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愛老家這碗面,一輩子也吃不膩……

前段時間,河南衛視《老家的味道》播出了關於潢川貢面的紀錄片。不禁讓出門在外的老家人愈發思念家鄉。記得每次過年回來,總會帶上幾箱才踏上其它城市的火車。

因為,在外奔波的我們很不容易。在租住小區的某條路上聽到有人在說潢川話,心情不知道有多激動。吃飯時碰到潢川人開的店鋪總會嘮上幾句,順便就成了常客。那些常年在潢川待的人是體會不到那種情緒的,只有離開,才會思念,才更加懂得珍惜......


信陽潢川·貢面

◆潢川貢面,信陽潢川的人們則詮釋著麵食製作的工藝之美,人們將一碗麵條講究到了極致。

出門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愛老家這碗麵,一輩子也吃不膩……

如果說燴麵顯示了美食之美、力量之美。信陽潢川的人們則詮釋著麵食製作的工藝之美,這裡的人們將一碗麵條講究到了極致。

出門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愛老家這碗麵,一輩子也吃不膩……

潢川貢面原料簡單,工序繁雜。拉長三米,根根不斷,全憑手藝人多年的經驗。分寸之間的拿捏,機械設備難以控制,當地人依然沿用著傳統的手工技藝。

出門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愛老家這碗麵,一輩子也吃不膩……

鹽和水,幾十年的經驗使配比精確無誤。白麵加入鹽水,反覆揉壓,增加彈性。和麵100多斤,需要兩個小時不間斷彎腰揉壓。

出門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愛老家這碗麵,一輩子也吃不膩……

凌晨3點,面醒好後,便要開始盤條。劉來旺為了拴住兒子的心,選擇兒子作為搭檔。條狀的麵糰,在手中不斷被螺旋形扭打,只有劉來旺知道,這個過程,藏著使面變成空心的秘密。潢川貢面,每根直徑一毫米左右,持續發酵產生中空的細孔,口感爽滑勁道。

出門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愛老家這碗麵,一輩子也吃不膩……

清晨六點,盤面完成二次發酵,經過短時間的停歇,劉來旺要開始纏筷了。秋季天氣乾燥,水分蒸發快,劉來旺必須一氣呵成,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纏筷。

出門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愛老家這碗麵,一輩子也吃不膩……

將纏好的筷,放入專用的面槽中,進行最後一次發酵,等待最後的華麗釋放。一心向往遠方的心,也開始在傳統手藝中停歇。

出門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愛老家這碗麵,一輩子也吃不膩……

兩個小時後,放在面槽中的面,韌度達到了最佳狀態,到了該掛麵的時候。劉虹蕾開始掛麵。

出門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愛老家這碗麵,一輩子也吃不膩……

山林中散養土雞脂肪少,且富含膠原蛋白,最為滋補。半個小時的文火,讓雞肉更加鬆軟入味。雞肉燉的軟爛,用手一撕很筋道,順著裂痕還能看到肉的紋理。條細如絲的貢面放入雞湯中,迅速軟化,一分鐘後,根根貢面裡面都侵潤著雞湯的鮮味。最後,點綴一些青菜,鮮美無比。

出門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愛老家這碗麵,一輩子也吃不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