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0米!这不是通往西藏的路,这是通往嘉峪关的路!他们在守护

荒漠戈壁筑绿道 甘当路石不言悔(二)

海拔4800米,空气平均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0%,嘉峪关境内的省道215线,被人们称为生命的禁区,这里有15名养路工人担负着海拔最高、条件最差、灾害最多的204.025公里的公路养护任务,他们饮尽雨雪风霜,长年与亲人分开,饱尝思念之苦,他们终日用双脚丈量,用双手看护着美丽的省道215线,用生命守卫着高原生命线的安全。

4800米!这不是通往西藏的路,这是通往嘉峪关的路!他们在守护

早上9点,在颠簸的山路上驱车两个小时,行驶100多公里,在省道215线30公里处,我们遇到了正在加紧抢修公路的董鹏和他的同事们。

只要下雨,雨水裹着山上的泥沙就会倾泻而下,地势低洼的公路就会被淹没,为了确保道路通畅,董鹏和工友们雨后第一时间要赶到现场,进行清理工作。

4800米!这不是通往西藏的路,这是通往嘉峪关的路!他们在守护

“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是这里的真实写照。虽然看着是晴空万里,可是风却特别大,平均温度也只有10摄氏度左右,在这样的高海拔地区,不要说养护工们拿铁锹干活儿,就连机器也会出现高山反应。

4800米!这不是通往西藏的路,这是通往嘉峪关的路!他们在守护

董鹏工作的地方叫镜铁山养护管理站,这里地处祁连山深处,是嘉峪关境内公路养护难度大、生活条件最为艰苦的养护站,现有的15名职工的管养里程达到了204.025公里,平均每人承担着约13公里的养护任务。

4800米!这不是通往西藏的路,这是通往嘉峪关的路!他们在守护

付建成是董鹏的新工友,在公路系统工作已经有25年了,去年,在机关里上班的付建成被调到了镜铁山养护管理站。

一开始,付建成并不适应这里高海拔的生活。为了将手艺传授给下一代,他努力克服了高寒缺氧的问题,度过了刚开始最艰难的一个月。每当坚持不住的时候,他都会想起曾经常年驻扎在这里的父亲。

4800米!这不是通往西藏的路,这是通往嘉峪关的路!他们在守护

付建成的父亲是我市的第一代养路工,在镜铁山养护管理站工作四十多年。每当说起父亲的时候,付建成都非常激动。

4800米!这不是通往西藏的路,这是通往嘉峪关的路!他们在守护

来到父亲工作过的地方后,付建成逐渐理解了父亲常年不回家的原因,而面对高海拔的作业环境,不仅仅是付建成,一代代的年轻人都在这里待了下来。接力奋斗、薪火相传,他们牢牢记住了老一辈建设者们战风沙、斗严寒、抗酷暑,扎根戈壁、奉献青春、艰苦创业的“八棵树精神”。他们人在路上、路在心上,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甘做一块普通的铺路石,把青春献给了雪山荒漠,把生活书写在公路养护第一线,他们用真诚、朴实,善良和热诚,为公路注入了精神,融入了情感,为公路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