲得積分,積分可兌換商品。而積分可在內部或外部交易所交易,一定程度上在生態內部確定其與法幣的價格對應關係。

通證經濟落地最快的3個典型商業化場景

共享經濟

如果打車應用創建一種表示權益的通證來用於司機的激勵,將平臺的長期收益與司機分享。可以分享平臺收益,將吸引司機加入這一打車生態提供服務,解決共享經濟平臺的服務供給問題。這裡假設普通用戶不參與這一通證的循環,仍以法幣形式使用平臺與叫車服務。

這樣做就是將平臺的權益分配給服務提供者——司機,帶來的好處是:司機通過加入自治經濟體,享受了生態發展的權益。這樣做加大了平臺對司機的吸引力,增加車輛供給,從而提高平臺價值。如果該分享經濟平臺每季度分配收益,所有通證持有者將按比例分配的淨收益。由此,可按照打車業務的淨收益預測、通證的分配機制來建立模型,測算每枚通證所對應的價值。

通證經濟落地最快的3個典型商業化場景

資產通證化

將線下資產上鍊,以可互換通證(FT)還是以不可互換通證(NFT)進行價值表示,然後在區塊鏈上進行交換,是典型的區塊鏈應用場景之一。

資產上鍊通證化,可以借鑑資產證券化(ABS)思路,資產證券化通常指的是,將某種特定資產組合打包,以其未來產生的現金流作為償付支持,發行債券來募集資金。將區塊鏈和通證應用到這一類領域,所形成的資產通證化有一些新特點:

通過將資產數字化變成可以由智能合約控制的智能財產,賦予投資者更大的財產管控權; 底層資產的持有者和使用者也可以進入這個循環之中,其智能財產受到管控,他們亦可以直接參與交易;財產的收益分配,可直接由智能合約自動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