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经营十二条”落地思考(六)

按语: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考验的是一个人的一致性,你的关注也是我们坚持的动力。人一生都在向往远方,智鹏老师只想陪伴你去到比远方更远的地方。

稻盛和夫“经营十二条”落地思考(六)

“经营十二条”第十条: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不断地从事创造性工作意味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明天的工作要胜过今天的工作,后天的工作要胜过明天的工作,不断琢磨,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精益求精,这也是能否实行独创性经营的关键。别人认为我们做不了的事情,我们只要坚持做,只要努力着,勤奋着,认认真真地去思考,一定可以做到。

很多独创性并不是来自于你已有的能力,或是你的聪明和智慧,更主要来自于你在不断地尝试,能不断试错,能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才突然出现突破性的发展。成功的创新偶然中带着必然,是你一天天累积而成的。创造性的工作可以带来企业持续的发展,重要的是,创造性的工作,会让你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突破你自身的能力,实现无法达成的高度。

稻盛和夫说,创造性的工作并不是你今天的能力,而是你在把自己今天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并不断提升新的能力过程,而开创出了新的事业,甚至新的商机。

稻盛和夫“经营十二条”落地思考(六)

智鹏老师不断学习、精进,笔耕不缀,看一篇文章,可能没有太多的创造性,可是经年累月,相对于前面的文章,后面的文章已经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并且未来的文章都与我们商业演讲俱乐部沙龙分享的内容相关联,这也许就成了我们的沙龙独一无二的竞争力。从事有创意和创造性的工作也幸福的密码之一。

找到对的人,培养10000名商业演讲讲师,复制10000家商业演讲俱乐部的梦想永远不变。目标不变,就要通过创造性的工作,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

“经营十二条”第十一条:以关怀之心,诚实处事。

任何生意的本质,或者说商业的本质不只是表象的买卖,而是双方的互惠性和合作性。买卖是双方的,生意各方都得到利益,才能皆大欢喜。所以每个人都要有利他之心,又叫做关怀之心。

我们做生意的时候更多要关怀和利他,比如说,李嘉诚先生的经营哲学,有利他为先这样一个理念。同样,稻盛和夫在管理京瓷的过程中,他总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京瓷公司在收购一家在电容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公司时,这家公司在已经达成收购协议之后,还不断地提高要价,最后稻盛和夫仍然答应了。这家公司因为与京瓷的合作,不断得到更多利益的时候,公司所有员工也非常地佩服和感恩稻盛和夫。所以公司后来发展得非常好,又重新上市,京瓷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尊重别人,换位思考,为对方着想,其实就是一种利他的思维。从短期看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从长远看一定会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良好的结果,这就是互惠性共赢。

智知集商学院运作商业演讲俱乐部,一开始就抱定即使赚不到一分钱,也要把事情做好的决心,持续为别人贡献出价值,把高端的社会教育平民化。也许我们在短时期没有赚到钱,但我们怀着利他之心,关怀他人,诚实处事,最终将赢得别人的支持,也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稻盛和夫“经营十二条”落地思考(六)

“经营十二条”第十二条:抱着乐观向上的态度,抱着梦想和希望,以坦诚之心处世。

稻盛和夫说,以乐观态度面对困难和逆境,是人生成功的铁律,也是经营者的生存智慧。乐观向上,积极努力,把时间拉到更长维度看,必定会有好报,这就是天之道,自然之道。保持这样的人生和工作态度,就是与宇宙意志相协调。

智鹏老师的梦想就是率众前行,带着大家去到比远方更远的地方。智知集商学院所倡导的普世价值是我的梦想,我会用生命爱护。抱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上路。为了这个梦想,智鹏老师把自己所有的项目全部放弃,即使损失巨大也在所不惜。剩下唯一的一件事情就是教育培训。事实上自己早已身处逆境之中,越是这样,我发现自己越是充满了希望。人弃我取,人取我予;谋局布局,布局者胜。

身处压力之下,身上透着一种悲壮感,但仍坚持梦想,给别人希望,相信大家已经看到智鹏老师坚强的意志和燃烧的斗魂。每个人都在坚持,坚守平凡、坚守平淡,或坚持成长精进,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但是如果你能看到一个人拼命努力,奋斗到感动上天,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成功信念?看懂了,就一起合作共赢。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们的人生和经营,不管怎么样,只要坚持着稻盛和夫的“经营十二条”。把我们的人生态度和工作态度转化到与宇宙的意志相协调上,心怀同情之心,谦卑之心,感恩之心,实事求是,坚持努力,踏实地去做事情,我相信当这个信念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成为我们为追求幸福不可动摇的信念之后,我们必定战胜所有的困难。

想要到达理想丰满的彼岸,生命就需要一段坚持。生命需要一段流浪的旅程,更需要在流浪之后选定你的方向,持之以衡,永不放弃。慈悲是最大的自私,爱别人就是爱自己,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用付出的心态,用成就他人心态做事情。

(完)


想深度了解智知集商学院及线下商业演讲俱乐部的合作模式请私信智鹏老师。

↓↓往期精彩文章,点击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