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期的《朗讀者》舞臺上,
殺出了一個重量級的嘉賓,
他的重量,
可不僅僅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
能做到全文背誦的朗讀者。
比博學強識更“吸引人的”,
是他的身份——
中國最“笨”的首富!
關於首富,有過太多的段子:
比如“先掙他一個億。”
“我們沒有什麼特殊的,
頂多是房子大一點。”
......
可新聞留給他的段子卻是:
“某首富坐二等座被拍,
員工爆料:他一年花費不超過5萬!”
他,就是宗慶後。
他說,
“所謂的首富不過只是虛名一個,
什麼也帶不來,
什麼也帶不走,
其實有的人是怕被評上首富的,
評上就被盯牢,
接著可能就坐牢去了,
我的錢沒偷沒搶,
是那麼多年一分一釐賺出來的。”
1978年,他所在的單位只有三個人,
主要的生意是向中小學,
批發文具,飲料等小商品。
由於前任領導經營不善,
到了宗慶後準備一展拳腳的時候才發現,
這就是個棘手的爛攤子:
賬面上只有4萬元,
可企業卻欠有貨款14萬!
當時文教局要求承包方,
當年就要上交4萬元利潤,
並每年返還1萬元的“政府投資”,
聽到這樣苛刻的要求,
招標會上,沒人敢吭聲,
這樣的“香餑餑”,
個個都唯恐避之不及。
“我幹吧,
不過當年創利4萬元好像少了點,
我可以保證上交10萬元。”
宗慶後最後發言了。
這個表態讓領導大喜過望,
但其他人卻一肚子懷疑:
這宗慶後可真能吹牛!
宗慶後沒有吹牛,
他立馬蹬著破三輪,
挨家挨戶地跑起了生意,
可這並不足以彌補虧空,
為此,他還辦了家電扇廠。
有一次,他帶著6臺落地電風扇,
在老式的綠皮火車上,
從杭州一直蹲到湖南。
那時候火車上很擠,
體積大的風扇只能擺在廁所裡,
他就在狹窄難聞的廁所裡,
待了十幾個小時。
1987年,
公辦企業因連年虧損對外承包,
42歲的宗慶後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借了14萬創辦了杭州市
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
宗慶後說:“
當時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
但其實我心裡是有底的。”
他的底,是用四十年摸清的。
起初,出身貧寒的他,
儘管學習成績優異,
但初中畢業後,
迫於家境的困窘,
他不得不選擇輟學,
做起了謀生的小生意。
後來,他響應了國家號召當了知青,
農場的日子很苦,
但他經常晚上跑出去偷偷幹活,
因為他害怕被這種身份左右,
永遠過匍匐在地的日子。
可這一干就是15年,
他曾天真以為只要努力幹活,
就能出人頭地。
可他錯了,15載的農場生涯,
使得他從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
熬成了一個沒車、沒房、沒事業的,
中年“無產”大叔。
挖溝修壩、拉土堆石,
在一個“出名要趁早”的黃金年紀,
他在紹興的農場,
種茶、割稻、造地,
把頭埋進了黃土。
年輕的時候,
有不少喜歡他的姑娘,
他也有喜歡的“夢中情人”,
可就是因為自己的窮苦,
宗慶後覺得自己沒有能力,
給另一半更好的生活,
就選擇了一直孤身一人,
把愛情關在了門外。
這昏天暗地的15年是多麼漫長,
直到宗慶後的母親退休,
33歲的宗慶後才得以頂替母親,
進入公辦的紙箱廠做起了推銷員。
可從農場“出關”的宗慶後,
已經33歲了。
這時候才重新擁抱這個時代,晚嗎?
“其實你所經受的一切,
苦難與失敗,
都是有意義的——
是過去的經歷,
塑造了現在的你。”
從農場“逃”出來之後,
他風雨無阻,四處送貨。
不出差的時候,
生活就是“兩點一線”。
清晨六點多拐入弄堂,
鑽進常去的早餐店,
叫一份兩塊錢的大餅油條。
吃完就鑽進立交橋下的小樓開始工作,
直到深夜。
夏天的時候,
宗慶後還賣起了利潤頗豐的冰棒。
供應商送來貨後,
宗慶後就和兩個女同事,
以最快的速度把貨轉移到冷庫;
客戶要貨時他們又以最快的速度
把貨從冷庫裡取出,
裝到保溫箱,
然後蹬著三輪送過去。
當時宗慶後把兩名女同事當男人用,
把自己則當牲口用。
經過拼命地努力,
他一手創建了我們都熟悉的娃哈哈,
開始走向了巔峰......
營養液3年銷售過億、
非常可樂年產銷量超60萬噸、
營養快線10年銷售394億瓶…...
4年間3次問鼎中國內地富豪榜首富,
十幾年裡,他每天都工作16個小時,
在辦公室裡睡覺。
娃哈哈的年輕員工說:
“看看宗老闆,
就覺得自己還不夠辛苦。”
30年來,
宗慶後把整個身心都獻給了娃哈哈。
他不打高爾夫球,
不玩遊艇、賽馬,
除了偶爾看看影視劇外,
幾乎沒有娛樂活動。
你相信這是一個千億總裁的日常嗎?
其實,討論宗慶後的財產沒多少意思,
因為我們見不到他在美國買的豪宅,
也見不到他出行的豪車,
更見不到他和哪個女星摟摟抱抱,
反正他一年的花費都控制在五萬以內,
還不如馬雲的“中學教師”開銷多。
你瞧宗慶後這一身的地攤貨,
再看他身上最貴的,
價值好幾百塊“巨資”的國產表,
就會覺得,他的打扮和自己的身份
是如此格格不入。
其實,在改革的浪潮中,
宗慶後的這種節儉,
不是一個人,
而是一代人。
比如年邁花甲的董明珠,
比如人到古稀的任正非......
宗慶後是低調的,
他未像其他成功人士一樣,
熱衷於作秀。
當全世界都在擁抱互聯網經濟,
去挖比特幣,去搞區塊鏈的同時,
資金充沛的娃哈哈卻始終專注實業,
既沒有投身房地產,
也不涉及金融,
可這並非是因為他“不會賺錢了”。
宗慶後說:
“不管社會怎麼發展,
製造業都是根本。
實體經濟是創造財富的。
如果一個社會都不創造,
都想去分配,那國家就垮掉了!
股票上市其實是為了發展實業的,
現在炒來炒去,變成錢炒錢了,
有點變味。”
和今天影視業的“蓬勃”發展相比,
最不相協調的,
就是無數企業開出的
一張張不足5000的工資條。
可這小小一張工資條的後面,
卻裝著留守兒童的嗷嗷待哺,
裝著空巢老人的殷殷期待,
還有那數千萬房奴卡奴的按揭還款。
而這幾年不少互聯網+創業公司,
才誕生一兩年,
就動不動估值幾十億上百億。
不知道這些企業創造了多少社會價值,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
他們燒錢的本事是“宗慶後們”
永遠也比不上的。
他們會在高端CBD裡辦公,
會請明星宣傳造勢,
會為選購何款跑車發愁,
可他們會去坐動車二等座,
給自己打出租嗎?
作為經濟改革的受益者,
四十年間,
崛起了不少名流富豪,
時代的弄潮兒們各顯其能,
然而這些人大多是各領風騷二三年,
成名也快,倒下更快。
而宗慶後,
卻一直巋然不倒。
這個窮苦出身的孩子,
從未忘記自己肩負的責任。
他是宋代抗金名將宗澤的後代,
是一名老共產黨員,
他積極參政議政,
和那些“醒著裝睡”的同行們,
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直到今天,
不少人忙著上市貸款融資,
而宗慶後津津樂道的,
卻是娃哈哈“不欠銀行一分錢”。
掙了大把的錢,卻不享受,
是為了什麼?
宗慶後說,
企業家不但要會賺錢,
更需要社會責任感,
有良心的財富才有意義。
十幾年來,
他捐款數額多達數億!
這些錢都用在教育和貧困地區建設上。
“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
經歷了早年的貧窮和如今的輝煌,
宗慶後用汗水,
書寫了古人口中的君子本色,
用行動,撐起民族經濟的脊樑,
更用自己的品格,
在中國的富豪榜單上,
寫下了一個大寫的“人”字!
閱讀更多 曾哥商業洞察 的文章