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批進口批文下 我國廢塑料加工業何處尋歸路?

我國廢塑禁令全面啟動,美國、英國、德國和法國等國家在此環境下紛紛加緊廢塑治理行動,有關法律、法規和計劃相繼出臺。我國國內針對廢塑進口實施嚴管嚴控,截至目前,已經公佈四批廢塑料進口批文,筆者就相關批文和數據做了一定整理和總結。

2018年第一批進口批文顯示,廢塑料有8家企業獲權,總進口量達9335噸;第二批獲權企業有4家,共計4453噸;第三批沒有;第四批僅有3家,共計1270噸。

從上述數據我們可知,國家限制廢塑料進口局勢不容更改,未來,進口廢塑料量也將會持續走低,有關企業要及時做好準備,或轉型升級,或開通國內廢塑料來源新渠道,不可心存僥倖,錯過修正時機。

四批進口批文下 我國廢塑料加工業何處尋歸路?

有關人士預測,從前四批廢塑料進料口材料公佈結果可以預知,後期政策執行程度將持續增大,這將影響國內多數進口廢塑料、加工利用廢塑料企業,有關企業生產活動和經營在一段時間內將面臨減少或萎縮。

政策緊一緊,價格差縮一縮。目前,有關毛料、廢塑料邊角料價格高漲,政策收緊和資源減少是大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廢塑料價格極有可能持續上漲,在舊料和新料價格差逐漸縮小,並呈現價格差不大的情況下,加工商很有可能拋棄廢塑料,改用新料加工。未來,塑料新料或成加工企業主要選擇對象。

四批進口批文下 我國廢塑料加工業何處尋歸路?

當然,也有人士表示,後期有關審批企業和數量有可能會增加。但是,今年環保政策仍是重點,有關管理加強是必然趨勢,後期審批的增加極有很能是政府為平穩過渡產業敏感期和過渡期的手段。

園區化生產代替家庭作坊式生產。隨著市場經濟調節和國家政府宏觀把控,為穩定塑料有關市場,預計相關市場和企業會在政府調控下,採取園區化生產。

該舉措將有助於規模化我國地方廢塑料加工產業;為產業發展、生產提供優良的環境質量;完善產業組織管理;標準化有關生產指標和安全;建立起完善的環境保護體系、生產控制體系和經營管理體系等。同時,園區化生產也將完善地方製造業轉型升級進程,減少環境汙染,美化地方環境,消除居民群體消防安全隱患,構建當地和諧健康生活。

四批進口批文下 我國廢塑料加工業何處尋歸路?

此前,有消息公佈我國新定義廢塑料標準產品,但是數量有限,產業萎縮已是必然。全國各地企業和地方政府應積極著手整理有關事宜,加速整合有關產業,讓廢塑料及相關從產業進駐工業園區,使產業經營規模化、標準化,打造良好生活環境,優化當地經濟產業鏈,實現當地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