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爱老家这碗面,一辈子也吃不腻……

前段时间,河南卫视《老家的味道》播出了关于潢川贡面的纪录片。不禁让出门在外的老家人愈发思念家乡。记得每次过年回来,总会带上几箱才踏上其它城市的火车。

因为,在外奔波的我们很不容易。在租住小区的某条路上听到有人在说潢川话,心情不知道有多激动。吃饭时碰到潢川人开的店铺总会唠上几句,顺便就成了常客。那些常年在潢川待的人是体会不到那种情绪的,只有离开,才会思念,才更加懂得珍惜......


信阳潢川·贡面

◆潢川贡面,信阳潢川的人们则诠释着面食制作的工艺之美,人们将一碗面条讲究到了极致。

出门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爱老家这碗面,一辈子也吃不腻……

如果说烩面显示了美食之美、力量之美。信阳潢川的人们则诠释着面食制作的工艺之美,这里的人们将一碗面条讲究到了极致。

出门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爱老家这碗面,一辈子也吃不腻……

潢川贡面原料简单,工序繁杂。拉长三米,根根不断,全凭手艺人多年的经验。分寸之间的拿捏,机械设备难以控制,当地人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手工技艺。

出门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爱老家这碗面,一辈子也吃不腻……

盐和水,几十年的经验使配比精确无误。白面加入盐水,反复揉压,增加弹性。和面100多斤,需要两个小时不间断弯腰揉压。

出门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爱老家这碗面,一辈子也吃不腻……

凌晨3点,面醒好后,便要开始盘条。刘来旺为了拴住儿子的心,选择儿子作为搭档。条状的面团,在手中不断被螺旋形扭打,只有刘来旺知道,这个过程,藏着使面变成空心的秘密。潢川贡面,每根直径一毫米左右,持续发酵产生中空的细孔,口感爽滑劲道。

出门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爱老家这碗面,一辈子也吃不腻……

清晨六点,盘面完成二次发酵,经过短时间的停歇,刘来旺要开始缠筷了。秋季天气干燥,水分蒸发快,刘来旺必须一气呵成,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缠筷。

出门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爱老家这碗面,一辈子也吃不腻……

将缠好的筷,放入专用的面槽中,进行最后一次发酵,等待最后的华丽释放。一心向往远方的心,也开始在传统手艺中停歇。

出门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爱老家这碗面,一辈子也吃不腻……

两个小时后,放在面槽中的面,韧度达到了最佳状态,到了该挂面的时候。刘虹蕾开始挂面。

出门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爱老家这碗面,一辈子也吃不腻……

山林中散养土鸡脂肪少,且富含胶原蛋白,最为滋补。半个小时的文火,让鸡肉更加松软入味。鸡肉炖的软烂,用手一撕很筋道,顺着裂痕还能看到肉的纹理。条细如丝的贡面放入鸡汤中,迅速软化,一分钟后,根根贡面里面都侵润着鸡汤的鲜味。最后,点缀一些青菜,鲜美无比。

出门在外的河南潢川人最爱老家这碗面,一辈子也吃不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