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0米!這不是通往西藏的路,這是通往嘉峪關的路!他們在守護

荒漠戈壁築綠道 甘當路石不言悔(二)

海拔4800米,空氣平均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的40%,嘉峪關境內的省道215線,被人們稱為生命的禁區,這裡有15名養路工人擔負著海拔最高、條件最差、災害最多的204.025公里的公路養護任務,他們飲盡雨雪風霜,長年與親人分開,飽嘗思念之苦,他們終日用雙腳丈量,用雙手看護著美麗的省道215線,用生命守衛著高原生命線的安全。

4800米!這不是通往西藏的路,這是通往嘉峪關的路!他們在守護

早上9點,在顛簸的山路上驅車兩個小時,行駛100多公里,在省道215線30公里處,我們遇到了正在加緊搶修公路的董鵬和他的同事們。

只要下雨,雨水裹著山上的泥沙就會傾瀉而下,地勢低窪的公路就會被淹沒,為了確保道路通暢,董鵬和工友們雨後第一時間要趕到現場,進行清理工作。

4800米!這不是通往西藏的路,這是通往嘉峪關的路!他們在守護

“風吹石頭跑,氧氣吃不飽”是這裡的真實寫照。雖然看著是晴空萬里,可是風卻特別大,平均溫度也只有10攝氏度左右,在這樣的高海拔地區,不要說養護工們拿鐵鍬幹活兒,就連機器也會出現高山反應。

4800米!這不是通往西藏的路,這是通往嘉峪關的路!他們在守護

董鵬工作的地方叫鏡鐵山養護管理站,這裡地處祁連山深處,是嘉峪關境內公路養護難度大、生活條件最為艱苦的養護站,現有的15名職工的管養里程達到了204.025公里,平均每人承擔著約13公里的養護任務。

4800米!這不是通往西藏的路,這是通往嘉峪關的路!他們在守護

付建成是董鵬的新工友,在公路系統工作已經有25年了,去年,在機關裡上班的付建成被調到了鏡鐵山養護管理站。

一開始,付建成並不適應這裡高海拔的生活。為了將手藝傳授給下一代,他努力克服了高寒缺氧的問題,度過了剛開始最艱難的一個月。每當堅持不住的時候,他都會想起曾經常年駐紮在這裡的父親。

4800米!這不是通往西藏的路,這是通往嘉峪關的路!他們在守護

付建成的父親是我市的第一代養路工,在鏡鐵山養護管理站工作四十多年。每當說起父親的時候,付建成都非常激動。

4800米!這不是通往西藏的路,這是通往嘉峪關的路!他們在守護

來到父親工作過的地方後,付建成逐漸理解了父親常年不回家的原因,而面對高海拔的作業環境,不僅僅是付建成,一代代的年輕人都在這裡待了下來。接力奮鬥、薪火相傳,他們牢牢記住了老一輩建設者們戰風沙、鬥嚴寒、抗酷暑,紮根戈壁、奉獻青春、艱苦創業的“八棵樹精神”。他們人在路上、路在心上,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甘做一塊普通的鋪路石,把青春獻給了雪山荒漠,把生活書寫在公路養護第一線,他們用真誠、樸實,善良和熱誠,為公路注入了精神,融入了情感,為公路事業奉獻著自己的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